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哭河流域,從冰川源頭至牽馬嶺入江口,處處是美景。
四季分明,春蕾冬梅,夏蓮秋菊。
迎春的解凍,曲水流觴,篁鶯踏青,小草發芽,老根折柳,紫玉成煙,紛揚凋謝,草長鶯飛,苔蘚露珠,花濺鳥驚。
至夏的茂盛,錦繡翠綠,蘆影蟲鳴,檜柏菌菇,虹霞瀑布,望雨回音,猿啼鶴唳,魚跳燕剪,瓜熟蒂落,荷花飲泉。
立秋的豐收,橘黃金桂,楓樺渲染,碩果滿枝,羌笛悠揚,柑桔山楂,爛熟汁甜,雲霄吞霧,桑林蛾蛹,大雁南飛。
臨冬的寒意,霜降茄頭,河穀乾涸,北風抖冷,雪飄白茫,滴水成冰,巨石凜冽,竹枯蛇眠,天籟空靈,昏鴉棲巢。
台兒莊大捷隻是華北日軍一部輕敵冒進的小意外。
駐紮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沒有南下,華中派遣軍也沒有全力北上。侵華日軍被第五戰區的李宗仁一棒子打醒,開始雪恥死咬徐州。
1938年4月8日,戰死過萬人的華北日軍磯穀師團慘敗逃出台兒莊。
40天後,1938年5月19日,徐州淪陷,華北日軍又重新奪回徐州附近的台兒莊。
乘勝追擊,華北日軍與華中派遣軍又開始合圍九省通衢的武漢。
武漢會戰於1938年6月11日正式打響。
戰爭仿佛永無休止,從1937年8月份開始,投入百萬兵力的中日大型會戰一個接一個。
淞滬會戰時,劉悟透的工廠從上海浦東撤到武漢漢口。武漢會戰時,又從武漢漢口撤到巴東牛角鎮,一步步從長江內地向沿海發展的鐵匠曾經立誌要在40年代初把淬火公司開始做成跨國企業,如今適得其反。
上海浦東的麵粉廠和玻璃廠被日軍飛機炸毀,倒閉關門,損失殆儘。現在漢口的通訊設備廠/醫藥廠/紡織廠又被日軍飛機轟炸,產業所剩無幾的淬火公司破產已成定局。30年代末,劉悟透開始一步步從沿海向長江內地萎縮撤退,跨國企業的夢被日軍飛機炸成碎片。
1937年年底,從收音機廣播中聽聞南京大屠殺的慘劇時,在漢口淬火通訊設備廠辦公室裡的劉悟透痛苦捶胸,頭撞桌子,後悔不已:“我犯下人生最大的一個錯誤!十年前我為什麼不開發製造飛機!”
1938年6月中旬,當武漢大會戰爆發時,日本的轟炸機扔下炸彈轟平了劉悟透嘔心瀝血十八年經營的幾家漢口工廠。
武漢城區的各種大型工廠都遭到日軍猛烈空襲,張之洞的漢陽兵工廠和漢陽鐵廠成為日軍轟炸重點。
1938年10月25日,武漢大會戰結束,日軍集中40萬大軍,憑借海軍和空軍的絕對優勢力量,最終攻占了九省通衢的武漢。中國軍民武漢大撤退,退守重慶。
重慶成為中國的陪都。
山城重慶擁有一道天險屏障,崇山峻嶺水湍穀深的三峽。三峽兩岸群山山頂的國軍要塞碉堡炮台易守難攻,數量又多,機械化的武漢日軍大部隊不敢輕易冒險通過三峽。
鐵匠沒有退守重慶,而是回到發跡地哭河流域的牛角鎮。
拋棄工廠廠房的劉悟透帶領漢口部分員工僥幸乘船安全逃回牛角鎮。日軍轟炸機呼嗖的刺耳聲成為漢口淬火員工們的終生揮之不去的陰影。
飛機!轟炸機!
上海和武漢的淬火工廠全被炸毀,退回到深山老林牛角鎮的劉悟透好像受了嚴重的精神刺激,瘋了,也不管理牛角鎮的產業,整天瘋瘋癲癲喃喃自語:飛機!轟炸機!當初我為什麼不製造飛機!
劉家親人和傭仆們都急了,企業管理層一板凳管仲王猛白起們也都急了,要是牛角鎮淬火公司的頂梁柱劉悟透有個三長兩短,以後的日子怎麼過?重慶有百萬國軍守衛,牛角鎮隻有警察和淬火自衛隊,一個日軍聯隊就可輕易占領牛角鎮。
夫人一袋米也束手無策,她也想勸德高望重的丈夫帶領牛角鎮鄉親們暫時乘船撤退到重慶避險,但鐵匠現在瘋了。
武漢集結的日軍大部隊遲早要沿長江進攻宜昌和巴東,巴東縣城的馬霜帶領馬家軍跟隨國民黨中央軍大部隊撤退到重慶。
撤退前,馬霜火急任命牛角鎮鎮長楊業為巴東縣縣長,負責守衛巴東縣城。
楊業前去巴東縣城任職前,又任命淬火公司老板劉悟透為牛角鎮鎮長,全權主持牛角鎮境內的一切軍政事務,負責守衛牛角鎮。
在楊業離開牛角鎮前,瓦罐碼頭附近已經建好一座鋼梁高橋,高出瓦罐碼頭30米,直接牽引進牛角鎮集市大街,是哭河流域的第一座可以跑重型卡車的鋼鐵大橋,橫跨哭河兩岸,促使牛角鎮集市大街成為整個哭河流域最繁華的商業街。
日軍如果占領宜昌,絕對會從牽馬嶺分兵,抄哭河小路,水陸並進,途經擁有鋼梁高橋的牛角鎮,再進入重慶南部的桐梓河,穿過巫山餘脈從側翼攻入重慶。
牛角鎮沒有坦克飛機軍艦,沒有一支正規軍。
牛角鎮的主心骨鐵匠劉悟透瘋了,整個牛角鎮也快瘋了,是撤退重慶,還是堅守牛角鎮?
僥幸從漢口退回到牛角鎮的管仲也很內疚:十年前,淬火公司要是頂住壓力,集中資源開發製造飛機該多好!不至於現在漢口的工廠全部竹籃打水一場空,不至於中國抗日一敗再敗!
管仲最懂老板的心,他當街追到渾渾噩噩的老板麵前急促勸慰:“劉老板,你的兵工廠還在牛角鎮,現在抓緊時間開發製造高射炮和高射機槍來防禦日軍轟炸機還來得及!還有一線希望!”
兵工廠!高射炮!高射機槍!防禦日軍轟炸機!
一語擊中夢中人。
衣衫襤褸的劉悟透突然像觸電般顫抖驚醒,眼睛冒光。
“對呀!我的兵工廠還在牛角鎮,還能正常開工生產!生產高射炮和高射機槍比製造飛機容易得多!”
鐵匠瞬間恢複了理智,事不宜遲,以牛角鎮鎮長的政府名義發號命令,集中全鎮技術員和手工藝者全部到哭河邊的淬火兵工廠裡開發製造高射炮和高射機槍。
恢複理智的劉悟透開始展現出自己的精明強悍和雄才大略,爭分奪秒提前統籌部署防禦日軍的各種事項。
1938年年底,武漢淪陷後,日軍本應乘勝追擊,卻在長江邊突然收手。當中國軍隊退守重慶時,日軍卻罕見地按兵不動。
儘管手握武漢會戰的勝利,他們既未強攻重慶,也未發動新的大規模會戰。久經沙場的李宗仁也納悶:當時陪都重慶城防薄弱,人心惶惶,若日軍傾力進攻,失守可能性極大。
但武漢日軍高層卻陷入集體焦慮:他們清楚,重慶這座山城的地形會瓦解其機械化部隊的優勢,而且沿江用船運兵,要經過山多險峻的三峽,容易被要塞炮台轟擊。
日軍此時也未趁勝攻占長江流域戰略要地宜昌,也沒有進攻掃蕩巴東地區。
這是天賜良機的空窗期,讓喘息的牛角鎮鄉親們有時間充分備戰。
1939年正月初一,牛角鎮鎮長劉悟透向境內發布9字抗日總動員令:堅守牛角鎮保衛哭河。
牛角鎮雖是一個小鎮,但擁有兵工廠/水泥廠/鋼鐵廠/麵粉廠等各種實體企業,年輕工人也多。雄才大略的劉悟透製定5點備戰提綱。
1.空中防禦日軍飛機轟炸是第一關鍵:王猛負責管理淬火兵工廠,加快重點開發製造出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然使用高射炮和高射機槍在牛角鎮集市大街四周的高山山頂上,隱秘布置防空交叉設射擊網;牛角鎮集市大街位於哭河南岸,南岸三麵有七星山/蜈蚣山/燕九山/葫蘆山,瓦罐碼頭隔河對麵的北岸有結發山/白堊山/龍骨山,瓦罐碼頭兩岸七座高山山頂都配置高射炮和高射機槍,保證操作射手技藝精湛,彈藥充足。
2.地麵防禦日軍聯隊入侵:淬火自衛隊隊長一板凳重金招兵買馬,把鏡族青年和全鎮各工廠的男壯年,以及境內各山村裡的獵戶漁夫藥農全部召集到昔日馬家軍軍營內,統一軍訓;軍訓後,進行臨時編製成立一個3000人的正規師,取名叫淬火師,下轄3個營,每個營1000人,師長一板凳,第1營營長白起,第2營長嶽飛,第3營長霍去病,每個官兵都配發淬火兵工廠生產製造的步槍和手雷,每個營配備90挺馬克沁重機槍,80門迫擊炮,10門105毫米口徑的加農炮;在牛角鎮集市大街三麵外圍,均設置沙袋封鎖線,使用水泥鋼筋大量修建犬牙交錯的子母碉堡,機槍手藏於子母碉堡內,炮兵和步兵在沙袋封鎖線後,第1營防守東麵,第2營防守西麵,第3營防守南麵。
3.哭河水麵防禦日軍軍艦和登陸艇:整個哭河一年四季都無法行駛1000頓級以上的船隻,枯水期更是寸步難行,主要是防止日軍小船和登陸艇;由從上海撤回的一瓜葛組建一支水麵哭河艦隊,大小船隻40艘,士兵600人,槍支1000,速射炮和榴彈炮120門;並重金雇傭漁民充當水手,賽龍舟運動員充當艦隊持槍開炮士兵,日夜在哭河牛角鎮段巡邏警戒。
4.牛角鎮戰時老幼的溫飽安置和備戰部隊的後勤輜重:極善運籌帷幄的管仲被劉悟透任命為牛角鎮第一副鎮長,全權安排備戰的物資調度和彈藥儲備;管仲考慮到一萬軍民的集市大街可能被日軍持久圍困半年,糧食飲水柴火必須充足,淬火麵粉廠全力開工生產,先庫存,戰時再迅速免費分發給街坊鄰居,並在房前屋後的空地挖出近80口井,每家每戶準備大型存儲水箱;柴米油鹽醬醋茶和柴油汽油煤炭都準備好半年的儲備量,衣服棉被藥品也都到位;醫生/教師/手藝人/婦女被管仲召集提前訓練戰時運輸彈藥物資和搶救傷員;各家各戶都要挖好一間堅固的防空洞,以備日軍空襲時躲藏。
5.防潮防水防火防炸的淬火兵工廠是牛角鎮的最後軍事據點:銅牆鐵壁固若金湯的淬火兵工廠是整個巴東縣最堅固建築,耗費鐵匠的心血,它臨河一麵混凝土牆壁厚達六米,設有12處榴彈炮炮台,軍火庫更是設計成永久性通風透氣防火防爆,內設秘密地下通道,能通到外圍的河邊/菜園/山裡/峽穀/岩洞/水庫,緊急情況下,可迅速撤離分散在崇山峻嶺河流湖泊中;貼近淬火麵粉廠的兵工廠可以快速儲備糧食麵粉,又臨河地下抽水方便,如果集市大街進入巷戰白刃戰,就把全街老幼傷員全撤人淬火兵工廠固守待援;劉悟透任命妻子一袋米為牛角鎮民兵大隊隊長,專門負責老幼傷員的轉移安置,做好最後據點準備;兵工廠的高牆上也設置交叉火力的高射機槍,預防飛機空襲。
巴東首富劉家已經傾家蕩產做好軍事備戰。
劉悟透坐鎮在自家豪宅裡,收聽廣播關注侵華日軍的最新動態,他也用無線電報機與重慶的馬霜和美國加州的劉秀,以及香港的劉邦,保持密切的聯係。
劉悟透鎮守的牛角鎮集市大街與楊業駐防的巴東縣城形成的犄角互援聯盟。
1939年,劉家六個子女隻剩下劉木蘭在牛角鎮豪宅,劉羋月和劉武曌已經去美國加州大學留學,與劉秀三人都在美國,劉邦在香港,劉裕至今不知死活。
即使劉木蘭到了出國留學的年齡,劉悟透和一袋米夫婦也不讓她出遠門,家大業大的劉家至少要留一個孩子在身邊,十幾年來,丈夫常年出差在外,一直失去三兒劉裕聯係的母親更舍不得最小的孩子離開身邊,讀高中也不能離開牛角鎮。
劉悟透經常出差在外跑業務,偌大的豪宅裡不能隻剩下女主人獨守,小女劉木蘭是一袋米的精神依靠。
巴東首富劉家重金私人聘請宜昌的高中教師來牛角鎮專門給劉木蘭一個人上課,一袋米也怕性格火爆的小女私自叛逆逃跑,就安排五六個男女傭仆輪流24小時監視劉木蘭的一舉一動,發現有異常就立刻給女主人報信。
一袋米也囑咐牛角鎮的鏡族人們要盯緊劉家千金小姐劉木蘭。
雖然視為掌上明珠,要啥給啥,劉悟透允許劉木蘭一輩子叫他鐵匠,一輩子不叫爸爸都可以,許諾牛角鎮的所有劉家產業將來全給劉木蘭。
在鎮上囂張跋扈打架鬨事,警察也要禮讓三分護短,殺了人也有父母擺平,仿佛整個牛角鎮就是她劉家的私人產業。但劉木蘭仍然鬱鬱寡歡,她感覺自己什麼都有,就是沒有自由,她太想去美國加州留學,二個姐姐和一個哥哥都在加州。
劉秀在無線電裡告訴父親:他想回中國參軍抗日。
劉悟透一遍又一遍嚴肅答複:千萬不能回中國抗日,你的兩個妹妹還在美國加州留學,需要親人照顧。
劉秀隻好繼續留在美國照顧兩個妹妹。
牛角鎮在爭分奪秒備戰,迎擊可能發生的日軍抄哭河小路。
1939年5月3日,日軍製造了“五三”“五四”轟炸慘案,63架日機首次大規模轟炸重慶,共投炸彈760枚,***116枚,炸死3991人,炸傷2287人,炸毀房屋4871棟。
自5月3日下午1時多,36架日機對人口密集、商業繁榮的渝中半島輪番轟炸,上百顆爆炸彈和***如雨點般傾瀉而下,從朝天門到中央公園兩側約2000米市區最繁華的街道成為一片火海,大火蔓延,晝夜不息。
次日下午6時,27架日機再次來襲,都郵街、小梁子、七星崗等10餘條中心街市被燒毀,大火延燒兩日。國泰電影院被炸,當場炸死觀眾200餘名;同時被炸的還有外國教會及英國、法國等各國駐華使館,甚至連掛有納粹黨旗的德國大使館也未能幸免。
在重慶支援抗戰的“飛虎隊”將軍陳納德目睹了:爆裂的竹子濺出火星,坍傾的板壁燃起大火,整座城市烈焰滾滾,一直燒到江邊,1萬多人被大火燒死或者嗆死。
日軍飛機連番猛烈轟炸重慶,蔣介石白崇禧們所有達官貴人都躲入防空洞,老百姓死傷慘重。
四大家族此時也恨死天空嗡嗡聲刺耳的日軍轟炸機。
重慶被轟炸的馬霜連忙給牛角鎮的劉悟透不停發無線電:飛機!轟炸機!牛角鎮兵工廠趕快生產製造飛機。
當時中國沒有一家工廠能自主生產製造先進的空軍轟炸機,牛角鎮淬火兵工廠也無法製造出任何型號的飛機。
劉悟透給重慶的馬霜回電:我已囑咐美國的劉秀和香港的劉邦號召華人華僑捐款買飛機運到重慶。
劉悟透說到做到,立刻發電報給劉秀和劉邦,要求他們在海外籌資購買最先進的軍用轟炸機運到重慶防空。
牛角鎮的全體居民從廣播中,也聽到日軍飛機在猛烈轟炸陪都重慶,老蔣們叫苦連天。重慶與巴東近在咫尺,巴東縣牛角鎮人民也意識到日軍飛機和部隊遲早會來轟炸牛角鎮集市大街。
備戰到1939年年底,已經10個月,牛角鎮人民盼望的日軍入侵怎麼還沒來,所有山頂高射炮和地麵子母碉堡都已經完工,就是不見日軍來襲。
王猛的高射炮和高射機槍在1939年9月就開發製造出來,射程3000米至5000米。10月份,在7座高山山頂隱蔽部署完畢。
一板凳的三麵外圍的子母碉堡群也在11月份順利完工,3000名士兵也訓練有素,槍法拚刺刀拋手雷,已經熟能生巧。
管仲的麵粉糧食飲水保暖衣物藥品柴油煤炭後勤輜重都安排妥當。
一袋米的民兵預備役也已經訓練大半年,各家各戶的地下防空洞也挖好完工。
一瓜葛的哭河水麵船隊也日益熟悉瓦罐碼頭附近水域的狀況,也準備好了水雷,等到日軍船隻進入哭河就下水布置。
牛角鎮集市大街每家分發2支步槍1支****150顆子彈3枚手雷2把圓環大刀,做好巷戰準備。
八路軍和國民黨中央軍,以及川軍,都在向牛角鎮淬火兵工廠下訂單,兵工廠軍火庫也幾乎搬空,車間也加大馬力輪班生產,滿足內外需求。
條件有限,淬火兵工廠什麼市麵小型武器都能生產,就是不能生產坦克飛機軍艦三大件。
一萬軍民的牛角鎮海陸空各就各位,日軍飛機坦克軍艦來戰也不怕。
全鎮五點備戰基本順利完成,那就放心過一個平安年春節,放鬆放鬆緊張一年的戰前預備。鎮長劉悟透宣布:從今年臘月十五到明年正月十五,牛角鎮全境暫時解除戰爭戒嚴,恢複自由,安心過年。
戒嚴解除,年底的牛角鎮又恢複憋屈一年的市井繁華和煙火氣息。
也不知過了這個年,生死如何?備戰的官兵居民要及時享樂一番,不枉此生。
劉悟透也允許士兵在過年期間肆意吃喝玩樂,他直掏腰包給每名士兵分發15塊大洋去自由消費。
牛角鎮集市大街是整個哭河流域最繁華的商業街,茶館、餐館、客棧、酒樓、戲院、歌舞廳、雜技團、糧油店、照相館、牙科診所、杏花樓、煙館、棋牌室,應有儘有。
吃飽喝足的士兵們走出酒樓餐館,唾沫飛濺,汗臭淋漓,忽聞絲縷胭脂迷迭香,杏花瓊樓窈窕女子琵琶奏。
兵哥哥們想摟抱杏花樓的妹妹,兜裡還有幾塊大洋。
杏花樓的妹妹們也知道哥哥們的心思,開始眉來眼去,彈起琵琶古箏,先賣藝撩拔,琴彈水月,珠圓玉潤,沙沙湛湛倚瀛苔,綢繆清脆,嫋芮訴飄零,紅顏薄命,憔悴裝憐憫,紅唇圖賞銀。
錦裙縞扇簾遮芙蓉麵,羞答答,纏綿綿,一半兒真情,一半兒假意,一會兒伉儷,一會兒冤家,嫣然顰笑,是摯愛,是譏諷,是陰謀,是眷戀,也不計較。
士兵們都在想:說不定,過了這個年,就被日軍飛機炸死,趁還活著,就體會一番百味淋漓的人間煙火。便上了杏花樓敘敘舊。
這個過年春節,集市大街的街坊鄰居擔心自己明天就會像重慶被炸死的老百姓,就儘情發泄情緒,胡說八道,言論自由,臭罵起四大家族中飽私囊。
罵完皇親貴族後,感覺不過癮,一輩子的言論自由還沒有說完,又編造杜撰出啼笑皆非的江湖薈萃:地球像一個皮蛋、貓的表哥是老虎、月亮上有外星人、焦煤的味道是甜、長生不老藥在埃及研製成功、南極洲禁止移民、吉卜賽人發明了煉金術,美洲印地安人的祖先其實來自中國大陸、法國廢除死刑、非洲撒哈拉沙漠正在下雪、孔明是孔子的後裔、在印度喝牛尿能治百病、武則天親手掐死自己女兒、多吃石榴能生兒子。
隨心所欲胡言亂語,吃喝嫖賭樣樣俱全,在被日軍飛機炸死之前,一切都毫無爭議,沒人指責。
七情六欲,九死一生,逍遙快活,放縱浮屠,酗酒品馨,飛揚跋扈,騰雲駕霧,摸牌搖骰,聽曲賞月,打架鬥毆,調情罵俏,逢場作戲,吹牛放屁,挑逗撒野。
醉生夢死後再去酣睡,明日就繼續備戰。
但首富劉家人自始至終都謹言慎行,凡事不過頭。
鎮長劉悟透在集市大街上鸚鵡巷附近一家名叫“玉豆腐”老字號酒樓宴請好友管仲。
逢年過節門庭若市食客爆滿的“玉豆腐”飯店的鎮店之寶就是一碗樸素的豆腐清湯。他家的白豆腐是祖傳秘製的。
磚灶鐵鍋裡,泉水煮沸,一勺豬油舀入,抓幾棵膠東小白菜丟進,切好的乳白豆腐塊平刀滑落鍋底,快手蓋鍋,沸水文火烹煮三分鐘,三分鐘後揭蓋立即撒入幾粒自貢粗鹽和一撮蔥花。出鍋盛碗便成。
嘗者吮一口湯汁,咬一角豆腐,芳香撲鼻,爽脆滑嫩,葷素奇妙搭配留存舌尖,唇齒饋甘,漣漪泛濫,泉湧田畦,潺潺清淡滲透灼灼濃烈,似那蘇州三月桂花裡鱖魚肥,又像那太湖七月碧波中蟹膏黃,卻比那天山九月草原上羊奶酥還醇,更是黃河壺口瀑布洪流從喉嚨墜落萬丈深潭胃囊,跌宕穀澗終歸浣溪怡靜,舌尖留甘,自然清香,回味無窮。
此乃人間極品美味佳肴,勝過魚翅熊掌猴腦。
劉悟透點菜,饕餮五菜端桌:眉山東坡豬肘、淮揚八寶鴨、剁椒魚頭、宮爆雞丁、豆腐清湯。
席間,劉悟透和管仲把酒言歡,難得輕鬆。酒醉的管仲突然提起一條建議:從牽馬嶺入江口至瓦罐碼頭哭河沿線,應該設置秘密無線電情報通訊站點,每隔二十裡一個,發現日軍出現,就立刻無線電聯係。
劉悟透突然驚醒,他疏忽大意,忘記在牛角鎮整個防禦體係中使用無線電報機,七座山頂的高射炮台也應該配置無線電和通訊員,山高視野遠,可以最快發現敵人行蹤。
吃完這頓飯,鐵匠當夜立刻召集一板凳/王猛/一瓜葛/管仲/一袋米在劉家豪宅客廳裡開會,馬上安排布置無線電和通訊員。
“姑丈,現在已經三更半夜,明天白天布置好不好?宜昌失手後,日軍才會進入哭河!現在宜昌還在國軍手中。日軍從武漢翻山越嶺徒步走山路來到牛角鎮,起碼需要兩年!”一板凳玩累了。
“我就怕日軍不按常理出牌,如果明天一大早,直接飛機空降一個營的兵力出現在牛角鎮附近,我們就不能安心過這個春節!”劉悟透擔心日軍會空投部隊。
“姑丈說得有道理,就怕萬一,如果明天淩晨,趁大家熟睡,日軍突然空降奇兵在集市大街,怎麼辦?這個春節就過得提心吊膽。一板凳累了,現在這事交給我去辦?”水麵艦隊總指揮一瓜葛今夜就去辦。
各位高層也支持一瓜葛的觀點,今晚就辛苦一個通宵,明天隨便睡到何時起床。
會議上,鎮長劉悟透要求每台無線電報機觀察點遇到日軍行蹤,直接通知劉悟透。劉悟透決定把哭河戰場無線電通訊總部設在淬火兵工廠技術室,由女兒劉木蘭為通訊總指揮,負責技術室12台無線電報機和15名通訊員的運作。
全部采用淬火牌柴油無線電報機。
並在技術室成立劉悟透/王猛/管仲三人牛角鎮軍事委員會,參謀指揮一切軍事行動。
劉木蘭不願呆在淬火兵工廠技術室裡操作無線電報機,人高馬大活潑好動的她想加入表哥一板凳的陸軍,直接上前線火拚。
小女的請求被父親劉悟透斷然拒絕,牛角鎮劉家就剩下劉木蘭這一個親生骨肉在身邊,豈能冒險上一線,必須呆在最安全的地方。
人多力量大,當晚,各自帶人行動,一瓜葛駕船走水陸沿哭河順流布置秘密無線電通訊站點,一直到牽馬嶺。
劉悟透帶領一板凳的士兵們連夜在7座高山山頂布置無線電報機設備和通訊員。
一袋米和女兒劉木蘭帶人到淬火兵工廠技術室布置通訊設備。
第二天早晨7點,全部成功完成後,大家各自回去倒床大睡,海陸空隨時都人輪流預警,不再擔心日軍空降部隊。
這一個春節,牛角鎮安安心心度過。中國其它地方害怕日軍掃蕩侵略,巴東牛角鎮軍民卻晝夜期盼日軍海陸空來襲,因為他們已經做好了一年的準備,很想檢驗一下自己的武力值和勇氣。
大街上的娃娃兒童們也等的不耐煩,整天揮舞紅纓槍埋怨到:“日本鬼子怎麼還不來?”
淬火兵工廠的武器裝備在中國國內算是比較先進的,沒有土製的手榴彈,全是防德製的手雷,掛滿手雷的士兵沒地方發泄自己的戰鬥力,也都很鬱悶。
日盼,夜盼,體能訓練後,還是耐力訓練,就是不能真槍實彈訓練,彈藥是留給日軍。
又過去五個月。
1940年6月12日,宜昌失守。
得知宜昌失守的牛角鎮軍民們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禮花,終於盼到日軍來大戰,施展拳腳彪炳史冊的光榮時刻來臨。
宜昌失守,拱衛陪都重慶的天然屏障三峽天險暴露在日軍控製之下。
但日軍情報人員和偵查飛機已經打探得知:中國軍隊在葛洲壩/石牌/黃嶺廟/茅坪/蘭陵/秭歸/夔門/奉節/等多個長江高山險關都部署碉堡重炮,第次梯隊嚴密防禦。日軍欲從長江逆流水陸並進攻入陪都重慶,難上加難。
宜昌日軍從宜昌本地偽軍漢奸門口中得知,還可以抄哭河小路走桐梓河,從巫山餘脈,迂回側翼進入重慶的東南部黔江區。進入哭河流域一定攻占拿下牛角鎮,牛角鎮擁有哭河流域唯一一座鋼梁高橋,可以走卡車坦克。
1940年6月15日中午,一家塗有日本國旗大紅日的飛機從在牛角鎮鋼梁大橋2000米高處的上空不停盤旋,嗡嗡不停響,也沒有投彈轟炸,日軍飛行員認為深山老林的中國小鎮裡不會有高射炮之類的防空武器,又飛低至海拔1000米。
七座高山的平均海拔都有800米以上,隱蔽在山頂的高射炮炮手都清晰看見近在咫尺的日軍偵察機,使用常規步槍就能擊中飛機,紛紛向坐鎮在淬火兵工廠技術室的劉悟透發電詢問是否擊落日軍飛機。
劉悟透果斷發令四字答複:禁止擊落。
通訊總部立刻給7個山頂回電。
同在技術室的王猛不解,便問鐵匠:“這麼好的低空擊落機會,為什麼不射擊?”
劉悟透立刻回答:“打下來,就沒有偵察兵回宜昌報信,也過早暴露牛角鎮的防空火力,何況偵察機又沒扔下炸彈破壞牛角鎮,不算侵略!”
王猛佩服。
日軍偵察機在牛角鎮鋼梁高橋上空盤旋十幾分鐘後,就離開,飛回宜昌。
當晚,劉悟透又產生一個瓶頸點:日軍非常看中能走卡車坦克的鋼梁大橋,必要時,要不要炸掉這座橋?
可這是連接哭河兩岸最便捷的交通,對哭河流域的經濟發展起到極大的作用。
拿不定主意的鐵匠又在在劉家豪宅召集一瓜葛/一板凳/王猛/管仲/白起/嶽飛/霍去病開會,圓桌討論‘必要時,要不要炸掉鋼梁高橋?’,如果情況特殊,有必要炸橋阻止日軍坦克部隊深入,現在就派人去安放烈性硝酸胺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