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其氣焰囂張!
百姓麵對官府,大多心存畏懼,不敢接近。
他卻藝高人膽大,時常執義執言,屢次怒懟縣中官吏。
薛績在奏疏中直言,如此桀驁不馴之人,他打算將其下獄,審問一番。
若有罪責,依律懲治。
高楷笑了笑,提筆寫下一列字。
“既然死都不怕,便讓這張朝入宮,做千牛備身。”
他倒是想見一見,這麼有趣的人。
合上這本奏疏,高楷又拿起另一本,瀏覽片刻,卻神色一怔。
萬年縣令諸葛威,竟上書彈劾宇文凱,說他徇私包庇,縱然外甥竇易囤貨居奇。
高楷來了興致,仔細看下去。
原來,竇易這少年郎,生意越做越大。
起初,他隻是賣些榆樹枝,雖然獲利頗豐,但也不過小打小鬨。
然而,賣榆樹枝所得錢財,隻是啟動資金,他的生意剛剛開始。
六月時,竇易招來眾多街坊小孩,給每個人三張餅,十五文錢,以及一隻小麻袋。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撿了兩車槐樹籽。
隨後,又讓小孩們去撿舊麻鞋,許諾三雙舊鞋,可以兌換一雙新鞋。
由此,參與這以舊換新的好事者,不計其數。區區五天,便收得舊麻鞋一千五百雙。
緊接著,竇易去西市買了五石油靛,雇傭廚役熬煮。
又買來十箱碎瓦片,雇人洗去泥滓。
備好各種原料後,他又買來石嘴碓五具、銼碓三具。雇人切碎舊麻鞋,搗碎破瓦片,按日計算酬勞。
然後,用疏布篩過,和著槐樹籽、油靛,讓仆役們搗爛,成乳狀,做成長棒一萬三千條。
這些長棒長約三尺,圓徑三寸,稱為“法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九月時,恰逢連日大雨,薪柴貴如油。
竇易瞅準機會,將這些法燭兜售,每條賣一百文,獲利百萬錢。
用過這法燭的人,皆交口稱讚,以其燒鍋,火力比薪柴高一倍,且更為耐用。
從此,竇易大名遠揚,長安民眾皆稱他為“竇百萬”。
看到這,高楷嘖嘖稱奇,從自己出力,到雇人使喚,從勞力者,變成勞心者,可謂白手起家,自己做主。
起家過程中,他先收集槐樹籽、舊麻鞋、破瓦片,采買油靛,作為原材料。
又買來石嘴碓、銼碓作為固定資產。
最後,製作出“法燭”這一產品,找準商機,將其高價賣掉,獲得大利潤。
這份商業頭腦,著實讓人驚歎。
擱在後世,這也算從個體戶,晉級為製造業老板了。
不光如此,竇易正打算買下西市秤行,十五畝坳下潛汙之地,預備建造館舍。
“想不到,宇文凱這個理工男,竟有這麼一個頭腦靈活的外甥。”高楷笑了笑。
“假以時日,這竇易說不定成為長安首富。”
不過,這時節,士農工商階級分明,商賈最為低賤。
竇易賺了這麼多錢,自然讓人眼紅,明裡暗裡向縣衙告發,聲稱他囤貨居奇,見利忘義。
諸葛威身為文士,最不喜渾身銅臭之人,當即拒絕賣地給竇易,並且上書彈劾。
這樁交易就此卡住。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