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略擰眉:“紅粉骷髏,切不可受她迷惑。”
“她為馬希震殉情,可見真心。”高楷淡聲道,“如今逝者已矣,就不必再議論了。”
“是!”
說話間,封長卿上稟一事:“陛下,漢國使者求見。”
“哦?”高楷好奇,“他有何事?”
封長卿回言:“奉劉昇之令,漢國願與我大秦交好,以陛下為尊,歲歲上貢,換取兩國太平。”
“稱臣納貢?”堂中一片驚奇。
主動與大秦交好,並不讓人意外,但俯首稱臣,還願年年上貢,著實令人吃驚。
夏侯敬德大笑:“算他識相,要不然,我軍早就揮師南下,把他那撮爾小國滅了。”
“這隻是緩兵之計罷了。”高楷淡淡道,“能忍辱負重者,皆非尋常之人,不可小覷。”
李元崇讚同:“漢國雖有四十五州,比江南西道還要廣闊。”
“但,南有交州都督府不服,北有吳國舊主,又有我大秦,可謂危機四伏。”
“劉昇若不與我大秦交好,勢必陷入南北夾擊之困境,國祚不長。”
有大秦在旁,吳國與交州都督府,都得三思而後行。
趙喆眸光一閃:“如此奸滑之人,何不發動大軍,把他滅了?”
王景略不讚同道:“我軍將士,多為北方人,不習慣南方氣候,多有水土不服者。”
“尤其這盛夏時節,天氣炎熱,不宜動兵。”
高楷頷首:“嶺南道偏遠,先攻取江南東道再說。”
這時節,嶺南道開發不足,遍布煙瘴之氣,天高路遠,一向是流放之地。
江南東道十九州,位於江南腹心,才是繁華富庶之鄉。
趙喆不甘心道:“就這般答應他,讓他在廣州逍遙自在,倒是便宜了他。”
王景略搖頭:“區區一道,彈丸之地,怎能對抗我大秦?”
“這所謂漢國,不過一時之興罷了。”
高楷笑問:“袁文煥近日如何?”
李元崇拱手:“金陵傳來消息,袁文煥有意遷都。”
“遷都?”高楷神色玩味,“遷往何處?”
“杭州!”
群臣皆是詫異,袁文煥為何舍棄金陵這帝王之所,反倒去杭州這默默無聞之地?
須知,這時節,若論繁華,除卻長安、洛陽,便是揚一益二。
杭州隻是名不見經傳之地,更無“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說。
甚至,連越州都比它繁華,越瓷、絲綢,更名滿天下。
吳伯當笑道:“金陵雖好,但離我大秦太近,兵鋒所指,想必袁文煥夜不能寐。”
“遷都杭州,自是逼不得已。”
高楷頷首:“杭州靠海,形勝險固,不失為一大偏安之地。”
夏侯敬德按捺不住:“陛下,管他遷到哪裡,不如發動大軍,把他新都、舊都一窩端了。”
王景略製止:“將士們遠征疲憊,不宜接連動兵。”
“不如緩一緩,稍後再議,先把江南西道十九州安定下來。”
高楷微微點頭:“臨近秋收,倉廩殷實,才是最要緊之事。”
“傳朕旨意,三日後,班師回朝!”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