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甡的車隊抵達榆林城外,隨從指著遠處說道:"大人,前麵就是榆林城了。"
吳甡點點頭,卻見城門處旌旗招展,一隊人馬疾馳而來迎接他,等離城門近了吳甡看見為首的兩人身著緋袍,想來應該是陝西代巡撫王慎行和延綏巡撫洪承疇。
"吳大人吳甡代替天子撫民)遠道而來,辛苦了!"王慎行笑容滿麵地迎上來,說話時總帶著幾分刻意的熱絡。
洪承疇緊隨其後,舉手投足間顯得乾脆利落:"吳大人一路風塵,我等已在城中備下接風宴,請!"
吳甡心中暗驚,按慣例地方官員迎接欽差應在城內官署,這兩人卻親自出城相迎,禮數過於隆重必有蹊蹺,他麵上不顯拱手還禮:"兩位太客氣了,吳某愧不敢當。"
榆林城內的巡撫衙門比吳甡想象的還要簡樸一些。
大堂上,酒席已經擺好雖不算奢華,但在災荒之年已屬難得。落座後,王慎行舉杯道:"吳大人奉旨賑災,實乃陝西百姓之福,我王慎行作為陝撫代替三秦父老,先敬大人一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酒過三巡,王慎行忽然歎了口氣:"不瞞吳大人,陝西如今內憂外患,災民遍地,流寇更是猖獗,朝廷撥下的這十萬兩白銀,實在是及時雨啊!"吳甡放下酒杯,心知正題來了:"王撫院此言差矣,此銀專為賑濟災民而來,豈可他用?"
洪承疇聞言,濃眉一皺:"吳大人有所不知,陝西流寇已成燎原之勢。
王嘉胤、不沾泥之流橫行州縣,若不及時剿滅,恐成大患!我延綏發餉已經是三月前的事了,軍士們怨聲載道若軍心不穩,流寇趁勢作亂,屆時災民全部跑流寇那邊了再多銀兩又有何用?"
"亨九所言極是。"王慎行連忙接話,"陝西境內流寇肆虐,若官軍因缺餉而潰散,與流寇合流,後果不堪設想啊!"吳甡感到一陣壓力,這兩人一唱一和,顯然早有預謀。
他沉吟片刻:"兩位的難處,吳某理解。但皇命在身,賑災銀兩必須用於災民。"
洪承疇忽然拍案而起:"吳大人!三邊將士日夜追剿流寇,保境安民,如今家裡人連飯都吃不上,他們沒有士氣拿什麼去打仗?
若流寇趁勢坐大,你擔得起這個責任嗎?"堂內氣氛驟然緊張。
吳甡不慌不忙地抿了口茶:"洪撫院稍安勿躁,剿寇軍情緊急,吳某自會如實上奏朝廷請撥專餉,但這賑災銀兩確實不能挪作他用。"
王慎行見狀,連忙打圓場:"亨九與吳大人都是為了朝廷著想,何必動怒?吳大人不如這樣:十萬兩白銀分作三份:四萬兩用於剿寇軍餉,三萬兩用於巡撫衙門日常開銷,剩餘三萬兩賑濟災民,如此可好?
現在陝西巡撫衙門裡麵也沒錢了,王慎行連自己標營的軍餉都沒發,他可是知道仙克謹的遭遇的,所以急切想弄一筆銀子。
吳甡心中盤算他知道若不妥協,這兩人絕不會善罷甘休。
況且洪承疇所言也有一些道理,流寇不剿陝西永遠恢複不了和平,但三萬兩賑災銀,對於遍地災民而言,實在是杯水車薪。
見吳甡猶豫,洪承疇語氣稍緩:"吳大人方才言語冒犯還請見諒,但剿寇將士確實艱難還望吳大人體恤。"
吳甡長歎一聲:"罷了,就依王撫院之議但吳某有言在先,剩餘三萬兩賑災銀必須全部用在災民身上。
若有人中飽私囊休怪吳某不講情麵,定要在陛下麵前狠狠參他一本。"
王慎行麵露喜色:"吳大人放心王某定當選乾吏親自監督。"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