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猜不到韓信的用意,隻能如實回答:“陛下,臣猜不出!”
嬴政轉而看向了李信,李信也隻能如實說自己也不猜不透。
倒是蒙恬猜了一句:“會不會是為了激發鬥誌?”
秦朝的武將們陷入了沉思,還真彆說,這個思路的角度還挺清奇的,也就是說,韓信此舉不是戰略上的布置,而是心理上的博弈?
可是誰家好人會用這種方法提升士氣和鬥誌啊!
真的不怕士兵們因為過於恐懼而變成望風投降嗎?
漢光武帝時期。
太子劉莊也很好奇的問自家阿父:“阿父,你也是經常以少勝多的人,背水一戰這個典故我也讀到過,當時隻顧著感歎兵仙韓信的用兵如神了,但是如今看來,這種做法的危險性也不小啊!”
劉秀聽見那個所謂的以少勝多就想捂臉,雖然覺得自己是靠著實力取勝的,但是現在經過了天幕的宣傳,他這個皇帝在大臣和百姓們的眼中,那是越發的不像人了。
他之前有一次出去巡視洛陽周圍的田地,被人認了出來,結果那些百姓們攔著王架,猛猛磕頭,拉都拉不起來。
等侍衛們靠近了才發現百姓們嘴裡還念念有詞,細聽,竟滿耳都是禱告和許願。
弄得劉秀都不想出門了!
“子麗啊,朕這邊以少勝多的案例還是不說了,不具備代表性!不過確實是很少人會選擇淮陰侯的做法!”劉秀回答。
“背水一戰雖然是個成功的案例,但是除了淮陰侯,基本上沒人再用了,因為人心實在是太難以揣測,韓信被稱為兵仙,可不隻是說他用兵如神,還表明了他奇詭的用兵思路。”
“那曆史上那些以少勝多的戰役,有沒有背水一戰的這種決絕想法在內呢?”劉莊接著問道。
“當然是有的,背水一戰能成功,最重要的便是信念,當你確定你的部下怎麼都不會選擇投降的時候,背水一戰才會更有用。”
漢光武帝劉秀仿佛是想到了什麼,很感慨。
“但凡是以少勝多的,除了兵法,人數少的那一方本身便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來到戰場的上的。”
劉秀走下來摸摸劉莊的頭:“子麗啊,當初朕的昆陽之戰,也是抱著死守的心去打的,朕相信,朕當時的士兵們,都是這般想的,因為他們再也不想被王莽壓迫了!”
【友友們看來對於陳餘的身份也是很好奇啊!】
【當初我也很是奇怪,為什麼陳餘既是代王,又是趙國的大將。】
【我當時可是去查了資料的!】
說著,唐欣欣就變得更開朗了,哈哈,她就知道,不止是她一個人對陳餘好奇!
【說起陳餘這個人,其實他跟當時漢軍中的另一個將軍張耳還是好朋友來著。】
【兩人曾經是一支起義軍的首領,巨鹿之戰時,兩人受到了秦軍的攻擊,被王離的大軍包圍。】
【當時兩個人就是否要進攻秦軍這件事發生了爭執,張耳堅決認為,他們就應該要要進攻秦軍,為了反秦大業,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但是陳餘不這麼想,他覺得自己的兵太少了,去進攻秦軍就是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