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有著共同的責任,該幫襯的時候,自然要幫襯。”
這番話,是一種巨大的誘惑,更是無形的繩索。
要將梁瑜與某個以血脈為紐帶的群體更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不等梁瑜完全消化這巨大的信息量,陳秋水的語氣陡然帶上了一絲嚴肅的警醒:“小梁,我說這些推心置腹的話,不止是我對你的看好,同時也是在提醒你。
路要自己走,根基要自己打,這沒錯,但有些時候也要懂得……平衡和借勢。
你年輕,有衝勁,在係統裡表現突出,這很好,但也要記住,”
他身體前傾,每個字都敲在梁瑜心上,“眼光要放長遠,格局要打開!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有些東西,可以是你的標簽之一,但絕不能是你唯一的標簽,更不該成為你全身心投入的唯一依靠。”
陳秋水特意在全身心投入幾個字上加重了語氣,似乎是在對梁瑜進行某種潛在的直接敲打。
你可以利用某些平台和資源,但你的根基和歸屬感,必須更廣闊、更深厚。
梁瑜深吸一口氣,終於壓下心頭的驚濤駭浪和紛繁思緒。
陳秋水這番話,來的太過突然,信息量太大,衝擊力太強,讓他一時也失了分寸。
或許,這正是陳秋水想要的效果:在震撼中建立連接,在衝擊中劃定邊界。
梁瑜沒時間細想,但這些時日的曆練,還是讓他立刻調整狀態,迎著陳秋水深邃如海的目光。
他的臉上恢複了平靜,語氣變得鄭重而穩妥。
卻又極其巧妙地避開了對“血脈”、“自己人”等核心概念的直接表態或承諾。
“陳主任……您今天的話,字字珠璣,我都記下了一定謹記在心。”梁瑜的聲音清晰而沉穩,“無論身處何地,我都必定踏實做事,清白做人,絕不辜負組織的培養和期望!”
他將落腳點巧妙地放在了“組織”這個更廣泛、更安全的概念上。
陳秋水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不知從梁瑜這滴水不漏的回應裡品出了滿意還是更深層的考量。
他滿意地笑了,那笑容裡帶著“孺子可教”的欣慰,更有一絲心照不宣的默契達成。
他站起身,繞過茶幾,走到梁瑜麵前,伸出手。
那隻厚重有力的手掌,用力地、極具象征意義地拍了拍梁瑜的肩膀。
那“啪、啪”的拍擊聲,在安靜的辦公室裡顯得格外清晰。
“好!”陳秋水的聲音洪亮而充滿力量,“記住你今天說過的話!”
他收回手,語氣忽然又恢複了以往平常:“我這次來漢東,也隻是來傳達黨委的指示,任務完成,不日也該回京城了。
你不是也要入京接受表彰嗎?正好,就一起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