徐晏清附和:“七道士子聽聞,必然感激大王隆恩。”
高楷置之一笑:“州試過後,命各州司功參軍,將試題與舉子答卷,送來長安,統一由吏部審核、備案,以防有人徇私舞弊。”
“是!”徐晏清連忙應下。
高楷轉而問道:“這省試,又該如何舉辦?”
蕭宇回言:“按照慣例,各州舉子,在每年十一月之前,來到長安城待考。”
“先由吏部審查,一是解狀,二是家狀,包含姓名,籍貫,父祖姓名,父祖官職,舉數,場第,相貌等信息。”
“經查驗後,若有作奸犯科、隱瞞或者假冒者,取消省試資格。”
“準確無誤者,統一發榜,公示。”
“榜上士子,便可參加省試,一般在二月、三月舉行,稱為春闈。”
“由吏部考功司安排,考功員外郎為主考官,在吏部貢院開考,卯時進場,酉時收卷,期間不得離開。”
“隨後,由考功員外郎閱卷、整理,交由各位相公評定名次。”
高楷皺眉:“考功員外郎官職太低,怎能鎮住各路牛鬼蛇神?”
“晏清,這第一屆科舉,便由你這個吏部侍郎,來當主考官。”
“第二屆,乃至以後,讓考功郎中來主持。”
“考完之後,由三省六部,八位首官,共同評定優劣,再送來宮中,我來定名次。”
“是……”眾人皆是驚訝,大王對這科舉,著實重視。
看來,要安排族中子弟,勤奮進學,在這第一屆科舉中,搏個狀元,得大王青睞。
頓了頓,高楷再問:“金榜題名之後,便可授官麼?”
竇儀搖頭:“新科進士皆是白身,須得通過吏部關試,評判身、言、書、判四項,一一合格者,才能授官。”
“當然,若急於為國效力,可參加吏部組織的,博學宏詞,書判拔萃二科考試,通過者,即可授官。”
高楷感慨不已,這時候的科舉,可以說過五關斬六將,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和後世考公有的一拚。
究其原因,恐怕和教育資源極度稀缺、集中脫不了乾係。
世家門閥,皇親國戚,官宦人家,掌握了大部分上升通道,平民子弟難以出頭,遑論窮苦人家,隻能在地裡刨食,掙紮在溫飽線下。
想要改變,任重而道遠。
思忖片刻,高楷沉聲道:“事關科舉,爾等皆要予以重視。”
“先讓州、縣建官學,舉行發解試。”
“再過一年,再讓舉子們進京趕考。”
一頭吃不成大胖子,先準備起來,再好好辦一場科舉,這可是籠絡人心,穩固政權的利器。
“遵令!”群臣自無異議。
高楷忽然想起一事:“科舉有哪些科目,考什麼內容?”
蕭宇:“前朝時,科舉分為製科與常科。”
“製科由聖人下詔舉行,臨時出題,並無固定時日。”
“不過,製科難度頗高,每一次僅錄取一到三人,甚至無一人通過,因此,早已取締。”
“如今,以常科為主,有數十個類彆。”
“其中,進士科、明經科,最為常見,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次之。”
“尤其是進士科,廣受擁躉。其一考貼經,二考雜文,三考策問。”
“通過者,便是新科進士,名次前三者,為狀元、榜眼、探花。”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