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那張陰沉的臉,在草原的寒風中,幾乎要凝結成冰。
他死死地盯著朱瞻基,又看了看他手中那顆屬於馬哈木的頭顱,胸中的怒火幾乎要噴薄而出。
就在這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時刻,一個帶著幾分笑意的聲音,不緊不慢地響了起來。
“漢王殿下。”
藍武緩步上前,恰好擋在了朱高煦與朱瞻基的中間。
“這眼神,莫非是想要殺人不成?”
一句話,讓場間的氣氛變得更加詭異。
朱高煦的注意力,終於從朱瞻基的身上,轉移到了藍武身上。
如果說剛才隻是憤怒,那麼現在,他的怒火中,便多了幾分怨毒與不敢置信。
“藍武!”
朱高煦幾乎是從牙縫裡擠出這兩個字。
他聽出來了。
藍武這不僅僅是在為朱瞻基解圍,更是在旗幟鮮明地宣告自己的立場。
他,涼國公藍武,站在了皇太孫朱瞻基這一邊。
枉他之前還一直以為,藍武這樣的純粹武將,會更欣賞自己這樣的馬上王爺,未來會成為自己的一大助力。
原來,一切都是自己的癡心妄想。
這一刻,朱高煦是真的動了殺心。
他真想不顧一切,揮動手臂,讓自己身後那十五萬大軍,將麵前這兩個礙眼的家夥,連同那幾千殘兵,一起碾成肉泥。
但他終究沒有那麼做。
理智,在最後關頭,還是壓倒了衝動。
他身後的是大明的軍隊,是父皇的軍隊,卻不是他朱高煦的私人武裝。
這些將士,可以跟著他衝鋒陷陣,可以為大明流血犧牲。
但絕不可能,聽從他一個親王的命令,去屠殺大明的皇太孫,去攻擊戰功赫赫的涼國公。
那樣做,不是勇武,是謀反。
他朱高煦再莽,這個道理還是懂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身後這些士兵,其中有一大半都認識藍武,當年藍武在北平的時候,甚至很多將領都是藍武的手下,若他和藍武真打起來,這些人還不指定聽誰呢!
藍武平靜地迎著朱高煦那幾欲噬人的注視,心中沒有絲毫波瀾。
旗幟鮮明地站隊,這本就是他計劃中的一環。
之前不表態,是因為皇帝春秋鼎盛,作為臣子,隻需要聽從皇帝一人的命令就足夠了。
但如今,已經快要到永樂十二年了。
朱棣的年紀越來越大,有些事情,也該有個明確的態度了。
太子爺仁厚,但守成有餘,開創不足。
而這位皇太孫,經此一役,已經初具鐵血君王的雛形。
自己今日,就是要當著所有人的麵,將他扶上馬,再送一程。
如此一來,自己就成了保皇黨了。
藍武覺得,如今他支持朱瞻基,遠比模棱兩可,繼續若即若離,要更得朱棣信任和放心。
此刻。
雙方誰也沒有再說話,但空氣中的交鋒,卻比刀劍碰撞還要激烈。
最終,還是朱高煦先敗下陣來。
他重重地冷哼一聲,猛地一勒韁繩,調轉馬頭,不再去看那兩人。
“收攏降兵,打掃戰場!”
他對著自己的部將,粗聲粗氣地吼道,將滿腔的怒火,都發泄在了這些瑣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