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目光更是亮的出奇,作為法家的代表人物,這種製度就像是對於法家的製定的法律的實行補充,對於他來說,無疑是對於法家的完善。
他們法家以後不能隻專注於製定法律,實行法律也是他們法家應該關注的!
還是要儘快把師兄弟們都叫過來!
【朱棣的靖難之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說是挽救了大明,但戰爭給百姓帶來的傷害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朱棣登基之後,立馬後開始著手安撫百姓安撫百姓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減免賦稅。】
【跟建文帝朱允炆不一樣,朱棣的減免賦稅,沒有地域之分,山東、北平和河南三個地區凡是經受了戰禍的州縣,全部減免三年的賦稅,不曾被戰爭波及的地方在,則是與揚州等地一起減免了秋夏的稅糧,南方的湖廣,四川,雲南等地則是減免了一半的賦稅。】
【這樣有差彆的減免賦稅,既能安撫百姓,還能維持朝廷一定程度上的稅收和運轉。】
【對於建文四年之前拖欠的錢糧、鹽課等稅收也一並不再追討。】
【受到了兵禍的波及而選擇了逃亡的百姓們,則是令他們回到自己的原籍複業,再減免賦稅的同時,命令當地的政府給糧種、租借耕牛等,幫助百姓們儘快安居。】
【南方等地廣人稀的地方,朱棣也下令進行了一次全國人民的大遷徙,讓很多沒有地可種的百姓遷往江南等地,更多的開墾了荒地。】
【這些政令的下達,讓因戰爭流亡的百姓很快的回到了原籍恢複生產,讓明朝的經濟快速的得到了複蘇。】
【朱棣對於官員的要求也是非常的嚴格,朱棣青年時在鳳陽的生活,讓他能夠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疾苦,所以登基後,他對官員的要求也是這樣的。】
【作為地方官員,必須要對百姓的生活有所了解,並且隨時隨地準備向朝廷彙報,不僅如此,咱們的Judy還會隨時進行抽查。】
【怎麼抽查呢?就是地方官員自己需要向朝廷進行彙報,但是朱棣也不是那種聽信一麵之詞的人,所以他會自己派人到處走訪,一旦發現你治理的地方跟你說的不一致,那你就得小心了,朱棣立馬就會派人來抓你!】
【對於賑災事宜,朱棣更是要求官員們“水旱朝告夕振,無有雍塞”,反正賑災一定要快!】
永樂年間,剛剛經曆了一場水災得百姓們也在看天幕。
他們這次的水災發生得太過於突然,但是朝廷的救災十分得及時和快速。
他們得家園雖然沒有了,但是有朝廷得救災糧,他們也能活下去。
有一個活了很久得老婆婆捧著一碗粥熱淚盈眶。
她生於元末,經曆了洪武和永樂兩朝,這是她第四次受災了,之前都是命大才勉強活了下來,但是自從現在這位陛下繼了位,兩次受災都是很快就派人來賑災了!
本以為自己這把老骨頭就要交代在這裡了,沒想到硬生生被陛下拉回來了啊!
此次受災的災民們都向著北京的方向磕頭,感謝他們的皇帝給了他們活命的機會。
貞觀年間。
唐太宗李世民對於這位明朝的太宗陛下表示了認可。
“看來這位確實是個有才華的!比起那個朱允炆強多了!這個明朝的太祖不行啊,自己這麼優秀的兒子都看不到!”李世民撇嘴,並向明太祖朱元璋投放了了一枚白眼。
朱棣的這種情況,明顯的讓他想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