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的光滲透了雲層,用順著花窗投射到長廊,照著兩人的影子,拖在身後。
“雨停了,我們走吧。”
“哎,小心路。”一個小小的台階,汪明月一不注意就踏了下去,安天涯下意識伸手去扶。
“沒事沒事。”
腳崴了。汪明月有些尷尬,忍著痛裝作沒事人一樣繼續往前走。
“我去問伯伯阿姨們有沒有藥。”
“不用不用,我自己回去買一點好了。”擺著手拒絕了安天涯的好意,汪明月性子直,也更不願意麻煩彆人。
移步換景,這一崴腳,稍緩過神來,汪明月一回頭,便看見一園花色:“這個園子好漂亮。”
“現在有修繕過,這裡種了幾十種各式的花……你現在站的這個大屋子,之前一段時間一直用做工廠車間。”
“這麼美好的環境裡工作,難怪做出來的扇子也那麼美好。”
網絡上都說學校學的知識總會在未來的人生裡形成閉環。
之前汪明月雖然勉強讚同,但在心裡總是存著質疑——自己沒有親身經曆過所謂的“閉環”。
剛剛從汪明月口中說出去的話,此刻貫穿了汪明月的思緒,讓她想起地理課上高檔住宅區和高新創新區,都有個共同需要的的區位條件。
環境優美。
一個好的環境真的很養人,窗外的繁花已經掃去汪明月半數煩愁。
“那網上的事你們打算怎麼辦?會不會對你們造成什麼負麵影響。”還有一道大門,門外就是車水馬龍的城市。
哪怕城區裡的房子被限了高,大多還保持著古色古香,可門裡門外,寧靜與喧囂,赫然是兩個世界。
“這個事也不屬於我能管的,至於打算,估計也就是冷處理吧。”
安天涯看得出汪明月一直以來的內耗,早就知道後者會有這樣一問。
“該做的都還得做,也不能因為網上那些事,連日常工作都放下來,就和他們在網上爭。”
“可是……”
現在早就不是那個網絡剛剛興起的時代,網絡社會和現實社會是分不開的。
汪明月欲言又止。眼前的人專業就是新媒體運營,怎麼會不如自己懂呢?
“你也知道,老一輩人他們不想摻合那些是是非非,當年廠子效益好,分了房子,有地方住,如今也不那麼在乎掙多少錢。”
“想要的,就是陪了自己幾十年的手藝,能好好做下去。”
一道門檻,隔開了兩個世界。
門檻之外是生活,門檻之內是渾然一體的另一個環境。
“尚誌堂吳宅。”汪明月的餘光劃過一側立著的漢白玉石牌,上麵刻著五個描金大字。
“是,後來劃給扇場作為廠房了。”
聽著安天涯的解釋,汪明月點了點頭。
踏出院門檻,汪明月側過頭,看著安天涯開口:“不知道為什麼,忽然想起一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可能是因為我那把扇子上的燕子?”忽然蹦到腦子裡的想法,汪明月也想不明白自己為何剛才就這樣脫口而出,說給了一個剛認識不久的人。
安天涯挑了挑眉,不置可否。
門市離著正門並不遠,兩個人順著街邊走過去,地上淺淺的積水被踩出清脆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