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托了大王之福!”陳氏絮絮叨叨,滿臉皆是感恩。
朱餘慶深以為然,若非大王一統京畿道,輕徭薄賦,數年來再無戰火波及,他們一家人,哪能過上這種好日子。
惟願大王早日一統天下,長命百歲!
太陽逐漸升起,到了辰時,朱餘慶扛著曲轅犁,帶著兩個弟弟,往東來到自家永業田。
按照秦律,尋常人家,丁男受田百畝,分為永業田二十畝,口分田八十畝。
他家卻足足有二百畝,常人兩倍之多,惹得鄉親們個個豔羨。
隻因他父親曾參軍入伍,為秦王效力,立了些許功勞。
雖然受了腿傷,不得不退伍,卻有不少封賞。除了這多出來的一百畝永業田,還有十貫銅錢。
並且,安排到縣中,做了個縣尉,在京兆府,這可是從八品官,不知多少人求之不得。
如今,他父親在衙門任職,他和母親帶著弟妹操持田地,家中一天比一天殷實,鄉中無人敢欺,簡直羨煞旁人。
朱餘慶勾著嘴角,挽起袖子、褲腿,下了田地。
田壟間,鄰人父子正輪番挽犁,累得氣喘籲籲。
他招呼一聲,小心翼翼放下自家曲轅犁。
聽鄉人們說,大王下令,以薄價售予農人們新犁,便是這曲轅犁。
如今,京兆府二十三縣,大多用上這新犁。犁起地來,既省力,又快又深,還省下一頭牛。
譬如他家,從前必須和鄉人商議著,數家合力來耕田。
如今,卻隻需一頭黃牛,便可操持這兩百畝地。
他家曲轅犁乃是因功賞賜,至於這牛,靠著家中積攢,直接買了下來。
朱餘慶寶貝地看著自家黃牛,擱在從前,做夢也不敢想。
“朱大郎,來耕田啦!”鄰居王三郎揮手招呼。
“來了!”朱餘慶答應一聲,趕著牛、推著犁,先為王家耕田。
按秦律,凡授田者,丁歲輸粟一斛,稻二斛,謂之租。
這點租賦,隻是大周朝時一半,鄉人無不感激大王恩德。
這兩百畝地,依靠他和兩個弟弟,根本種不完。因此,他家和鄉中五戶,結為互助隊,互相幫忙。
今日,他為王家耕田,三日後,王家再來幫他。
日頭越升越高,到了午時,朱餘慶揮汗如雨,又忙活了一陣,便見陳氏提著竹籃,送來午飯。
三個又大又圓的蒸餅,泛著油光,一大盆藿葉湯,香氣撲鼻。
鄉人們嚼著自家乾巴巴的薄餅,滿臉羨慕。
朱餘慶大口吃著,笑問:“阿娘,今日怎麼舍得放這許多油腥子?”
往日裡,陳氏節儉慣了,可不會如此“奢侈”。
“你阿耶來了一趟,說是大王打了勝仗,快回長安了。”
“他切了斤豬肉,今晚慶祝一番。”
“為娘挑了些肥的,給你們熬些油,補補身子。”
“大王快回來了?”朱餘慶麵露喜色。
他不光為大王凱旋而高興,更為自己——他也準備著考科舉,金榜題名。
大王回來了,極有可能開恩科。
“是呢!”陳氏笑了笑,變戲法般拿出一塊飴糖,掰成兩份,給了兄弟倆。
兩個幼弟歡呼一聲,接過飴糖,一小口一小口地舔著,舍不得咽下。
朱餘慶疑惑:“哪來的飴糖?”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