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川流各奔歸_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6章 川流各奔歸(1 / 2)

夜色深沉,鹹陽城內肅殺之氣彌漫。城門緊閉,禁軍在街巷間不停巡邏,每一處可能的出口都布滿了甲士。王宮內,燈火通明,仿佛整座王城都在為那幾位逃走的質子而徹夜未眠。

秦王與李斯獨處內殿,殿內燭火搖曳,映照出兩人凝重的麵容。秦王換上一件素色常服,坐在案前,神情疲憊。

"李斯,"秦王緩緩開口,聲音低沉,"你知道寡人為何非除去贏嘉不可嗎?"

李斯恭敬地回答:"大王明察秋毫,自有深意。"

秦王冷笑一聲:"贏嘉棄質逃亡,這是寡人會給世人的理由。"他站起身,踱步至窗前,眺望夜空中的繁星,"贏嘉此人,能力太強,手腕太硬,在各國質子中威望太高。他若回歸趙國,與李牧一內一外搭檔,趙國恐將再度強盛。"

李斯眼中精光一閃:"大王遠見卓識。趙國雖然被我大秦重創,但底蘊猶在。李牧為天下名將,若贏嘉即位,趙國確有死灰複燃之機。"

"非止於此。"秦王聲音更加冷酷,"贏嘉與寡人相處數年,深知寡人性情、朝堂布局、軍事部署。他若回歸趙國,必將成為我大秦統一天下路上最大的絆腳石!本想突然發難將他們一網打儘,隻可惜籌謀至此,仍讓他逃了!"

"大王英明!"李斯讚歎道,眼中滿是敬佩,"普通君主隻顧眼前利益,唯有大王能如此深謀遠慮,實在是我大秦之福!"

秦王轉身,目光如炬:"你可知,方才在宴席上,他竟提出"兄弟之國"?表麵上看是為和平,實則是為趙國爭取時間!若寡人輕信於他,我大秦統一大業豈不是要推遲數十年?"

"大王英明。"李斯語氣中流露出真誠的理解,"世人隻見大王威嚴,卻不知大王肩上擔子之重。所謂帝王無兄弟,這才是真正君王會做的事情。"

他轉身走向窗前,望著夜色中的鹹陽城,聲音低沉:"人人都說寡人無情,可又有誰知道,除王弟、囚王母、棄仲父,每一步都讓寡人心如刀割。"

李斯上前一步,語氣誠懇:"大王所為,皆為社稷,為秦國大業。"

李斯鄭重其事地跪下:"臣必將一路追隨大王,平定六國,統一天下。無論前路如何艱險,臣絕不後退半步!大王之誌,乃天下之誌;大王之道,乃千秋之道!"

秦王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感動:"好一個統一天下!李斯,唯有你最懂寡人。"

秦王轉過身,目光如炬:"贏嘉縱已逃脫,也絕不能輕易放過。"

"臣有一策,"李斯眼中精光一閃,"不如向趙王施壓,命其廢黜贏嘉太子之位,貶為庶人。若趙王不從,則以再圍邯鄲相威脅。"

秦王眼前一亮:"妙!趙國經長平、邯鄲之戰後,元氣大傷,國力衰弱,斷不敢與我大秦為敵。此計甚妙!"

他踱步片刻,補充道:"傳令邊軍,調集重兵於邊境,以示威懾。同時派使者赴趙,曉以利害。若趙王拒不廢黜贏嘉,即刻發兵!"

··························

趙國邯鄲,王宮議事廳內氣氛凝重。

一隊秦國使者剛剛離去,留下的卻是一室沉寂與憤怒。趙王坐在王位上,麵色鐵青,雙手緊握王案,青筋暴起。殿內大臣們或憤怒不已,或憂心忡忡,卻無人敢率先打破這壓抑的寂靜。

"太子剛回國,秦王就送來這等無禮要求!"趙王終於憤然開口,聲音中充滿屈辱與憤怒,"廢黜太子?他秦國算什麼東西,也配乾涉我趙國內政!"

殿下群臣聞言,紛紛附和,有人甚至拔劍怒吼:"豈有此理!太子何罪之有?秦國欺人太甚!"

趙王臉色鐵青,一言不發。片刻後,他沉聲問道:"軍中如何說?"

一位將軍踏前一步,神色凝重:"大王,秦軍已於邊境集結重兵,情勢危急。若開戰,恐非秦國對手。"

此言一出,殿內再次陷入沉默。趙王閉上眼睛,麵容因痛苦而扭曲。半晌,他才咬牙問道:"太子何在?宣他入殿!"

很快,贏嘉被引入殿內。他已換下質子時的華服,改著一身素色儒衫,神色平靜如水,仿佛對眼前的風暴毫不在意。

"吾兒..."趙王看著贏嘉,眼中滿是痛苦與無奈,"秦王欺人太甚,竟要廢你太子之位!"

"此事關乎國格!"一位年邁的大臣憤然站出,熱淚盈眶,"我趙國雖弱,豈能受此屈辱?"

其餘大臣紛紛附和:"寧可戰死,也不能如此窩囊!"

趙王神色複雜地看著群情激奮的眾臣,又望向一旁沉默的大將軍李牧,最終長歎一聲:"諸位愛卿心意,寡人明白。然邯鄲殘破,民生凋敝,若再起戰事,百姓何以為生?"

"大王所慮極是。"贏嘉沉聲道,"眼下趙國當以休養生息為先,絕不可再啟戰端。太子之位,臣甘願放棄,還請大王以國事為重!"

他目光堅定:"大王,臣正好追隨李牧將軍同赴軍營,學習兵法戰策。待日後趙國休養生息,必能重振國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滿殿文武見太子如此胸懷,紛紛落淚,既感動於他的無私,又悲憤於國家的屈辱。李牧一直默默站在一旁,此刻目光與贏嘉相遇,眼中是深深的欣賞與默契。

······························

燕國都城薊城,王宮大殿。

姬丹站在燕王姬喜麵前,詳細彙報著秦國的各類情形——秦王的性格、朝臣的派係、軍隊的配置、城防的薄弱點,無所不包。他不僅觀察細致,分析也極為精準,令燕王和朝臣們驚歎不已。

"我兒真乃國之棟梁!"燕王姬喜欣慰地說,"在秦國為質多年,竟能收集如此詳儘的情報,實屬不易!"

姬丹神色凝重地說:"父王,臣有一請求。"


最新小说: 盜墓:開局引領西王母尋找長生 道域天途:我的修為靠讀書 收徒係統,徒弟不太正常咋辦? 華娛:從2009到影視寒冬 從小旗做起,馬踏天下 笑死,他們都說我認錯男友了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 文武悍卒 當社恐穿成豪門假少爺 邪門嫡女歸家啦,諫臣老父不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