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清晨,天剛蒙蒙亮。
李景隆與徐增壽仍在甲板上竭儘全力地激勵著將士,沙啞的嗓音早已沒了往日的清亮,卻依舊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們一遍遍地說著“再堅持一日,或許就能看到陸地”,一次次扶起癱倒在地的士卒,用粗糙的手掌拍去對方身上的鹽霜,試圖用這點微不足道的溫暖,維係著船隊最後一絲希望。
其實,他們二人早已到了油儘燈枯的地步——連續多日未曾好好休息,雙眼布滿血絲,眼窩深陷得能塞進一顆石子;嘴唇乾裂得像老樹皮,每說一句話都牽扯著傷口,滲出血珠;身上的衣甲沾滿油汙與海水,貼在瘦得隻剩骨架的身上,風一吹便簌簌作響。
李景隆在掌舵時,好幾次因體力不支差點栽倒,全靠腰間的繩索才勉強穩住身形;徐增壽在檢查船帆時,手指被凍得失去知覺,連打結都要反複嘗試好幾次,卻依舊咬牙堅持。
可即便如此,二人從未有過一絲放棄的念頭,反而像兩棵紮根在甲板上的枯樹,硬生生咬著牙互相支撐。
每當李景隆覺得撐不住時,徐增壽就會遞過一塊硬邦邦的肉乾,啞著嗓子說:“文忠公當年在漠北斷糧三日,照樣能率軍破敵,咱不能丟了父輩的臉!”
而當徐增壽因傷病隱隱作痛、直冒冷汗時,李景隆也會拍著他的肩膀,笑著說:“徐大將軍鎮守北疆十餘年,啥苦沒吃過?這點痛,算得了什麼!”
他們心裡清楚,此刻的自己,早已不隻是為了個人的功名,更是為了船上數百將士的性命,為了不辜負那些犧牲在途中的兄弟。
所以哪怕身體早已瀕臨極限,哪怕眼前隻有無儘的海水與絕望,他們也寧死不願放棄——隻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甲板上,就要讓將士們看到主將的身影,就要守住這最後一點可能燎原的星火。
突然,驚喜降臨!
一個站在桅杆上瞭望的水手突然大喊起來:“將軍!快看!東邊好像有陸地!”
李景隆和徐增壽猛地抬頭,順著水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遙遠的海平麵上,隱隱約約出現了一道黑色的輪廓,雖然模糊,卻足以讓所有人激動不已。
“是陸地!真的是陸地!”將士們紛紛湧上甲板,朝著東方歡呼雀躍,有的人甚至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李景隆和徐增壽順著水手指引的方向望去,當那道模糊的黑色輪廓在海平麵上逐漸清晰,確認是陸地無疑時,二人猛地對視一眼,瞬間從對方布滿血絲的眼中,看到了壓抑三個月的欣喜與如釋重負的釋然。
那欣喜,是絕境中窺見生機的狂喜,是數月漂泊終於有了歸宿的激動;那釋然,是扛住千斤壓力後的放鬆,是不負使命、不負犧牲將士的安心——三個月來,他們熬過淡水告罄的煎熬,扛過傷病肆虐的陰影,頂住狂風巨浪的摧殘,無數次在絕望邊緣掙紮,此刻所有的艱辛與付出,終於有了最圓滿的回報。
這股情緒如潮水般衝垮了二人最後的支撐,原本緊繃的身體瞬間失去力氣,像被抽走了所有筋骨,直直地癱軟在冰冷的甲板上。
李景隆再也忍不住,一把抱住身旁的徐增壽,積壓已久的情緒徹底爆發,眼淚混著臉上的油汙與鹽霜滾落,喉嚨裡發出壓抑的嗚咽,隨即化作撕心裂肺的嘶吼:“我們成功了!我們找到陸地了!”
徐增壽也緊緊回抱住他,肩膀劇烈顫抖,淚水浸濕了對方的衣甲,同樣放聲嘶吼:“成功了!我們真的做到了!”
兄弟二人相擁而泣抱頭痛哭,哭聲裡滿是委屈、激動與慶幸,那是從死神手裡逃出生天後的儘情宣泄,是完成使命後的心安理得。
甲板上的三軍將士看著這一幕,積壓在心底的絕望與恐懼也瞬間崩塌,淚水不受控製地湧出眼眶。
有人蹲在地上,雙手掩麵,任由淚水流淌;有人靠在船舷上,一邊哭一邊笑著念叨“能活了”;還有人朝著陸地的方向,放聲大喊著家人的名字。
這淚水,洗去了多日的疲憊與恐懼,發泄著這段時間的絕望與煎熬,每一滴都承載著生死邊緣的掙紮。
片刻之後,不知是誰先喊了一聲“大明萬勝”,緊接著,更多的人跟著呐喊起來。
“大明萬勝!”
“我們成功了!”
歡呼聲如同驚雷般在海麵炸開,震耳欲聾,將士們忘記了饑餓與傷痛,互相擁抱、擊掌,有的甚至舉起手中的武器,朝著遠方的陸地揮舞。
那歡呼雀躍,是絕境逢生的狂喜,是為大明開拓新土的自豪,更是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在茫茫大海上久久回蕩。
發泄一通之後,李景隆與徐增壽互相攙扶著起身,臉上滿是意氣風發!
“下令,船隊放慢速度,向陸地靠近!”李景隆高聲下令,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顫抖。
戰船緩緩駛向那道黑色輪廓,隨著距離越來越近,陸地的模樣也愈發清晰,褪去了遠方的模糊,顯露出夏季阿拉斯加獨有的鮮活景致:連綿的山脈如巨人般橫亙在海岸儘頭,山頂殘存的積雪在烈日下化作細碎的銀輝,與湛藍的天空相映,仿佛給山巒戴上了一頂半透明的白紗;山腳下,茂密的針葉林沿著山勢鋪展開來,雲杉、冷杉的枝葉蒼翠挺拔,間或夾雜著幾株紅楓,猩紅的葉片點綴在綠色海洋中,格外醒目。
海岸線蜿蜒曲折,時而露出陡峭的岩石崖壁,海浪拍打在礁石上,濺起雪白的浪花,發出轟鳴的聲響;時而延伸出平緩的沙灘,細沙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金色,幾隻海鳥掠過海麵,落在沙灘上,低頭啄食著退潮後留下的貝殼。
林間隱約傳來不知名鳥類的啼鳴,偶爾還能看到幾隻鹿群在林間穿梭,它們抬起頭,好奇地望向駛來的戰船,又迅速鑽進密林深處。
雖然這片土地看起來尚無人類活動的痕跡,顯得有些荒蕪,但陽光透過枝葉灑下的斑駁光影,海浪與鳥鳴交織的自然聲響,還有空氣中彌漫的草木清香與海水鹹濕氣息,都透著一股蓬勃的生機——那是未經雕琢的原始生命力,既帶著幾分神秘,又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讓見慣了中原景象的將士們,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眼中滿是震撼與好奇。
“咱們到了!咱們真的找到美洲了!”徐增壽激動地拍著李景隆的肩膀,眼淚也流了下來。
李景隆笑著點頭,心中卻暗自慶幸。
幸好沒有放棄,幸好,他們沒有辜負朱高熾和朱雄英的期望,沒有辜負大明水師的使命。
船隊在一處平緩的海灣停靠下來,將士們紛紛跳下船,踩在堅實的土地上,有的甚至直接躺在地上,感受著泥土的氣息。
李景隆和徐增壽則帶著幾名親兵,登上附近的小山,觀察周圍的環境。
他們發現,這片土地上沒有人煙,隻有成群的野生動物在林間穿梭,海邊的沙灘上,到處都是貝殼和海鳥。
“立刻派人探查水源!”李景隆下令,“另外,讓醫官給大家檢查身體,受傷的趕緊治療,其他人就地休息,恢複體力。”
徐增壽則拿出紙筆,開始繪製這片陸地的大致地圖,一邊畫一邊說:“等找到水源,咱們就建立臨時據點,然後派人返回特林,給殿下報信!”
半個時辰後,將士們在山林中找到了一處清澈的溪流,淡水問題終於解決。
大家痛痛快快地洗了個澡,換上乾淨的衣服,又用帶來的種子在海邊開墾了一小塊土地,種下了黃豆和蔬菜種子。
雖然不知道能不能發芽,但至少能夠確定的是,他們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有了一個臨時的“家”。
而李景隆和徐增壽,則站在海邊,望著遠方的大海,心中充滿了憧憬。
他們知道,找到美洲隻是第一步,接下來,他們要在這裡建立穩固的據點,探索更多的土地,為大明開拓出一片全新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