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刀?”劉熙迷惑不解,“把他們都殺了?”
“當然不是!”林延壽搖頭,“殺了他們,隻會一發不可收拾。”
“倒不如,把尹萬駿封為光祿大夫、楊金盛封為鎮軍大將軍。”
劉熙愕然:“這是為何?”
這兩人桀驁不馴,不把他們打壓下去,反倒提升官職,是何道理?
林延壽陰惻惻道:“大王,您仔細想想,光祿大夫與鎮軍大將軍,隻是兩個散官,並不掌握實權。”
“看似讓他們一步登天,實則明升暗貶。”
“同時,您虛心納諫,對兩人以下犯上不以為忤,反倒晉升官職,傳揚開來,必然交口稱讚,心悅誠服。”
劉熙開懷大笑:“就依此言!”
林延壽再接再厲:“大王,明升暗貶隻是第一步,這第二步,必須在關鍵位置上,安插自己人,把用人之權與財權奪回來。”
劉熙從諫如流:“選些人才,頂替尹萬駿與楊金盛……”
說到這,他倏然語塞。
他雖繼位漢王,卻對朝中臣子兩眼一抹黑,認識之人寥寥無幾。
林延壽察言觀色,忙道:“大王不必憂心。”
“奴婢聽聞,秦國開科舉,招攬不少人才,我漢國也可效仿。”
“這是為國選才的大事,不怕朝臣不同意。”
“屆時,您可在新科進士之中,選擇順眼之人,招為心腹,安插進朝堂,為您鞍前馬後。”
劉熙連連點頭:“此言正合我意。”
“這天下人才,不能全歸高楷,也該為我所用。”
“大王英明!”林延壽連忙拍馬屁。
見他如此得寵,龔玉樓頓時妒火中燒,想了想,忽然盈盈一拜。
“大王,臣妾聽聞,但凡帝王身邊,皆有道家真人、抑或佛門大師輔佐。”
“譬如高楷,有呂洪、孫伯端兩個道士,袁文煥有安泰和尚,便是石重胤,也有焦用之這個旁門左道。”
“我漢國昌盛,疆域遠勝於吳、魏二國,怎能讓他們專美於前?”
劉熙深以為然:“愛妃可有舉薦?”
旁人都有,他怎能沒有?
龔玉樓頷首:“臣妾認識一人,俗家姓盧,雖是個女冠,但……”
林延壽插嘴道:“女冠有何能耐,也敢登堂入室、上達天聽?”
“莫要小瞧了她!”龔玉樓瞥他一眼,冷笑道,“她道號太清,相傳,為玄元皇帝關門弟子,夢中傳授道家經典,神通廣大、法力無邊。”
“比那什麼三十三支道脈,正統多了!”
這玄元皇帝,便是道家鼻祖,屢受周朝帝王尊奉,家喻戶曉。
劉熙目光一亮:“竟有這等女仙?”
“快,派人請來王府,我要親自接見。”
“是!”
林延壽張了張嘴,把勸阻的話吞了下去。
大王正在興頭上,可不能非要“忠言逆耳”,掃興。
等這盧太清來了,先摸清她底細,再抓她把柄對付她,也不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