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宮,兩儀殿。
“陛下,這是三科榜單,請您過目。”
高楷瀏覽一番,好奇道:“明法科榜首賀伏佳,此人有何來曆?”
裴季回言:“此人出身河東道並州,周朝時,為晉陽縣主簿。”
“擅長審理刑獄,督捕奸盜,頗有政績。去歲,因功遷為萬年縣法曹參軍。”
高楷若有所思,看來,這倒是個司法人才。
十件案子,他斷得有理有據,讓人找不出錯來。
更在卷尾大膽建言,秦律相比前朝,雖然完善了些,摒除諸多酷刑,但總體而言,仍然沿用周朝律法,尚有不足之處,須得查漏補缺。
譬如,盜竊罪,即便隻偷一文錢,也得入獄,徒一年。
酒、酒曲為官府壟斷經營,私賣者徒三年。
民間買賣牛皮者,超過一寸即判處流放。
諸多罪責判罰,既不合理,也太過嚴苛,須得糾正。
高楷擰眉:“賀伏佳所說,是真是假?”
蕭宇麵露慚愧:“確有其事。”
涉及刑律,可不能疏忽大意。
高楷當機立斷:“把這些嚴刑峻法廢除,重新裁定。”
“此外,楊燁、徐晏清、蕭宇,你們三人修訂一部新的律法,全麵整改,將周律之中糟粕,儘數摒棄。”
“遵旨!”
群臣神色一震,陛下對律法果然重視。
楊燁拱手:“敢問陛下,新律法如何命名?”
高楷不假思索:“就叫武德律。”
“是!”
此事議定,賀伏佳毫無疑問,定為明法科榜首。
高楷不禁搖頭:“這等大才,屈居一介法曹參軍,是諸葛威的過失。”
賈敦怡忙道:“微臣這便申飭。”
“隻是,賀伏佳雖然有才,但為小吏出身……”
“那又如何?”高楷沉聲道,“胥吏之中,亦有大才。”
“大秦取士,乃量才錄用,並非惟出身、門第論。”
“微臣謹遵陛下教誨!”賈敦怡神色惶恐,忽又說起一事。
長安縣令向遜上書,為其子向超求情,免徒一年之刑,願閉門思過,不敢再犯。
高楷冷笑:“朕三令五申,不得徇私舞弊,他卻當成耳旁風,還敢知法犯法。”
“傳朕旨意,黜落向遜官職,讓他告老還鄉。”
“長安縣令,由顧彥輝接任。”
“遵旨!”群臣神色凜然。
明法科並無爭議,明經科亦然。
裴季、竇儀、蕭宇三位尚書看法一致,公推陸獻為榜首。
惹得高楷好奇,他有何高見,成為眾望所歸。
宣紙上,陸獻筆走龍蛇,針對關中漕運,提出分段運輸、增設倉儲之法。
具體而言,在洛州河陰縣,設河陰倉,承接河南道、淮南道租賦、糧帛。
允許淮南道諸州漕運船,在此卸貨返回。
隨後,從河陰縣到陝州這一段,由官府雇船運送。
進入陝州境內,到三門山以東,設一倉,經水運,抵達三門山以西,再設一倉,避開中流砥柱。
轉陸路,到京畿道華州,溯黃河入渭水,運抵長安城。
沈不韋稱讚道:“由此法運糧,損耗大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