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要那些歌功頌德的陳詞濫調,你們好好議一議。”
“陛下聖明!”二人再次高呼。
老朱沉聲說道:“如果寫的不好,再有拍馬屁之嫌,這個年你們就不要過了。”
二人領命退下。
黃品麵色叫苦,“何大人,幫幫忙啊,這個表箋怎麼寫?”
何孚小聲說道:“你被擼啦,降職三級。現在通政司不是你說了算,你發愁什麼?”
黃品麵色一喜,“對對對,我隻要把陛下的意思轉達清楚,讓禮部和左通政發愁去。”
伴君如伴虎不是說說的,經曆過這件事,黃品再也不想做高官了,差點被右通政王平害死,誅九族的大罪呀,我招誰惹誰了?
次日,聽說朝廷改了避諱規矩,而且西市春聯開始大賣,在醫館的黃易笑了,老朱還是英明的。
這要是換做後世之君,沒經曆過民間疾苦,可能真就會聽了手下這群所謂大儒的鬼話,比如辮子朝的那個‘十全老人’,‘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就因為這句話殺了人全家?什麼玩意兒嘛!狗屁十全老人?簡直就是十足老混蛋。
這天老朱下朝之後,來到了醫館閒逛。黃易正在製作煙花。
“年根底下,您是最忙的,怎麼有空出來了?”
“哼,朕來看看你小子,看有沒有在大獄受驚。”
咳咳……
黃易尷尬的連忙賠禮道歉:“您是怪我帶雄英去了吧?我想讓他看看,不是世上所有人都講理的。”
老朱瞪了一眼,“大獄乃是不詳之地,以後少去。”
黃易忍不住笑了,“如果不是攤上事了,誰願意去呢?我若不去,那些被抓的人怎麼出來呢?鬨不好就要稀裡糊塗被殺頭。”
老朱點了點頭說道:“朕正是為這個來的。”
“大明停止科舉已經十年了,就這麼一直不開科似乎也不行。不開科,百姓就沒有識字就學的想法。百姓一直不識字,朝廷如何取人才?”
“可如果開科取仕,朕又擔心選上來的儘是些酒囊飯袋、誇誇其談的廢物。隻會舞文弄墨耍嘴皮子,可幫不了大明。”
“你小子腦子好使,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黃易豎起大拇指,“您老聖明!”
“這也是曆朝曆代最難解決的問題。書生從識字到科舉,需要十年寒窗苦讀,日夜都與經書詩句為伴。時間久了,自然就成了不接地氣的書呆子。”
“懂民間疾苦,兼具文化的人,鳳毛麟角,根本不夠朝廷取用的。”
老朱笑著說道:“朕早年想過一個辦法,那就是從糧長裡麵選聘官員,這些人懂種糧食,會算賬,小富之家的農民,有家底供養讀書,選上來可堪一用。”
黃易撫掌大讚,“確實如此。說起糧長,不久前我陪太子殿下一起下江南,回來的路上還遇到一個有趣的糧長,是個人才。”
“不錯,我聽標兒說了。所以直接把人留下了。叫鄭沂對不對?現在跟著李善長跑腿辦事呢。”老朱也知道這件事。
黃易眼前一亮,“您用人是真沒得說。”
老朱笑罵道:“彆拍馬屁。說科舉的事。”
黃易伸出一根手指,“我曾經見過一位老人,他用的辦法是:讓所有考上之人,先去指定的農村種地十年,跟百姓同吃同睡。十年後再根據具體才乾決定任職。”
老朱驚呼道:“竟有此事?那此人定然是我的知己,在哪裡?我要見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