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周密準備!高爐煉鐵與坩堝煉鋼!_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 > 第518章 周密準備!高爐煉鐵與坩堝煉鋼!

第518章 周密準備!高爐煉鐵與坩堝煉鋼!(1 / 1)

朱高熾在李鐵匠等一眾老匠人的陪伴下,開始巡視起了這些高爐。

李鐵匠正是先前對朱高熾提出質疑的老匠人,打了一輩子鐵,從洪武開國進鐵廠當學徒,到後來掌爐煉鐵,經他手煉出的鐵能裝滿十座庫房,對煉鐵爐的脾氣、特性摸得比自己的孩子還熟。

當初朱高熾提出拆舊爐建新爐時,他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怕的就是新爐不靠譜、砸了匠人的飯碗;如今卻是最積極參與建爐的人,從高爐的高度、容積,到爐壁的厚度、出鐵口的位置,都帶著老匠人反複測算,生怕出半點差錯。

而這些高爐也是他領著百名老匠人一起商議規劃,然後帶著鐵廠內的匠人鑄就而成——先是根據朱高熾給的圖紙,敲定“高七丈五尺、容積二十立方米”的核心尺寸;再細分分工,老匠人負責畫樣、監工,年輕匠人負責搬磚、砌爐,連最基礎的夯土都要求“每夯三層必澆水壓實”;遇到“如何固定石墨石板”“怎麼設計鼓風接口”這類難題,李鐵匠就召集老匠人連夜開會,有時爭論到後半夜,才敲定最優方案。

這些高爐普遍高七丈五尺,比鐵廠外的老槐樹還高半截,站在爐下往上看,爐頂幾乎要鑽進雲層裡;高爐容積約二十立方米,能一次性裝下三十石鐵礦、十石焦炭,比這個時代最多隻能裝五石料的土爐大了四倍,是當之無愧的“高爐”。

以往土爐煉一爐鐵要六個時辰,按李鐵匠的估算,這新高爐隻需三個時辰就能煉一爐,且一爐鐵的產量抵得上舊爐三爐,效率翻了六倍不止。

石墨不算什麼稀奇東西,山東、山西的礦坑裡都能挖到,民間甚至有人拿它當“黑石頭”寫字、畫畫,隻不過這個時代的人隻知其表、不知其裡,沒發現它耐高溫的特性。

在朱高熾眼裡,這玩意絕逼是眼下最好的耐火材料——不僅能承受上千度的高溫灼燒,還能減少鐵水與爐壁的粘連,避免鐵料損耗,至少朱高熾現在受限於技術,隻能先開發它這一個核心用途,至於做鉛筆芯、導電材料這些後世用法,眼下還沒條件實現。

其實若隻是建造一座煉鐵的小高爐,直接使用粘土築造,或者用紅磚砌都沒很大問題,之前津鐵坊的小爐就是這麼建的,勉強也能煉鐵。

但關鍵是朱高熾希望提高它的使用壽命——舊土爐最多用半年就會被高溫燒裂,得反複修補,既耽誤工時又浪費材料。

於是在高爐內襯中,他特意要求大幅度使用石墨:從爐膛內壁到出鐵口,都鑲嵌了一層厚厚的石墨石板,連爐頂的排煙通道都鋪了石墨碎料。

這種現代煉鋼爐才用的高級耐火材料,在明初被大規模用在高爐裡,就是希望這些高爐能用上三五年不用大修,既能穩定產量,又能減少後續的維護成本。

李鐵匠摸著高爐內壁的石墨石板,手指能感受到石板的光滑與堅硬,忍不住道:“殿下,這黑石頭真是奇物!咱們試過用它墊在土爐裡,燒了三天三夜都沒裂,比粘土耐燒多了。有這東西襯著,這高爐彆說用三年,就是用五年,我看都沒問題!”

朱高熾點頭:“隻要咱們後續好好維護,定期檢查石墨的損耗,這些高爐就能一直為咱們煉好鐵。將來水師要造巨艦、鑄火炮,都得靠這些高爐撐著。”

一旁的老匠人也紛紛附和,語氣裡滿是自豪——他們親手建的高爐,用了“奇物”石墨,不僅規模大,還耐用,將來定能成為大明最好的煉鐵爐,而他們這些建爐的匠人,也能跟著名留青史。

然後就是坩堝煉鋼了,這是比之炒鋼法更為先進的煉鋼方式——炒鋼法隻能靠人工攪拌控製溫度,鋼的成分不穩定;而坩堝煉鋼能將鐵礦與焦炭密封在坩堝內,在高溫下充分反應,煉出的鋼純度更高、成分更均勻,韌性和強度都遠超炒鋼。

可惜的是,這種工藝對耐火材料要求極高,普通粘土、紅磚根本承受不住坩堝煉鋼時的高溫,很容易開裂導致鋼水泄漏,好在朱高熾從山東找到了石墨,正好解決了這個關鍵難題。

這些石墨經過粉碎,與少量粘土混合調成糊狀,再由匠人們按照固定尺寸塑胎成型——有的做成能裝十斤鐵料的小型坩堝,有的做成能裝五十斤鐵料的大型坩堝,塑好的胎體要先陰乾七日,再放到專門的窯子裡,用千度高溫燒製十幾個小時,待胎體完全硬化、石墨與粘土緊密結合,那就是耐高溫、抗腐蝕的石墨坩堝了。

燒好的石墨坩堝通體烏黑,敲起來聲音清脆,匠人用它裝著紅熱的鐵料試驗,哪怕灼燒兩個時辰,坩堝也沒有絲毫開裂,完全能滿足煉鋼需求。

這從古至今的煉鋼工藝,分為炒鋼、百煉鋼和灌鋼三種,各有局限。

炒鋼實際上就是“炒鐵成鋼”,用炒鐵爐將生鐵加熱到半熔融狀態,再靠工匠用鐵勺反複攪拌,讓生鐵中的碳含量降低,最終得到熟鐵或少量中低碳鋼。

但這種工藝全憑工匠經驗控製,溫度高了會把鐵炒成廢渣,溫度低了碳含量降不下來,煉出的鋼質量極不穩定,大多又冷又脆,強度根本達不到兵器、火炮的要求。

現如今大明軍中的製式火器,比如迅雷銃、洪武大炮的炮管,基本上全都是用這種炒鋼煉出的熟鐵製造——熟鐵韌性差、強度低,火炮發射時承受不住火藥爆炸的衝擊力,用不了幾次就會炸膛,炸傷炮手的事屢見不鮮,當然不足為奇了。

百煉鋼則是在炒鋼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工,以炒鋼作為原料,將其加熱到赤紅狀態後,反複折疊鍛打,有時還會用數種成分不同的鐵料反複疊鍛,通過鍛打排出鐵中的雜質,讓鋼的組織更致密。

但這種工藝極其複雜,一塊百煉鋼往往需要鍛打數百次,耗費大量工時,成本更是炒鋼的十倍不止,根本不適合大規模生產,隻能用來製造寶刀、寶劍這類精密兵器。比如演義中常出現的“百煉刀”,那就意味著是削鐵如泥的寶刀,尋常士兵根本用不起。

灌鋼法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有明確記載:“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封泥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亦謂之灌鋼。”

簡單來說,就是將熟鐵(柔鐵)彎曲盤繞,中間嵌入生鐵,外麵用泥密封後加熱,讓生鐵熔化後滲入熟鐵中,再通過鍛打讓兩者融合成鋼。

這種工藝比百煉鋼效率高些,但依舊依賴人工鍛打,且每次隻能煉製小塊鋼料,同樣不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最多隻能滿足小規模兵器製造的需求。

朱高熾現在要的,則是坩堝煉鋼,是能實現大規模工業級彆的煉鋼!

他要的不是一次煉幾斤、幾十斤鋼,而是一次煉幾百斤、幾千斤鋼,能批量供應水師造巨艦、軍工鑄火炮、民間造農具的鋼,隻有這樣,才能支撐大明的工業發展,才能為遠征美洲提供足夠的物資基礎。


最新小说: 打工三十年,我攜百萬資產回九零 天理協議 穿越後我替潘金蓮渡餘生 冰鳳覺醒之穿越全職法師 厲總,夫人說今天要拆你公司 我們一起闖蕩過 穿書後,我在求生綜藝養豬出圈了 穿成繼母,我靠種田封一品誥命 七零:作精怎麼了?軍區硬漢他超愛 神算瘋玫瑰,撩得惡犬賀爺心尖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