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哪到哪?
他讓宦官們組建織造局,專門替宮裡斂財,供他修道開支,據史書記載,當時大明稅收的一半都用來供養他一個人。
什麼?
老朱驚呆了,一個國家一半的收入都供養一個人?那這不是禍害,這分明是大盜蟲呀!
“那、那就沒人管嗎?滿朝文武都是廢物?”
“那可不是,忠臣都被他殺了,留下的都是人精。”
什麼?
老朱憤怒道:“人精?應該是馬屁精!國君有罪,朝臣無能占一半。”
黃易嗤笑道:“您還真是護短。”
“您知道那些正直敢言的大臣都是怎麼死的嗎?”
老朱推測說:“難道是那些宦官?司禮監?”
不!
“這位皇帝修道以後,忽智忽愚、忽功忽罪!說白了就是平日裡以修道的方式裝瘋賣傻,從不明說自己的想法,讓辦事大臣去猜心思,如果辦的合心意,就賞賜有功,說是在皇帝的指點下辦事的。”
“倘若誰不長眼,辦的事損了皇帝的利益,嗬嗬……那對不起,你差事辦砸了,愧對朝廷,殺了吧!”
“久而久之,正直之人都被殺光了,剩下的可不都是會猜的人精嗎?”
這、這……
豈有此理?
老朱已經找不到詞彙來罵人了,帝王心術可以用,為了抓緊手上權力,用些見不得人的手段沒什麼,但那也是為了攥緊權力好辦事的,實現帝王心中抱負的。
可這個混賬倒好,帝王心術用到了極致,最後全都用來供養自己的私欲?這不是誤國殃民嗎?
黃易笑著說道:“剛才我說了,朝廷一半的稅收都供給他一個人了。您知道另一半在哪裡嗎?”
什麼意思?
“另一半難道不是用來維持朝廷的日常開支?若是另一半也被吞吃了,大明如何能夠存續?”老朱質疑道。
黃易撫掌讚道:“沒錯,正常情況下都會這麼想,可偏偏人家就這樣存續下去了。”
“朝廷的一半稅收歸皇帝,另一半全都裝進了他任用的那些巨貪的腰包。”
巨貪?
“這些蠹蟲,不殺了填補國庫,難道留著過年嗎?”
“當然不能殺。比如嘉靖養了二十年的宰相嚴嵩,朝野人儘皆知的大奸相,可偏偏皇帝寵信第一,誰敢參奏嚴嵩,等不到次日就被抄家滅門了。”
老朱皺眉道:“除了那幫太監,他還任用奸臣排除異己?”
黃易搖晃著手指,“不,這不能叫排除異己,這叫坐山觀虎鬥,皇帝折騰手下文武起爭鬥,這樣來回的殺人,殺的都是不聽話的,或者說擋著自己撈錢的蠢人。”
“於是就有了上行下效,皇帝帶頭撈錢,手下奸臣也紛紛效仿,皇帝是巨貪,嚴嵩是大貪,後麵的是中貪、小貪……”
“以至於一年到頭連官員的薪俸都發不出,朝廷根本沒預算了,這個賬誰來都圓不住。”
老朱不解道:“那朝廷豈不毀了?江山如何存續?沒生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