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下葬!他該休息了!_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81章 下葬!他該休息了!(1 / 1)

徐達病逝的消息傳遍京師後,朝野上下一片哀慟。

作為徐達的外孫,朱高熾心中滿是沉重——他不僅要顧念親情,更要擔起主持葬禮的重任。

彼時徐達嫡長子徐允恭正鎮守嶺北,接到消息後星夜兼程趕回京師,卻仍需時日;次子徐增壽因父親驟逝,早已悲痛得難以自持,整日守在靈前,連基本的喪葬事宜都無力打理。

朱高熾當即便做了安排:將禦田的糧種培植工作暫時托付給朱雄英,叮囑他“每日記錄不可斷,溫棚溫度、澆水頻次務必按此前定好的規矩來,若有異常,立刻派人來報”;又從東宮調來了幾名乾練屬官,協助處理魏國公府的雜務。

隨後,他便搬去了魏國公府暫住,全身心投入到葬禮籌備中。

從靈堂布置到賓客接待,從祭品準備到流程敲定,朱高熾都親力親為。

他參照開國功臣葬禮的最高規格,選用上等梓木打造棺槨,在靈堂兩側懸掛徐達一生征戰的功績畫像,又安排畫師繪製神道碑所需的浮雕——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周全,既是對外祖父的敬重,也是對大明開國功臣的緬懷。

期間,朱元璋下了一道道旨意,給足了徐達死後殊榮:追封徐達為“中山王”,賜諡號“武寧”,這是大明武官諡號中的最高等級;賜葬於鐘山之陰,與曆代先帝陵寢相鄰,這是隻有開國元勳才能享有的待遇;朱元璋還親自提筆,為徐達撰寫神道碑文,字裡行間滿是對這位老兄弟的追憶與惋惜;更破例讓徐達配享太廟,與曆代先帝一同接受後世祭祀,甚至追贈徐達的祖父、父親皆為中山王,其妻為中山王夫人,一門三世受封王爵,這般恩寵,在大明開國以來實屬罕見。

旨意下達後,滿朝文武無不驚歎,紛紛稱讚陛下對徐達的厚待。

朱高熾接到旨意後,立刻讓人將追封的爵位、諡號刻於靈牌之上,供於靈堂中央,前來吊唁的官員見此,無不肅然起敬。

葬禮定在三日後舉行。

這一日,京師上空飄著細雨,仿佛在為徐達的離去哀悼。

魏國公府外,前來送葬的隊伍早已排滿了整條街道——文武百官身著素服,手持白幡;水師將士列著整齊的隊伍,舉著“中山王”的旗幟;京郊的百姓也自發前來,手持香燭,默默跟在隊伍後方。

朱元璋與馬皇後乘坐鑾駕,親自前來送葬。

老朱一身素色龍袍,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卻難掩眉宇間的悲慟;馬皇後坐在一旁,手中握著一方手帕,不時擦拭眼角的淚水。

鑾駕行至靈前,朱元璋親自上前,對著徐達的棺槨深深鞠了三躬,口中喃喃道:“天德,咱和妹子來送你了……你放心,大明有這些小家夥在,定會越來越好。”

就在送葬隊伍即將出發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隊騎兵疾馳而來,為首一人身著鎧甲,麵容疲憊卻眼神堅毅,正是從嶺北趕回來的徐允恭。

他翻身下馬,不顧滿身風塵,快步走到靈前,對著棺槨跪拜行禮,動作沉穩,眼中卻並無太多悲傷之色。

行禮過後,徐允恭起身,走到朱高熾麵前,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聲音沙啞卻語氣誠懇:“高熾,這段時間辛苦你了。父親的葬禮,多虧有你主持。”

朱高熾剛要開口,一旁的徐增壽卻猛地衝了過來,指著徐允恭的鼻子,憤怒地質問道:“大哥!父親走了!你怎麼一點都不難過?連眼淚都沒有!你是不是早就盼著父親死,好承襲爵位?”

他本就因父親病逝悲痛不已,見兄長如此“冷漠”,心中的悲痛瞬間轉化為怒火。

周圍的官員聽到這話,紛紛停下腳步,目光都聚集在兄弟二人身上,氣氛頓時變得尷尬起來。

徐允恭卻並未動怒,隻是輕輕搖了搖頭,看著徐增壽,語氣平靜地說道:“增壽,你誤會了。我不是不難過,隻是父親走了,對他而言,或許是一種解脫。”

他頓了頓,目光轉向徐達的棺槨,眼神中滿是複雜的情緒:“你自幼在京中長大,未曾親眼見過父親在軍中的辛苦。我自小便跟在父親身邊,隨他征戰沙場,協助他處理軍務,比誰都清楚他這一生有多累。”

“當年父親在北疆鎮守時,背癰發作,疼得整夜睡不著覺,連翻身都困難,卻仍要堅持處理軍務,那時候的他,生不如死。後來多虧高熾與戴神醫,割肉治好了父親的背癰,父親才得以多活幾年。”

“可你知道嗎?自從北元大汗被生擒,北疆無戰事之後,父親就像失去了精神支柱。他常常坐在書房裡,看著牆上的軍事地圖發呆,說自己老了,沒用了,他這一生,都在為大明征戰,為北疆安寧操勞,從未真正休息過。如今他走了,不用再為戰事操心,不用再受病痛折磨,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

徐允恭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了每個人的耳中。

徐增壽愣在原地,眼淚瞬間湧了出來,他之前隻看到父親在家中休養的模樣,卻不知父親背後承受了這麼多。

朱高熾也走上前,拍了拍徐增壽的後背,輕聲安慰道:“增壽,大舅父說得對。外祖父一生戎馬,操勞一生,如今終於可以安心了。我們該為他高興,而不是讓他走得不安。”

朱元璋站在一旁,聽著徐允恭的話,眼中的悲慟又深了幾分,卻也多了一絲釋然。

他對著眾人說道:“允恭說得沒錯,天德這一生,為大明鞠躬儘瘁,死而後已。他走得安詳,我們該尊重他的選擇。”

隨後,朱元璋抬手示意送葬隊伍出發。

哀樂響起,徐達的棺槨被緩緩抬起,朝著鐘山方向走去。

文武百官、水師將士、百姓們跟在後麵,雨水打濕了他們的衣服,卻沒人在意。

徐允恭與徐增壽並肩走在棺槨兩側,徐增壽早已哭紅了眼睛,徐允恭則麵色平靜,眼神堅定——他知道,父親雖然走了,但他肩上的責任還在,他要繼承父親的遺誌,繼續為大明守護北疆。

朱高熾與朱雄英跟在隊伍中,看著緩緩前行的棺槨,心中滿是感慨。

徐達的離去,是大明的一大損失,但他的功績與精神,將永遠留在大明百姓心中。

而朱高熾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儘快將高產糧種培育成功,推廣到全國各地,讓百姓們吃飽飯,不辜負外祖父一生的付出,也不辜負朱元璋與太子標的期望。

送葬隊伍緩緩前行,細雨淅淅瀝瀝,仿佛在為這位開國功臣的離去,譜寫一曲悲壯的挽歌。

鐘山之陰,這裡其實也是老朱為自己選定的陵墓所在地——後世皆知的明孝陵,便坐落於此。

自古以來,帝王陵寢的選址與布局都極為講究,非至親或開國元勳,絕無資格葬於帝王陵寢所在的核心區域。

而老朱特意將徐達的陵墓安排在鐘山之陰,與自己的陵寢相鄰,從這一點就不難看出,二人之間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君臣關係,是一同從濠州起兵、曆經生死考驗的兄弟,哪怕百年之後,也要將陵墓放在一起,繼續守護著他們共同打下的大明江山。

那座早已準備好的陵墓,規製恢弘,墓前不僅立有石人、石馬等儀仗石刻,還有朱元璋親自撰寫的神道碑文,字字句句都鐫刻著徐達的赫赫戰功與君臣情誼。

它將成為徐達最後的歸宿,讓這位為大明征戰一生的大將軍,在鐘山的庇佑下安然長眠。

同時,這座陵墓也將如一位沉默的見證者,靜靜看著大明在高產糧種的推廣下實現糧食豐收,看著水師開拓美洲的事業蒸蒸日上,看著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日益強盛,一步步走向前所未有的繁榮與昌盛,不負徐達一生的堅守與付出。


最新小说: 混沌霸天:葉辰逆世傳奇 劍神葉楓 擺攤賣美食在修真界爆火了 無限兵源:古代戰場的絕對掌控者 宋神宗的新宋 穿越大明,讓大明屹立山巔 狐妖:一劍蕩天下 長安新火 誤會,我真的不是天師啊 一人:陸瑾你看我像你師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