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武見狀,也是微微一笑。
他轉過身,對著朱瞻基說道:“殿下,這裡既然有漢王殿下處理後續,咱們也該回去了。”
“是,師父。”
朱瞻基此刻對藍武的佩服,已經達到了頂點。
麵對手握十五萬大軍,怒火中燒的二叔,師父隻用了寥寥數語,便化解了危機,還反將了對方一軍。
這份氣度,這份手段,讓他心折不已。
藍武沒有再在此地多做停留,甚至沒有去和朱高煦打一聲招呼。
他直接帶著自己的五千精騎,彙合了平安的大部隊,便浩浩蕩蕩地向南而去。
隻留下朱高煦和他的十五萬大軍,對著一片狼藉的戰場,以及滿地的屍首,在草原的寒風中淩亂。
南下的路,走得很快。
沒有了戰爭的壓力,歸心似箭的將士們,馬蹄都輕快了幾分。
半個月後,大軍便順利返回了哈密衛。
永樂十二年,二月。
京師,紫禁城。
一匹快馬自德勝門狂奔而入,馬上的騎士滿身風霜,背上插著代表最高等級軍情的玄色令旗。
“西路軍大捷!八百裡加急!”
嘶啞的呐喊聲劃破了京城清晨的寧靜,沿途的軍民百姓無不紛紛避讓,臉上帶著驚愕與狂喜。
捷報!
是西北的大捷!
不到半個時辰,這份凝聚了無數將士鮮血與功勳的奏疏,便被恭恭敬敬地送到了奉天殿暖閣的書案之上。
朱棣屏退了左右,獨自一人在殿內。
他緩緩展開那份帶著草原風沙氣息的奏疏,逐字逐句地看了起來。
起初,他的臉上還帶著帝王的威嚴與平靜。
但當他看到“達蘭部一夜覆滅”,“烏蘭部鬼魅遇襲”,看到馬哈木如何被一步步逼入絕境,最終自刎於哈拉和林之時,他那雙深邃的眼睛裡,終於迸發出了難以抑製的光彩。
“好!打得好!”
朱棣猛地一拍桌案,發出一聲巨響。
他繼續往下看。
當奏疏中詳儘描述了皇太孫朱瞻基,如何親率三千精騎為前鋒,如何悍不畏死,在萬軍之中衝殺,最終更是親手取下瓦剌大汗馬哈木的首級時。
朱棣再也忍不住了。
他猛地站起身,因為太過激動,身軀甚至微微有些顫抖。
他拿著那份奏疏,在殿內來回踱步,口中不斷地發出壓抑不住的笑聲。
“哈哈哈哈!好!好啊!”
“朕的好孫兒!不愧是朕的孫兒!這才是天家血脈該有的樣子!”
這一刻,他不再是那個喜怒不形於色的永樂大帝,而是一個為自己孫兒的成長與勇武,感到由衷驕傲與狂喜的祖父。
瓦剌平定了,這個困擾了大明北疆數十年的心腹大患,終於在他手中被徹底解決。
更重要的是,他的繼承人,大明的皇太孫,在這場血與火的考驗中,交出了一份讓他無可挑剔的答卷。
朱瞻基,已經不再是那個養在深宮裡的文弱少年。
他是一個真正的戰士,一個親手染過血,見過沙場殘酷,並且能夠從中汲取力量的未來君主。
朱棣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胸中鬱結多年的那股擔憂,似乎在這一刻,儘數散去。
大明,後繼有人了!
喜歡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請大家收藏:()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