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可怕的模式!鹽商的野心!_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 > 第542章 可怕的模式!鹽商的野心!

第542章 可怕的模式!鹽商的野心!(1 / 1)

李掌櫃激動得聲音都在發抖:“殿下,您說的是真的?咱北方商人也能公平競標?”

“自然是真的,”朱高熾點頭,語氣堅定,“朝廷的鹽,是給天下百姓吃的,不是給少數人謀利的。隻要你們守規矩、肯做事,不管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能在這兒賺到錢。”

朱雄英也補充道:“而且咱們會與中標商人簽訂具備律法效力的文書,把各項規矩白紙黑字寫清楚——文書裡會明確標注每個區域的食鹽零售價上限、每月最低供應量,以及專屬的銷售範圍,比如北平府的經銷商,絕不能跨區到天津衛售賣,避免出現搶客、壓價的混亂局麵。”

“為了確保規矩落地,鹽運司會組建專門的巡查隊伍,每月深入各地市場核查,一方麵查鹽商的實際售價是否超標,另一方麵查倉庫的食鹽儲備是否達標,防止有人故意囤積居奇、製造鹽荒。”

“一旦發現違規,處理起來絕不手軟:若是輕微超價,當場責令整改,並處以鹽價十倍的罰款;若是惡意哄抬鹽價,或者囤積量超過一個月的供應量,立刻撕毀文書、取消經銷權,之前繳納的一萬兩保證金也會全部沒收,同時還會將其列入‘鹽業經營黑名單’,終身不得再參與任何鹽場的招標。”

“朝廷這麼做,既是為了約束鹽商,也是為了給百姓一個保障,讓大家都能買到穩定、平價的食鹽,真正把‘商民共贏’落到實處。”

眾商人聽了,更是徹底放下心來,臉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他們一邊望著眼前綿延數十裡、年產百萬斤的鹽田,一邊掰著手指頭算起賬來,越算越是心熱,一個個都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就開始競標。

要知道,用曬鹽法產鹽,省去了煮鹽所需的大量柴火和人力,每斤鹽的成本不過三四文錢,而朝廷定下的售價上限,像北平府、天津衛這樣的核心區域,每斤能賣到十五文左右,偏遠些的州府也能賣到十二三文。

這麼一算,就算扣除運輸、倉儲和人工成本,每斤鹽至少能淨賺七八文,運氣好些、成本控製得好,賺十文錢不在話下。

若是能拿下一個區域的總經銷權,按每個區域每月至少需要五萬斤食鹽來算,一個月就能賺三四十兩銀子,一年下來便是四百多兩;要是經營得好,拓寬銷售渠道,把鹽賣到鄉村、驛站等角落,月銷量甚至能衝到十萬斤,一年賺個上千兩銀子都不成問題。

要是運氣再好些,拿下北平府、天津衛這種人口密集的大區域,這些地方百姓多、需求大,每月食鹽消耗量能達到十幾萬斤,按每斤賺八文錢算,一個月就能賺上千兩,一年下來賺個幾萬多兩銀子輕輕鬆鬆,要是趕上食鹽需求旺季,賺個十幾萬兩銀子都不在話下。

這樣的利潤,比做糧米、布匹生意高出好幾倍,甚至比開當鋪、錢莊都穩妥。

想到這裡,商人們更是兩眼放光,紛紛開始盤算著怎麼湊足保證金,怎麼梳理自己的運糧記錄,隻求能在競標中脫穎而出,拿下那讓人眼紅的經銷權。

江南鹽商沈莊心裡卻有些打鼓,他原本以為北方鹽場成不了氣候,想來看看熱鬨,沒想到蘆台鹽場的規模和效率竟如此驚人,而且胖殿下的招標規則對北方商人如此有利,他知道,江南鹽商壟斷鹽業的日子,恐怕要到頭了。

但是,凡事都有利弊,即便曬鹽法前期投入巨大,每年還要固定繳納兩百萬兩白銀,至少沈莊從中看到了打破鹽業壟斷、改變自身命運的希望。

從頭到尾,沈莊都無比的震撼。

他做私鹽販賣多年,各類食鹽見得不計其數,早年還曾托關係混入朝廷官辦鹽場看過,那景象讓他至今難忘——朝廷官辦的鹽場,簡直可以用“人間地獄”來形容。

裡麵的灶戶們像沒有感情的機器,衣著破爛得遮不住身體,常年食不果腹,卻要一天到晚圍著滾燙的灶台煮鹽,汗水剛流出來就被熱氣蒸乾,稍有懈怠就會遭到監工的打罵。

鹽場的灶戶們窮苦到極點,連頓飽飯都吃不上,鹽場管理的官吏卻個個腦滿腸肥、富得流油,靠著克扣灶戶口糧、虛報鹽產量中飽私囊,而那些壟斷鹽引的大商人,更是靠著鹽業賺得富可敵國,良田千頃、豪宅遍地。

原本他以為這蘆台鹽場也會是這般光景,畢竟無論是主持鹽場的朱高熾,還是背後支持的達官顯貴,甚至於天子、太子,說到底都是要從鹽業中獲利的,不然為何會平白投入大筆銀錢,還要求鹽場每年繳納兩百萬兩白銀給朝廷?

所以他來之前,腦海裡浮現的全是數不清的灶台密密麻麻排列,伴隨著滾滾濃煙和灶戶們的苦役,才能煮出成山一般的食鹽。

可誰知道,到了蘆台鹽場,竟連一個灶台的影子都看不到,更看不到那些在苦海中掙紮的煮鹽灶戶。

這裡用的竟是曬鹽之法,更讓他震驚的是,這曬出來的鹽不僅產量高得驚人,質量更是遠超官辦鹽場的粗鹽,顆顆雪白細膩,堪稱最上等的精鹽。

眼前連綿數十裡的鹽田,在他眼裡哪裡是什麼鹽田,分明是一座座源源不斷產出白銀的金田、銀田,每一寸鹽田都在日日夜夜生出白花花的銀子。

這蘆台鹽場雖然前期投入巨大,每年還要固定繳納兩百萬兩白銀,但這出鹽的效率實在太可怕了——鹽田建好後,隻需引海水入池,剩下的全靠日光和風自然蒸發,幾乎不用過多操心就能等著收鹽,連雇傭的人手都比官辦鹽場少了九成,不像朝廷鹽場那樣,全靠灶戶沒日沒夜煮鹽,既耗費大量人力,產量又低,還得消耗海量柴火,成本高得嚇人。

當然,此時不單單沈莊是這般想法,每一個親眼看到眼前鹽田與鹽山的人,心裡都打著同樣的算盤——眼前這片連綿到天際的鹽田,就是一座座實打實的金山、銀山,誰能抓住這裡的經銷權,誰就能牢牢攥住財富。

更讓人激動的是,兩淮鹽場本就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鹽場,鹽田麵積是蘆台鹽場的十倍不止,一旦在兩淮套用蘆台這種“改煎為曬”的模式,摒棄低效高耗的煮鹽法,那食鹽產量將會暴漲多少倍?

恐怕屆時整個大明的食鹽供應都能徹底改觀,而最先抓住這個機會的人,注定能在鹽業變革中賺得盆滿缽滿。

正因為如此,沈莊也暗自下定了決心,蘆台鹽場對他而言,不過是小打小鬨的“前戲”——這裡雖打破了壟斷,可北直隸及周邊州府的市場規模有限,且聚集了大批急於分一杯羹的北方商賈,即便拿下經銷權,利潤天花板也清晰可見,犯不著耗費心力與這些人爭搶。

在他看來,真正的重頭戲,始終在於兩淮鹽場!

要知道,兩淮鹽場占據全國七成以上的食鹽產量,覆蓋江南、中原等人口密集、富庶之地,市場體量是蘆台鹽場的十倍不止;更重要的是,兩淮鹽場一旦完成“改煎為曬”的改製,憑借其龐大的鹽田規模和成熟的商路,利潤空間將遠超蘆台。

沈莊心裡打得門清:眼下先摸清蘆台鹽場的招標規則、曬鹽技術細節,等兩淮鹽場啟動改製招標時,再憑借自己多年在私鹽貿易中積累的資本、人脈和對鹽業市場的熟悉,一舉拿下核心區域的經銷權!

屆時,不僅能擺脫“私鹽販子”的身份,更能借助兩淮鹽場的體量,成為大明鹽業的頂尖商人,這才是真正能改變命運的機會。


最新小说: 釣走你的魚,再掀了你魚塘 重生幼兒園又怎樣?看我分分鐘逆襲! 王府裡來了個好孕小王妃 全球屍變,重生回到末世第七天 未來星空記 末日來臨:我在養豬場打造避難所 全球末日:我用空間搬空全世界 公路求生:開局抽中S級天賦 重生之,宇宙無敵超級大飛機 喪屍末日,大海裡的求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