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大約半日,他們來到一處地勢平坦的河穀,遠遠便看到一片用木頭與茅草搭建的棚屋,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河穀兩側,炊煙嫋嫋升起,隱約能聽到孩童的嬉笑聲——這正是土著的部落!
隊伍不敢貿然靠近,在遠處觀察了許久,發現部落裡的土著大多穿著獸皮製成的衣物,有的在田間勞作,有的在河邊捕魚,還有的在編織器物,一派平和的景象,沒有絲毫敵意。
“將軍,我們找到土著部落了!他們看起來很友好,沒有防備!”探查隊伍返回後,興奮地向李景隆與徐增壽彙報。
二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激動——曆經數月的尋找,終於要見到美洲土著了!
“太好了!”李景隆站起身,“立刻準備禮物,咱們親自去部落拜訪!”
很快,李景隆與徐增壽帶著十名親兵,捧著精心準備的禮物——幾匹上等絲綢、兩箱瓷器、數十斤鹽巴與一批鐵器,朝著土著部落出發。
臨近部落時,正在田間勞作的土著發現了他們,起初有些警惕,紛紛站起身看向他們,但當看到李景隆等人手中捧著的禮物,又想起連日來的“交換”,便漸漸放下了戒備,有幾個膽大的土著還主動走上前,對著他們比劃著友好的手勢。
部落首領是一位身材高大的老人,頭發花白,臉上刻著歲月的痕跡,穿著一件用熊皮製成的大衣,顯得格外威嚴。
他走到李景隆與徐增壽麵前,先是打量了他們一番,然後指了指他們手中的禮物,又指了指部落的方向,嘴裡說著聽不懂的話語,臉上帶著笑容。
李景隆明白他的意思,將禮物遞了過去,然後學著他的樣子,比劃著表示友好。
老人接過禮物,打開一看,看到絲綢的光澤與瓷器的精致,眼中露出驚訝與喜愛之色,連忙讓人將禮物收好,然後熱情地邀請李景隆與徐增壽進入部落。
走進部落,李景隆與徐增壽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棚屋周圍開辟了大片田地,田地裡種植著各種作物,有他們從未見過的高大植株,結著長長的果實,還有爬在藤蔓上的作物,掛著圓圓的塊莖——這似乎正是他們苦苦尋找的高產作物啊!
“找到了!終於找到了!”徐增壽激動地拉了拉李景隆的衣袖,聲音都有些顫抖。
李景隆也難掩心中的狂喜,目光緊緊盯著田地裡的作物,眼中滿是期待。
老人似乎察覺到了他們的目光,笑著指了指田地裡的作物,又指了指李景隆手中的禮物,比劃著似乎在說,可以用禮物交換這些作物的種子。
李景隆連忙點頭,示意親兵將帶來的鹽巴與鐵器遞了過去。
老人大喜,立刻讓人從田地裡采摘了成熟的玉米與土豆,又找來許多種子,小心翼翼地用獸皮包裹好,遞給李景隆與徐增壽。
同時,他還讓人端來用玉米磨成的粉做成的食物,招待他們品嘗。
坐在部落的篝火旁,吃著香甜的玉米餅,看著手中沉甸甸的種子,李景隆與徐增壽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他們知道,這一刻,他們不僅完成了尋找高產作物的使命,更開啟了大明與美洲土著交流的序幕。
從部落返回金陵灣時,夕陽已經西下。
李景隆與徐增壽站在甲板上,望著手中的種子,臉上滿是笑容。
“增壽,咱們終於沒白費功夫,”李景隆感慨道,“有了這些種子,大明的百姓就有救了!”
徐增壽點頭:“沒錯!接下來,咱們要多收集些種子,學習種植方法,然後儘快返回大明,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殿下!”
金陵灣的沙灘上,臨時營帳裡燈火通明,將士們得知找到了高產作物,個個歡呼雀躍。
李景隆與徐增壽則開始規劃後續的行程:他們決定在金陵灣再停留一段時間,一方麵繼續與土著交流,收集更多的作物種子,學習種植技術;另一方麵,派人繪製詳細的地圖,記錄周邊的資源與地形,為日後大明在此建立據點做好準備。
接下來的時間裡,雙方相處融洽。
這個時代的美洲土著,還未曾經曆過外來殖民者帶來的恐怖大屠殺,也未見識過人性的貪婪與殘暴,對陌生的外來者始終保持著淳樸的善意,願意用平等的姿態接納不同的族群。
加之這段時間內,李景隆船隊與土著之間持續的“無聲交換”——船隊送去絲綢、鹽巴、鐵器等實用物資,土著回贈野果、獸肉、手工製品與作物種子,雙方雖語言不通,卻通過一次次真誠的饋贈,傳遞著友好的信號,漸漸消除了最初的隔閡與警惕。
土著們不僅對船隊將士毫無敵意,還主動展現出超乎預期的熱情與包容:看到將士們在陌生的森林中探索,時常因枝葉茂密、路徑複雜而迷失方向,便會在遠處的樹梢上懸掛彩色羽毛編成的飾物,或是用石塊在地麵擺出箭頭形狀,遠遠指引安全的路線,避免他們誤入沼澤或猛獸出沒的區域;察覺船隊停靠後頻繁派人尋找水源,便悄悄在淡水溪流的入海口處,用貝殼堆砌出醒目的小堆,還在岸邊放置掏空的竹筒,裝滿清澈的泉水,方便將士們直接取用;得知船隊一直在尋找可種植的作物種子後,更是格外用心——不僅特意從部落的田地裡挑選出顆粒最飽滿、長勢最健壯的玉米、土豆、番薯種子作為回禮,還附上用樹皮纖維編織的小袋子,袋子上用炭筆簡單畫出作物的生長形態,暗示種植時的注意事項;甚至在看到將士們因長期航行,衣物破損嚴重時,主動送來用獸皮縫製的披風與草鞋,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著對遠方來客的善意與關懷。
這種純粹的善意,讓習慣了朝堂博弈與戰場廝殺的李景隆、徐增壽等人深受觸動,也讓雙方的信任迅速加深,為後續的直接會麵與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土著願意主動邀請船隊前往部落,船隊也敢於放下戒備,帶著禮物登門拜訪,彼此都以開放的心態,對待這場跨越山海的初次相遇。
夜色漸深,海風輕輕吹拂著金陵灣的海麵,戰船在月光下靜靜停泊。
李景隆與徐增壽站在岸邊,望著遠方的土著部落,心中充滿了憧憬與希望。
他們知道,在這片名為“金陵灣”的土地上,大明與美洲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而他們帶回的種子,將為大明的未來,播下希望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