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重胤神色振奮:“他一稱帝,正可與朕平輩論交。”
“所謂遠交近攻,魏、吳二國,有高楷這同一個敵人,又分隔兩方,正可結為友盟,共同進退,豈非大喜?”
索綏恍然:“袁弘道曾派人來使,有交好之意,想必不會拒絕。”
石重胤忙不迭地道:“來人,持國書,備一份厚禮,出使金陵。”
“遵旨!”
出兵之事作罷,索綏怏怏告退。
等他離開,殿中載歌載舞,一片歡騰。
忽有一名小黃門腳步匆匆,急切道:“陛下,太後病重,請您前去一見。”
“不見!”石重胤斷然拒絕。
“這……”小黃門囁嚅道,“陛下此舉,恐怕有違孝道。”
石重胤哂笑:“太後纏綿病榻多時,必有鬼魅窺伺,房中多陰翳之氣,不利於朕躬。”
“你去回稟,讓她以國事為重,不必相見了。”
一眾宮女、宦官皆難以置信,太後是陛下生母,如今病重,請陛下一見,竟橫遭拒絕。
“是……”小黃門不敢多嘴,匆匆去了。
寧安殿,何太後聽聞稟報,勃然大怒:“拿刀來,剖開哀家肚子!”
“哀家怎會生出這個孽障!”
眾人噤若寒蟬,不敢接話。
何太後喘著粗氣,喝道:“他不來便罷,哀家就當沒這個兒子。”
“去把安樂叫來!”
她膝下惟有一子一女,女兒石英媚獲封安樂公主,嫁給將軍江邁。
“是!”小黃門匆匆去請,然而,尚未等來石英媚,何太後便溘然長逝。
聽聞消息,石重胤笑道:“妹妹來了,快請她來隆盛殿。”
卻絕口不提治喪之事。
當夜,兄妹倆秉燭夜談,快活似神仙。
翌日晌午,石重胤杖斃一名宮女,稱石英媚已死,送回宮外江府,以公主之禮安葬。
宮中則多了一位“王貴嬪”,深受石重胤寵愛,賜龍旗鸞鈴車,所過之處一律戒嚴、叩首,連皇後也得退避三舍。
索綏聽聞此事,隻能歎息一聲,讓江邁另娶賢妻。
……
京兆府,藍田縣,輞川鄉。
卯時,一頭大公雞神氣活現,邁著四方步,睥睨後宮,時不時扯開嗓門炫耀一番。
一間屋舍內,農人朱餘慶睜開雙眼,茅草屋頂,土坯牆壁映入眼簾。
剛中狀元,入太極宮,得大王召見,正激動之時。
然而,還未得來及說話,雞鳴聲便把這美夢攪得粉碎。
“遭了瘟的!”他張口罵了一句,悻悻起床。
推開木門,輕薄霧氣之中,幾縷炊煙嫋嫋升起。
廚房內,母親陳氏正忙碌著,給他們一家六口準備朝食。
一口陶釜裡,煮著粟米粥,香氣撲鼻。桌案上,擺著幾碟蔓菁鹹菜。
“蒸乾蔓菁根,可以度凶年。”可不要小看這一粥一菜,擱在從前亂世之時,隻有在夢裡,才吃得到。
朱餘慶時常感慨,幾年前,一天至多一頓飯,碗裡清澈見底,能有十幾粒粟米,便是殷實人家了。
如今,卻能一天吃兩頓,把粥熬得濃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