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聲音微微一頓,隨即以更加洪亮的聲音,擲地有聲地道:
“為大慶皇帝陛下恭上尊號——天可汗!”
“......”
奉天殿內瞬間寂靜!
而後——
“翁!”
“天可汗”三字一出,如同驚雷劈入奉天殿!
霎時間,殿內所有人隻覺一股無可抗拒的戰栗感從尾椎骨猛地竄上天靈蓋,頭皮陣陣發麻,渾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短暫的死寂之後,整個奉天殿轟然一聲徹底炸開!
“天可汗?!”
一位文臣臣猛地倒吸一口涼氣,手中的笏板都差點拿捏不穩,聲音顫抖著對身旁的同僚道:
“自太宗文皇帝後,中原天子再未受此尊號......這,這......”
“怎麼......!”旁邊一位兵部官員雖也滿麵驚容,卻立刻低聲反駁,眼中閃爍的激動光芒,“陛下功業,難道當不得嗎?!”
“非是如此,而是......”
“......沒有而是......”
文官隊列中瞬間湧起一片壓抑不住的“嗡嗡”議論聲,更甚至愈演愈烈!
而與此同時,武官隊列那邊的反應則截然不同,幾乎在瞬間就爆發出難以抑製的激動情緒!
數名將領猛地攥緊了拳頭,指節因用力而發白,胸膛劇烈起伏,眼中迸發出駭人的精光。
他們比文臣更清楚“天可汗”這三個字在塞外、在漠北、在一切弓馬馳騁之地意味著什麼——那是兵鋒所指、萬邦臣服的終極象征!
“好!”一名將領幾乎是從牙縫裡擠出這個字,聲音因極度興奮而帶著嘶啞,“這才夠勁!就該是這個尊號!”
他身旁的同僚急忙拉了他衣袖一下,示意他禦前失儀,但那同僚自己的臉頰也因充血而泛紅。
更多的將領則是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仿佛這尊號也賦予了他們無上的榮光,目光熾熱地投向禦座,又崇拜地望向丹陛側那位按劍而立的遼王賈玌。
若非在這莊嚴無比的奉天殿上,恐怕早已歡呼雷動!
然而,更大的嘩然來自萬國使臣的隊伍,尤其是烏力罕等草原部族首領,他們對“天可汗”一詞有著更深的理解和敬畏。
他們沒想到,朝鮮和西遼竟會提出如此石破天驚的請求!
“唐太宗......天可汗......!”
一個西域小邦的使者用生硬的漢話驚呼出聲,臉色煞白,仿佛聽到了某種禁忌的、隻存在於史詩中的名號。
安南使臣阮文紹驚得後退半步,嘴唇哆嗦著,用母語對身旁的暹羅使者急速低語:“他們怎麼敢......這尊號豈是能輕易......”
暹羅使者同樣滿麵駭然,喃喃回道:“非大一統之雄主,非威加海內之至尊,不敢受此號......大慶皇帝,竟已至此地步了嗎?”
蒙古大汗烏力罕的臉色最為精彩。
然而他轉念一想,如今蒙古確已臣服,大慶皇帝武功赫赫,威加四海,再加之方才烏力罕對大慶皇帝的看法,受此尊號似乎也......並無不妥。
如此想著,烏力罕緊繃的肩膀緩緩鬆弛下來,最終隻是沉默地站在原地,和其他使臣一樣,將目光投向了禦座上的大慶皇帝。
而此刻,所有的喧囂、所有的議論、所有的目光,都已如同百川歸海般,彙聚於九重丹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