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瑜聽著這番方才與李達康的螃蟹論有著驚人相似的說詞。
差點沒繃住自己的嘴角,隻得快速伸手去接袋子應道:“祁哥您太客氣了!快請進屋裡暖和暖和!這魚來得正好,奶奶見了肯定高興!”
他引著祁同偉往裡走,目光也不自覺的、無意地掃過廚房門口。
廚房裡,正專注看火候的李達康,早在祁同偉聲音響起的那一刻,身體便幾不可察的頓了一下。
雖然早知祁同偉也與梁家相熟,但沒想到他也會掐著這個時間過來。
他雖然依舊保持著彎腰看鍋的姿勢,但耳朵顯然已經豎了起來。
當祁同偉最後那句“厚著臉皮來蹭一口大娘的手藝”清晰地飄進來時。
哪怕是多年沉浮的李達康,嘴角也忍不住的地抽動了一下。
但隨即又馬上恢複了那副專注於湯鍋的模樣,隻是握著湯勺的手指,無意識地收緊了些。
梁瑜將祁同偉讓進堂屋,對著廚房方向提高聲音道:“奶奶,媽,祁廳長也來了,還帶了新鮮的洞庭湖魚!”
韓玉秀和梁盼盼聞言再次探身出來,臉上帶著幾分意外:“哎喲,同偉也來了!快請坐快請坐!
這大過年的,都趕一塊兒了,好!熱鬨!喜慶!”
祁同偉連忙笑著向兩位長輩拱手問好,目光一轉。
卻恰好落在廚房裡那個背對著他的熟悉身影上。
他微微一怔,帶著幾分不確定的探詢:“李書記?”
李達康這才緩緩轉過身來,臉上已經堆滿了笑容。
他大步走出廚房,向祁同偉伸出手:“哈哈,祁廳長!新年好啊,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
祁同偉見真是李達康,眼中真切的閃過一絲驚喜。
他趕忙上前幾步,伸出雙手與李達康相握,姿態放得很低:“李書記新年好!之前來京海辦案子的時候,有幸結識了韓大娘一家。
您是知道的,我祁同偉是農村娃,吃百家飯長大的,大娘做的這飯菜啊,”他側身朝韓玉秀方向示意了一下,笑容懇切:
“那滋味,是真讓我嘗到了家的味道,暖到心窩子裡去了。
所以這大年初一拜年,我想來想去以往拜年還是遲了。
這頭一份心意和敬意,必須得先送到大娘這兒來啊!”
李達康聞言,臉上的招牌式笑容紋絲未動,反而更盛了幾分:“哎呀,祁廳長,你這話說到我心坎裡去了!”
他也側頭看向韓玉秀,語氣充滿了真誠的讚歎,“大娘這手藝,絕對是一絕!我李達康說句掏心窩子的大實話。
這輩子吃過那麼多所謂的農家菜、私房菜。
跟大娘的手藝比起來,那真是拍馬都趕不上。
大娘的飯菜,這一口下去,不隻是味道。
更是有一種紮紮實實的感覺,讓人魂牽夢繞。”
韓玉秀被這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誇得連連擺手:“哎喲,達康,同偉,你們倆就彆逗我這老婆子開心了。
我這鄉下老婆子做的粗茶淡飯,哪有你們說的那麼絕。”
兩人雖不在一條路上,此刻卻似早排練好一般,默契地唱起了雙簧。
一唱一和,把韓玉秀誇得皺紋裡都盛滿了笑意,連連擺手,笑聲在堂屋裡回蕩。
然而,當祁同偉跟著走進略顯擁擠的廚房時,氣氛就微妙地尷尬起來。
李達康幾步就回到了他“看火候”的崗位,極其自然地重新拿起那柄長柄湯勺。
梁盼盼則熟練地往灶膛裡添了把柴火,韓玉秀也立刻抄起鍋鏟,開始翻炒另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