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戶所報完仇,劉處直和自己義子劉能奇還有李茂、李虎兩人祭奠完自己的親人後,就南下準備往慶陽府行開拔了。
天氣很熱,不是不想停下來休整一下,而是糧食是真不夠了。陝西不像山西到處都是糧食,劉處直從府穀一路行軍過來也破掉了一些地主院子,但是對於現在上萬人的隊伍還有四五千馬匹、兩千多頭驢騾的隊伍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
營裡的乘馬驢騾可以主要是吃草,隔三差五補充點黑豆苜蓿就行。營裡那三百匹多戰馬可吃不了草,必須頓頓吃豆子還有苜蓿和一些豆渣,這一天下來頂五個人的飯量。
而且這裡離靖邊營和寧塞營都很近,兩處邊堡都有參將或者遊擊率營兵駐守在此,百戶所不宜久待。
第二天,劉處直就率軍開拔往慶陽方向去了,要打夠糧食隻得往府城方向去了。
那邊的官紳大戶多,上次克營來慶陽府還沒來得及深耕李狗才打探了一下,雖然慶陽周邊都被張存孟的人搶了一遍了,但是府城安化縣慶陽的府治和府城都是同一個地方也就是安化縣)附近因為有重兵駐紮他們暫時沒敢來,不過現在營中缺糧,隻能直奔安化縣了。
崇禎三年六月二十五日,慶陽府城安化縣外三十裡,劉處直穿著一身短打正在這裡歇涼,而偵察營就很忙碌,為了此次打糧他們在慶陽府城周邊到處探查消息。
不一會,李狗才牽著一匹喘著粗氣的馬走來報告劉處直:"前麵有一家士紳姓張,家裡有個人在京師當個啥郎中官,喔對了叫張國紳。
這家人我看挺肥的,宅院修的不錯,而且防守的人也不多。"
"弟兄們,"劉處直的聲音不高,卻讓每個人都挺直了腰板,"前麵是一個京官的莊子,按明太祖給的俸祿他們不可能修出這宏偉的宅子的,所以肯定又是個貪官。
貪官家裡肯定有錢有糧,現在營裡缺糧我知道弟兄們都吃了很久的糜子和黑豆了,每個人都不停的放屁,等拿下這個莊園咱們吃白麵吃燉肉。"
"白天太熱了就不讓弟兄們去了,在今夜子時動手,記住隻殺反抗的人,更不許碰莊裡佃戶和丫鬟。"
劉處直掃過每個人的臉,"搶糧、搶銀可以,但誰敢糟蹋婦女濫殺無辜,老子親手剁了他!"
現在營裡官軍逃兵出身的有上千人了,劉處直隻能隔三差五給他們宣講一下政策,規範一下他們的行為。
夜幕降臨,五百馬軍分成三隊慢慢地向目標移動包圍整個莊園不讓人跑掉,劉處直率親兵營二百人直撲張家莊園,剩下沒有參與行動的人就原地等著。
前些日子劉處直弄了一些肝臟還有鬆針水給營裡的正兵吃,現在晚上能看清的人多了一些但是肝臟數量畢竟有限,晚上能看清的人也隻有五百多人。
夏夜莊園裡也很悶熱,莊園大門前的四個護院敞著懷,正圍著燈籠賭錢。
"嗖——"一支羽箭穿透門口的護院胸部,緊接親兵營二十餘人一起放箭,四個護院還沒反應過來就倒在了血泊中。
"破門!"劉處直一聲令下。打這些莊園用不上撞門槌,劉處直讓十名強壯的弟兄抱著圓木直接衝向朱漆大門。
"咚!咚!"沉悶的撞擊聲在夜色中回蕩,第三下撞擊時,門閂斷裂的聲音清脆可聞。
莊園內頓時大亂,丫鬟婆子尖叫著四散奔逃,護院們提著刀槍從廂房衝出。
劉處直策馬衝入中庭,苗刀在月光下劃出一道寒光,將一名護院半截脖子給砍斷了。
剛開始護院們還以為是小蟊賊,都想出來立個功勞,但是看到上百穿著鎧甲的人知道這不是他們惹的起的,紛紛放下了手裡的刀劍,跪在地上投降。
"張家家主何在?"劉處直厲聲喝問。一個穿著綢緞睡衣的老者被兩名義軍拖到院中,須發皆白,渾身發抖:"好漢饒命!老夫早已致仕已經不是官了。"
劉處直跳下馬,刀尖指向這個老者的麵部:"你以前是朝廷的什麼官?"張家家主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恐懼,顫顫巍巍地說道:"老夫是南直隸常熟知縣。"
"瑪德,一個退休知縣你住這麼大的宅院?"
"不不不,我還有個兒子在京城是刑部郎中,我們父子兩都是清官,都是清官沒有貪汙過銀子。"
聽他說完後,劉處直突然一笑,差點忘了自己是流寇了,他可不是來幫皇帝捉貪官的,看著宅院這家人就算不是貪官,那也也是得在地方各種兼並土地壓榨佃戶才有的。
想完也不多廢話,劉處直對老頭說道:"今天我心情好就不殺你了,將你府中的錢糧捐出來可行吧?"
大王說的是,小老兒願意給,隻求大王饒命,劉處直命人開始點清庫房裡麵的東西,隻等天一亮就開始搬。
兩天時間,克營在安化縣周邊破掉十幾座莊子,其中五六家都是官紳,繳獲糧食兩千餘石、白銀三萬餘兩。
大部分士紳都比較聽話,隻有兩家負隅頑抗被全部斬殺,家中婦女讓他賞給部下了,不過慶陽這裡太旱了繳獲最多的還是糜子,白麵不多隻有三百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慶陽府城這一片算是被克營深耕了一遍,大部分士紳在克營走後紛紛來到安化縣附近的慶陽營駐紮地。
這是府城的防守營兵,由一個參將指揮有額兵三千。他們指望著這個參將給他們做主,不過調兵一事參將不敢自做主張,隻得請這些士紳與他一起進入安化縣見知府大人,讓他給固原寫信說明事由。
知府衙門內,七名致仕官員齊聚參將衙門。前南京禮部侍郎柳林拍案而起,案幾上的茶盞被震得叮當作響。"
五百賊騎橫行我安化境內,如入無人之境!楊公滿門遇害,莊園化為焦土!伍參將若再不出兵,我等隻好聯名上奏朝廷了!"
參將伍維藩額角滲出冷汗。這些致仕官員雖然已無實權,卻在朝中門生故舊遍布。他偷眼看了看坐在角落的慶陽知府,後者正慢條斯理地品著茶,眼皮都不抬一下。"
各位不是我不想出兵,朝廷有製度有法度,無令我不能擅自出兵的,我慶陽營的職責是防守府城,得知府大人請固原楊製軍的命令才行。"
這下壓力給到知府這裡了,知府不能再裝死了,隻得站出來說道:"諸位老大人息怒,本府這就派人去去請楊製軍的指示,有了消息一定會通知各位老大人的,不過各位老大人真的確定賊兵隻有五百騎嗎?"
這些人當然不知道,劉處直將他們放了以後才讓後續部隊進他們莊園搜刮糧食。這些怕死的老頭怎麼敢再回去探清敵情,都是慌不擇路的就來了安化縣,但是為了讓官軍給他們報仇,所有人都說隻有五百賊騎,知府也相信了他們的話,命塘馬快速趕到固原通知楊鶴。
楊鶴得知五百賊騎橫行府城周邊,自然也不會拒絕官軍出動剿寇,慶陽知府要請求出兵還想著讓他同意而不是去找陝撫,這反而讓楊老頭高興了一把,至少有人把他當回事兒了。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