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八大蝗商?嚴走私者夷三族!_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 > 第464章 八大蝗商?嚴走私者夷三族!

第464章 八大蝗商?嚴走私者夷三族!(1 / 1)

帳內的炭火劈啪作響,朱高熾起身走到徐允恭麵前。

這位“小徐達”自始至終沒說話,卻一直盯著輿圖上的軍事衛所標記。“舅父,”朱高熾的聲音緩和了些,“商路通不通,終究得看刀把子硬不硬。你麾下的鐵騎,要沿商路分設驛站,每月巡查三次。”

“尤其是漢人商賈,彆以為能仗著朝廷旗號走私——誰敢私運違禁品,比如鐵器、火藥給蒙古人,一經查獲,貨物全沒入官,人押回南京問斬,還要追查到底,夷三族。”

這事兒可開不得玩笑!

朱高熾至今都記得後世史書中那赫赫有名的“八大蝗商”!

這些蛀蟲趁著明末吏治腐敗、邊軍缺餉,暗中用金銀鋪就門路,把鎮守邊關的將領、主管茶馬貿易的官員一個個拉下水,再與關外的女真勾連,將一車車鐵器、糧食、火藥甚至精良的甲胄,順著隱秘的商道送進了白山黑水。

他們用江南的絲綢換女真的貂皮,用中原的鹽鐵換八旗的戰馬,表麵是互通有無的商賈,實則是在大明的脊背上剜肉飼虎。

邊軍將士在寒風中餓著肚子扛槍,他們卻在關內的酒肆裡摟著歌姬數銀子;朝廷為籌措軍餉焦頭爛額,他們的貨棧裡卻堆著能讓女真過冬的糧草。

更可恨的是,他們連火炮的圖紙都敢偷偷販賣,讓本就缺鐵少糧的後金,硬生生靠著這些“明人”的供奉,磨利了砍向大明的刀。

到最後,山海關的城門被打開時,那些蝗商還在盤算著戰後的商鋪該開在哪裡;崇禎皇帝煤山自縊時,他們的船隊正載著從京城搶來的財寶,往江南的逃。

這些人,披著漢人的皮囊,做的卻是斷子絕孫的勾當,比關外的敵人更讓人齒冷。

如今自己親手規劃這草原商路,若是不嚴加看管,難保不會養出另一批“蝗商”。

漢人商賈見利忘義的性子,朱高熾比誰都清楚——隻要利潤夠高,他們敢把親娘都賣給蒙古人。

若是讓鐵器、火藥順著商路流到草原部落手裡,今日的“歸順”,明日就可能變成反噬的獠牙。

所以他才要徐允恭的鐵騎死死盯著商路,才要詹徽把稅則訂得密不透風,才要劉三吾在告示裡寫清走私的下場。

不是他信不過誰,是曆史的教訓太血淋淋——當年的八大蝗商,最初也不過是幾個跑邊貿的小商販,就是因為朝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才讓他們長成了吞金噬血的巨鱷。

“走私者,斬立決。”朱高熾看著帳外正在卸貨的商隊,聲音冷得像嶺北的冰,“不管他是漢人還是蠻夷,不管他背後有誰撐腰,隻要敢碰鐵器、火藥,就按通敵論處。抄家,滅族,一個都不能少。”

他要讓所有人都記住,這草原商路是大明的血管,誰要是敢在血管裡下毒,就彆怪他心狠手辣。

八大蝗商的故事,絕不能在洪武年間重演——他寧願現在擔個“嚴苛”的名聲,也不想百年後,讓後人指著史書罵他養虎為患。

詹徽正在旁邊記錄稅目,聽到這話,筆尖頓了頓,隨即在“走私”二字下重重畫了道紅線。

他雖不知朱高熾為何對走私如此忌憚,卻能從那語氣裡聽出不容置疑的決絕——這位皇孫,是真的打算把這商路,變成一條隻能流著大明血脈的通道。

徐允恭抱拳:“末將明白。明日就調三千騎兵,聯合遼東都司那邊,沿廣寧衛到和林的路線布防,沿途設十二座烽火台,發現走私蹤跡,立時點火示警。”

“不止是走私,”朱高熾補充道,“那些想劫商隊的部落,也照此辦理。第一次殺人警告,第二次就滅了他的部落。告訴所有部落,商路是大明的命脈,誰動誰死。”

嚴禁漢人商賈走私,是怕養虎為患;而死死盯著這些草原部落,更是防著他們骨子裡的劫掠天性——這念頭就像草原地下的火種,稍不留意就會燎原。

從成吉思汗時代起,快馬彎刀、劫掠過冬就是他們的生存法則,漢人商隊的駝鈴在他們聽來,或許從來都不是交易的信號,而是“肥羊上門”的動靜。

朱高熾太清楚了,這些部落首領此刻對著龍旗磕頭,不過是怕了明軍的刀;等商路真的跑起來,看著一車車茶葉、鹽巴從眼前過,看著那些皮毛換回來的糧食堆成小山,難保不會有人按捺不住——畢竟掄刀搶劫可比趕著牛羊走千裡路輕鬆多了。

今日搶一支小商隊,明日就敢劫一座榷場,貪心一旦冒頭,當年瓦剌人襲擾邊關的舊事就得重演。

“第一次殺人警告”,是給他們劃條紅線。

找個帶頭鬨事的部落,砍下為首者的頭顱掛在榷場門口,讓所有人都看看,伸手的代價是什麼。

但這還不夠,草原部落最認的是“怕”字,不是“勸”字。若是有哪個部落敢明知故犯,第二次還敢動商隊的主意,那就彆再講什麼規矩——鐵騎直接踏平他們的帳篷,男人殺乾淨,女人孩子貶為奴隸,牧場一把火燒成白地,連他們的族名都從嶺北都司的名冊裡摳掉。

徐允恭在旁聽著,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劍柄。

他知道朱高熾這話的分量——不是要趕儘殺絕,是要用最狠的手段斷了他們的念想。

就像當年朱高熾在捕魚兒海,不止是打贏了仗,是讓北元餘孽從此聽見“明軍”二字就腿軟。

如今對付這些部落,也得用同樣的法子:讓他們看見商隊,第一反應不是能不能搶,而是敢不敢想。

“得讓他們明白,”朱高熾看著帳外掠過的巡邏騎兵,聲音裡帶著徹骨的冷,“跟著大明做買賣,能活下去,甚至能活得比以前好;可要是敢動歪心思,就隻能活在傳說裡了。”

詹徽正在草擬的《商路戒令》上,鄭重寫下“劫商者,族誅”四個大字。

墨汁在紙上暈開,像極了草原上凝固的血——他比誰都清楚,這話不是嚇唬人,是給那些蠢蠢欲動的部落,提前刻好的墓誌銘。

詹徽忽然想起一事:“殿下,若是蒙古人用劣質馬匹充數怎麼辦?還有那些西域的香料,怕是有不少以次充好之輩。”

“那就設‘驗物官’,”朱高熾笑道,“從太仆寺調懂馬的老手,從光祿寺派識香料的匠人,駐在榷場裡。蒙古人的馬要是瘦弱有病,直接打回去;回回人的香料摻了沙土,按欺君論處。詹徽,這規矩得你去立,立得越嚴,商路才能走得越遠。”

劉三吾看著輿圖上的紅線,忽然歎了口氣:“這條路若能走通,怕是比當年張騫通西域還要風光。隻是……沿途部落若是歸心,方能長久。”

“所以才要你們這些文臣。”朱高熾拍了拍他的肩,“劉學士,你可以多寫些告示,用蒙古文、女真文、回回文刊印了,貼在榷場裡。告訴他們,跟著大明做生意,有飯吃,有衣穿;要是敢搗亂,看看脫古思帖木兒和也速迭兒的下場。”

帳外的風雪漸漸小了,帥帳內卻暖意漸濃。

詹徽已在紙上勾勒出稅則的初稿,劉三吾捧著輿圖在盤算如何撰寫告示,徐允恭則在草擬騎兵巡查的路線圖。

朱高熾看著這三人各司其職的模樣,忽然覺得,詹徽、劉三吾這些戴罪之臣,或許比南京城裡那些養尊處優的官員更能用得順手——畢竟在這裡,每個人都知道,想回家,就得先把這嶺北的商路,踏踏實實地鋪起來。


最新小说: 我的滬姐室友 藏香 藍色碎片之閒間有度 穿越1975:開局一把獵槍,簽到變強 鮫人女配覺醒,毛茸茸大佬爭著寵 心底的花海 致富從每日抽獎係統開始2 你們管這叫遊戲 重生80:釣魚發家,我把妻女寵上天 長生修仙:從腳踏實地修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