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慧眼識玉!安南布政班底!_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 > 第640章 慧眼識玉!安南布政班底!

第640章 慧眼識玉!安南布政班底!(1 / 1)

早在馮勝與傅友德率領大軍“追著”胡季犛殘軍四處奔襲時,朱高熾便已在升龍府的帥帳中開始思考一個更為長遠的問題——如何治理安南。

他深知,打天下易,治天下難。

如今安南的軍事反抗雖已基本平息,但要讓這片土地真正安定下來,讓百姓真心歸順大明,必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更需要一批得力的官員去執行。

因此,在戰事尚未完全結束之際,朱高熾便已提筆給南京的朱元璋寫了一封奏折,言辭懇切地請求老朱從全國範圍內調派一批賢才來安南任職。

奏折中,他明確點了三個人的名字:交趾布政使黃福、交趾按察使暴昭、交趾指揮使盛庸。

對於朱高熾的請求,朱元璋與太子朱標都沒有拒絕。

一來,他們深知朱高熾一向具備精準的識人之明,他所推薦的人,必定有過人之處;二來,治理安南確實是重中之重,需要有能力的人去擔此重任。

接到聖旨時,黃福還隻是山西清源縣的一個小小主簿。

他出身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為官清廉,體恤百姓,在清源縣任上頗有政績,深受當地百姓愛戴。

雖然官職低微,但他的才乾早已通過地方官的舉薦,傳到了京城。

暴昭與盛庸則是另一番經曆。

幾年前,朱元璋下令開發嶺北行省,號召天下賢才乾吏前往建設。

暴昭與盛庸雖不相識,卻不約而同地響應號召,毅然前往。

在嶺北的幾年裡,暴昭負責司法監察,他執法嚴明,不畏權貴,嚴懲了一批貪官汙吏,為嶺北的穩定奠定了堅實的法治基礎;盛庸則負責軍事防禦與屯田事宜,他不僅帶領士兵開墾荒地,發展農業,還多次擊退了蒙古殘餘勢力的侵擾,保障了當地百姓的安全。

兩人在嶺北闖出了不小的名頭,深受朱元璋的賞識。

接到調令後,黃福、暴昭、盛庸三人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啟程前往安南。

與此同時,朱元璋與太子朱標以三人為首,從全國各地的官員中精挑細選,又選出了三百名有才有德、經驗豐富的乾吏,組成了一支龐大的“安南治理團隊”。

在廣平鎮大屠殺發生之前,這支團隊便已成功抵達了安南的都城升龍府。

朱高熾一直將他們安置在驛館中,沒有急於安排工作。

他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直到廣平鎮的消息傳來,安南境內的反對勢力被徹底清除,他才覺得,是時候開始對這些官員進行最後的考察和任命了。

這一天,升龍府的帥帳內,朱高熾與朱雄英端坐於上,帳下兩側整齊地排列著黃福、暴昭、盛庸等三百餘名官員。

朱高熾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各位大人不辭辛勞,遠道而來,助我大明治理安南,我在此深表感謝!”

“皇爺爺與太子殿下雖已對各位進行過篩選,但我與太孫認為,治理安南事關重大,仍需與各位親自接觸一番,以便能人儘其才,物儘其用。”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接下來,我們會親自麵試各位。從黃福大人開始,依次上前答話。”

第一個被點到名的,便是黃福。

他深吸一口氣,穩步走到帳中,躬身行禮:“下官黃福,參見殿下、皇太孫。”

朱高熾點了點頭,語氣溫和地問道:“黃大人,本王聽說你在清源縣任主簿時,當地遭遇旱災,你帶領百姓興修水利,最終成功緩解了旱情,還讓百姓獲得了豐收。我想知道,如果你出任交趾布政使,掌管交趾的民政與財政,你會如何發展當地的農業生產?”

黃福抬起頭,眼神堅定地回答:“回殿下,安南地處熱帶,雨水充沛,但水利設施卻十分落後。下官認為,要發展農業,首先要興修水利!可以組織百姓疏浚河道,修建水庫和灌溉渠,確保農田能夠得到及時的灌溉。”

“其次,要推廣大明先進的農業技術,比如高產的農作物品種、改良的耕作方法等,提高糧食產量。同時,要減輕百姓的賦稅徭役,讓他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產中去。”

朱高熾微微點頭,又問道:“那如果遇到當地百姓不配合,甚至抵製這些政策,你會怎麼辦?”

黃福沉吟片刻,回答:“下官認為,百姓不配合,主要是因為不了解政策的好處。下官會派人深入民間,向百姓宣傳政策的利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同時,會選取一些試點地區,先將政策推行下去,讓百姓看到實際的好處,這樣他們自然會主動配合。對於少數故意抵製的豪強地主,則會依法處理,絕不姑息。”

朱高熾與朱雄英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滿意之色。

接下來,朱高熾又問了黃福關於安撫流民、發展商業、興辦教育等方麵的問題,黃福都回答得條理清晰,見解獨到,展現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務實的工作作風。

見到這一幕,朱高熾心裡麵也總算是鬆了口氣。

畢竟黃福就是大明第一位交趾布政使,而且做得極其出色。

曆史上在永樂皇帝郡縣安南後,當時局勢初定,戰爭的創傷尚未完全愈合,各地零星的反抗時有發生,而百廢待興的政務卻更加繁重複雜。

黃福深知,要穩定局勢,必須先讓百姓安居樂業。

他沒有照搬大明內地的治理模式,而是隨事製宜,根據安南的實際情況製定政策,使得各項事務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他上疏朝廷,請求統一交趾的賦稅標準,並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酌情從輕征收。這一舉措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歡迎,極大地緩解了因戰爭和統治更迭帶來的民怨。

交通不便也是當時治理安南的一大難題。黃福請求在沿江地區設置衛所和驛站,既加強了軍事防禦,又方便了官方的溝通交流和文書傳遞,同時也促進了各地的經濟往來。

軍隊的後勤保障是穩定統治的關鍵。黃福開通了經常性的鹽業交易,通過官方調控,既保證了食鹽的正常供應,又為軍隊籌集了大量的資金和物資,使得軍隊的儲備得到了充分的保證。

針對官員俸祿不足可能導致的貪腐問題,黃福提出以公田的收入來補充官員的俸祿,這一做法不僅提高了官員的積極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了腐敗的滋生。

在糧食供應方麵,他請求廣州調撥二十萬石糧食通過海運補給安南,這一請求也得到了朝廷的批準,有效緩解了當地的糧食短缺問題。

除了這些經濟和軍事上的舉措,黃福還非常重視文化教育和社會治理。他對交趾地區進行了詳細的戶籍編製,為後續的管理提供了準確的依據;他製定了合理的賦稅製度,確保了政府的財政收入;他還積極設置學校,安排教師,推廣大明的文化知識,努力促進文化融合。

為了讓百姓真正理解和接受大明的統治,黃福數次親自深入民間,向當地民眾宣諭朝廷的德意,解釋各項政策的目的和好處。同時,他還嚴格約束下屬官員,嚴禁他們擾民,一旦發現有官員欺壓百姓,便嚴懲不貸。

在黃福的努力下,交趾境內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經濟得到了恢複和發展,百姓的生活也日益改善。

以致於到了黃福卸任時,他在交趾任職長達十九年。

當他離任的消息傳開後,交趾民眾扶老攜幼,號泣相送,人群綿延數十裡,足見這位賢才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和他卓越的治理能力。

此刻的黃福雖然還很年輕,但年輕也有年輕的好處,他少了一些因循守舊的束縛,多了一些敢闖敢乾的勁頭與乾勁,正是年富力強、能夠大展拳腳的時候。


最新小说: 一劍怒斬九重天 我來了米蘭就不會垮掉 遊戲人生從華山論劍開始 重生之網遊紀元:天龍八部 開局哥布林我將迎娶劍之聖女 神域仙尊:萬神來潮 從抽骨廢材看我如何成為萬域至尊 我有一劍獨尊 救命!閨蜜的凶大哥他是個粘人精 蒼淵魔帝:重生歸來,血債血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