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筏離開九柱島嶼,沿著《天問》詩句的指引繼續向南行進。按照墨子的水係圖對比,下一個關鍵節點應該在雲夢澤的中南部,那裡原本是幾條支流的彙合處。
七日後,李明衍一行人的竹筏終於接近了雲夢澤中南部的目標水域。這七天的航行讓眾人深刻體會到了雲夢澤的浩瀚無垠——縱橫八百裡的水麵,真正是煙波無際,一眼望不到邊。
彭越的水性雖好,但連日撐篙也有些疲憊。好在韓談和鄧起輪流幫忙,眾人才能在這茫茫澤水中不迷失方向。夜晚時分,他們就在蘆葦蕩中找個背風的地方停靠過夜,生火做飯,對照墨子的水係圖規劃次日的路線。
"這雲夢澤真是太大了,"子徹感慨道,"怪不得古人說"氣蒸雲夢澤",在這種地方,彆說藏幾個機關,就是藏幾支大軍都不奇怪。"
周文也深有同感:"難怪白起要花十個月的時間在這裡布置,這麼大的水域,想要徹底掌控確實需要龐大的工程。"
按照墨子的水係圖對比,前方應該就是幾條重要支流的彙合處了。李明衍展開臨摹的《天問》詩句,仔細研究著下一個線索。
"九州安錯?川穀何洿?"李明衍一邊對照著詩句,一邊觀察著遠方的水麵,"經過這幾天的思考,我覺得安錯在這裡不是安置、排列的意思,而是"錯位"。屈原在問,九州的水係為什麼被人為地錯位了,為什麼有些本該淺的河穀被挖得如此深邃?"
阿漓指著前方的水麵:"明衍哥,你看那裡的水色不太對。"
眾人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發現了異常。在距離他們約半裡的地方,水麵呈現出奇特的深淺分界:一邊是正常的淺綠色澤水,另一邊卻是深邃的墨綠色,兩種顏色之間有著明顯的分界線。
眾人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發現了異常。在距離他們約半裡的地方,水麵呈現出奇特的深淺分界:一邊是正常的淺綠色澤水,另一邊卻是深邃的墨綠色,兩種顏色之間有著明顯的分界線。
"這種水色差異..."李明衍皺起眉頭,"通常隻有在水深相差極大的地方才會出現。"
彭越操控竹筏向那條分界線駛去。隨著距離的拉近,眾人震驚地發現,這裡竟然有一條筆直的深槽橫貫南北!
"怎麼可能?"周文瞪大了眼睛,"天然的河道怎麼會這麼筆直?"
李明衍讓彭越停下竹筏,自己小心地探入水中測量深度。用篙杆一探,淺水區隻有三四尺深,而深槽處竟深達兩丈有餘!
"這是人工開鑿的運河!"李明衍斷言道,"而且工程量極其浩大。"
莊賈仔細觀察著這條深槽的走向:"矩子,您看這條河道的方向,完全不符合自然水流的規律。按照地勢,水應該向東南流淌,但這條河道卻是正南正北的走向。"
""九州安錯"..."李明衍喃喃自語,忽然眼前一亮,"錯!不是安置的意思,是錯位!屈原在問,為什麼九州的水係被人為地錯位了!"
這個發現讓所有人都興奮起來。子徹激動地說:"那"川穀何洿"是不是說這條人工河道為什麼要挖得這麼深?"
"應該是的,"李明衍點頭,"屈原發現了白起的這條主乾水道,並且質疑它的設計意圖。"
眾人沿著這條筆直的深槽繼續探索,很快就在深槽的中段發現了一個人工島嶼。這個島嶼比第一個要小得多,但形狀卻更加規整,呈現出完美的橢圓形。
"南北順橢,其衍幾何?"李明衍讀著《天問》中的對應句子,"南北方向的橢圓,它的延伸有多長?"
登上這個橢圓形小島,眾人立即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整個島嶼的表麵都被人工改造過,修建成了一個巨大的階梯狀結構。從空中俯視,這些階梯呈現出同心橢圓的形狀,層層疊疊,共有九層。
"這是一個巨大的水位調節器!"李明衍驚歎道,"根據不同的水位高度,可以控製水流的速度和方向。"
在最上層的平台中央,矗立著四根巨大的石柱,分彆指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每根石柱的頂端都有精密的機械裝置,雖然已經鏽蝕,但依然能看出原本的複雜結構。
"東西南北,其修孰多?"莊賈讀著石柱上的銘文,"問的是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哪個更長更遠?"
周文仔細觀察著四根石柱的高度:"這四根柱子的高度確實不同。南北兩根明顯比東西兩根要高。"
"這不是高度的問題,"李明衍搖頭道,"是控製範圍的問題。南北方向的石柱控製的水道更長,影響範圍更廣。"
就在這時,韓談在東邊的石柱旁發現了破壞的痕跡:"先生,這裡有人動過手腳!"
眾人圍攏過去,隻見東柱的頂端機械裝置被巧妙地改動了。原本應該向東引導水流的機關,被重新調整成了向東南方向。而在機關的底座上,清晰地刻著屈原的破解心得:
"白起此機關,妙在四向分流,可隨心所欲調配水勢。然其設計過於依賴精密,一處改動,全局皆變。平觀其構造,發現東向機關為整個係統之樞紐,遂將其調轉十五度,使原本東流之水改為東南流,既合自然水勢,又破其人工調配之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真是妙手!"李明衍讚歎道,"屈原不但看出了機關的關鍵,還用最小的改動取得了最大的效果。"
在石刻的下方,還有屈原寫下的一段回憶:
"憶昔年,懷王欲治理南郡水患,召平入宮商議。時王年方壯盛,雄心勃勃,常言"楚地廣袤,水網縱橫,若能善加利用,必成天下之利"。平與王對坐論道,從日出談至日暮,王聽得入神,時而拍案叫絕,時而起身踱步。"
"那一夜,王與平徹夜長談治國之道。王曰:"子博聞強識,深諳治理之法,正是寡人求賢若渴之才。今立子為謀主左徒,與寡人共掌軍國大政,內修法度,外禦強秦,何愁楚國不能重現莊王霸業?"平當時心中何等激蕩,君臣相得,共謀複興大計,以為真可施展平生所學,輔佐明君以圖霸業!"
"如今破解秦將機關,運籌帷幄之感,竟與當年何其相似!雖身在江湖,然心中那份為國謀劃的快意,絲毫未減!"
讀完這段文字,眾人都能感受到屈原當年與懷王君臣相得時的誌得意滿。那種被君王倚重、能夠影響國家大政的成就感,在破解白起機關的過程中重新回到了他心中。
但細心的阿漓注意到了一個細節:"明衍哥,你有沒有發現,這裡的石刻比第一個地方簡單了一些?"
李明衍仔細觀察,確實如阿漓所說。第一個島嶼上屈原的石刻工整精美,字體深刻,顯然是有充足的時間和工具慢慢雕刻的。而這裡的石刻雖然內容豐富,但字體相對匆忙,刻痕也沒有那麼深。
"可能是屈原破解這個機關時比較匆忙,"周文猜測道,"畢竟這種水利機關如果長時間不運轉,可能會被發現異常。"
但李明衍心中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從神廟的精美偽裝,到第一個島嶼的完美破解,再到這裡略顯匆忙的石刻,這種變化可能不僅僅是時間問題。
喜歡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請大家收藏:()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