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遙遠的橋_二戰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83章 遙遠的橋(1 / 2)

上一回我們說到,硫磺島戰役。在那座由火山灰和硫磺構築的地獄裡,美國海軍陸戰隊為了給b29轟炸機提供一個救命的機場,付出了近七千人陣亡的慘重代價。栗林忠道將軍用他那套革命性的、冷酷的地下防禦戰術,將整座硫磺島變成了一台巨大的絞肉機,雖然最終失敗,卻也給美軍的心理,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創傷。那張在折缽山頂升起的星條旗,成為了不朽的象征。不過現在小日本的日子過的那叫一個慘,日本各大城市幾乎是天天挨炸!

現在,咱們把鏡頭,從煙波浩渺的太平洋,暫時拉回到滿目瘡痍的歐洲大陸。就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還在一個島一個島地進行著血腥“跳棋”的時候,他們的歐洲兄弟們,也正在經曆一場從天堂到地獄的過山車之旅。

1944年的夏末,對於在歐洲西線的盟軍來說,日子過得簡直就像是在夢裡。

自打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那片血腥的海灘上,成功地站穩了腳跟以來,整個戰局的發展,就超出了所有最樂觀的預期。7月25日,巴頓將軍的“眼鏡蛇行動”,像一把燒紅的尖刀,瞬間撕開了德軍脆弱的防線。盟軍的裝甲洪流,如同決堤的洪水,勢不可擋地湧入了法國內陸。

8月25日,巴黎解放。到8月底,整個法國大部分地區,都重獲自由。這支由將近300萬盟軍將士組成的、史無前例的龐大力量,似乎正在以一種不可阻擋的、摧枯拉朽之勢,碾碎著納粹德國那台曾經不可一世的戰爭機器。

前線的士兵們,將這場勢如破竹的大追擊戰,戲稱為“香檳戰役”。因為一路上,他們不但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還經常被興高采烈的法國民眾,用香檳和美酒夾道歡迎。大夥兒都樂嗬嗬地相信,這場該死的戰爭,肯定能在聖誕節前結束,到時候就能回家抱老婆孩子了。

然而,正是這種令人陶醉的、幾乎是暈乎乎的勝利氛圍,正在悄然地、無聲地,孕育著一場巨大的危機。

從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到前線的普通士兵,盟軍上下,普遍都得了一種病,叫“勝利病”。他們一致認為,德國人已經被打垮了,士氣低落,精神崩潰,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殘,完全不堪一擊。

這種致命的樂觀情緒,滲透到了戰略規劃的每一個層麵,導致他們嚴重低估了德軍的韌性和那可怕的恢複能力。這場看似輝煌的勝利,既是軍事上的巨大成就,也為其後即將到來的、災難性的失敗,埋下了沉重的伏筆。

當盟軍的先頭部隊,在比利時和荷蘭邊境高歌猛進、眼看就要衝進德國本土的時候,一條看不見的韁繩,卻被越拉越緊,幾乎要將整個龐大的攻勢,給活活地勒得窒息。

這條韁繩,就是“後勤”。

說白了,就是百萬大軍的吃喝拉撒睡,和打仗用的油鹽醬醋茶——也就是燃料、彈藥和糧食。

盟軍的補給線,被極度地拉長了。所有的物資,都必須從幾百公裡外、遙遠的諾曼底臨時港口,和剛剛才勉強修好的瑟堡深水港運出來。到9月初,超過7萬噸的各種補給物資,像小山一樣,堆積在瑟堡的港口裡,卻因為缺乏足夠的運輸工具,而根本無法及時送到前線。

更要命的是,早在諾曼底戰役期間,為了阻滯德軍的增援,盟軍的空軍,把自己這邊的鐵路網,給炸了個稀巴爛。直到8月底,才勉強恢複了通車。

為了解決這個天大的難題,盟軍啟動了那個後來非常著名的“紅球快遞”計劃。他們動用了數千輛卡車,大部分由黑人士兵駕駛,在法國的公路上,日夜不停地,像一支紅色的動脈一樣,瘋狂地將物資運往前線。

但即便是這樣,也無法滿足前線百萬大軍那如同無底洞一般的龐大需求。更雪上加霜的是,英國佬那邊,有1400輛嶄新的三噸卡車,因為引擎活塞的設計缺陷,集體趴窩了,這使得本已緊張到極點的運力,更是雪上加霜。

其實,解決問題的鑰匙,早就握在了盟軍手裡——那就是剛剛攻占的比利時深水大港安特衛普。這座港口,擁有巨大的吞吐能力,隻要它能投入使用,所有的後勤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但問題是,德軍雖然丟了安特衛普城,卻依然像個茅坑裡的石頭一樣,死死地控製著安特衛普出海口的斯海爾德河口地區。港口雖然在盟軍手裡,但船根本開不進來。

後勤的瓶頸,而非德軍的抵抗,成為了決定1944年秋季盟軍戰略走向的、最核心的因素。

有限的燃料、彈藥和糧食,根本無法同時支持所有的部隊,都以最高速度向前推進。這使得盟軍最高司令部,麵臨著一個極其嚴峻的、神仙打架般的抉擇:

是讓所有的部隊,都穩紮穩打、齊頭並進也就是所謂的“寬大正麵”戰略)?

還是把所有能找到的資源,都集中在一點上,像一把錐子一樣,發動一次決定性的、冒險的突擊也就是所謂的“單一猛擊”戰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後來在軍事史上,被反複研究和爭論的戰略分歧,其根源,並非是什麼高深的軍事理論之爭。說白了,就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是窮得叮當響的後勤現實,所逼出來的、無奈的選擇。

在盟軍的最高指揮部裡,兩位性格如同水火一般、截然不同的巨人,主導了這場偉大的戰略辯論。

盟軍遠征軍的最高統帥,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將軍,是一位天生的、傑出的聯盟戰爭大師。他的軍事才能或許不是最頂尖的,但他那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管理能力,卻是無人能及。他的首要任務,是維係這個龐大而又脆弱的英美聯軍的團結。所以,他更傾向於穩妥的“寬大正麵”戰略。這既能確保沒有任何一支部隊,因為過於突出而陷入被德軍包圍的險境,同時也能讓他手下那些一個個功高蓋主、個性鮮明、天天吵著要打仗的將軍們比如美國的巴頓和英國的蒙哥馬利),都有仗可打,有功可立,從而維持內部的微妙平衡。他就像一個大家庭的家長,得想辦法讓每個兒子都滿意。

而他的地麵部隊總司令,英國陸軍元帥,伯納德·勞·蒙哥馬麗利,則是另一番景象。

作為北非阿拉曼戰役的英雄,蒙哥馬利以其一絲不苟、謹慎細致到近乎刻板的指揮風格,和他那毫不掩飾的、寫在臉上的傲慢而聞名於世。他堅信,自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贏得這場戰爭的天才,而其他的美國將軍,都是一群頭腦簡單的“牛仔”。

他極力主張,發動一場由他親自指揮的、集結所有後勤資源的“單一猛擊”。他要像一把利劍,從北翼直插而入,越過萊茵河,直搗德國的工業心臟——魯爾區,繼而一舉攻克柏林。

8月22日,蒙哥馬利在其指揮部,與艾森豪威爾共進午餐。席間,他幾乎是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直截了當地提出了自己的計劃。他警告艾森豪威爾,如果再這麼慢吞吞地“寬大正麵”下去,錯失了眼前這個德軍崩潰的良機,那麼戰爭,將毫無疑問地拖延到1945年。

他要求艾森豪威爾,將至少12個精銳的美國師,劃歸到自己的指揮之下。並且,為了保證他的後勤供應,必須立刻暫停南線那個他最看不順眼的、咋咋呼呼的“牛仔”——喬治·巴頓將軍的第三集團軍的一切攻勢,把所有的汽油,都給他送過來。

這番話,無疑是對艾森豪威爾最高權威的一次直接的、赤裸裸的挑戰。

蒙哥馬利的計劃,大膽、激進,而且極其誘人。它承諾,能在一場輝煌的戰役之後,在聖誕節前就結束戰爭。這對背負著巨大政治壓力的艾森豪威爾來說,無疑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然而,蒙哥馬利那種咄咄逼人的、近乎於勒索的態度,也深深地激怒了艾森豪威爾。當蒙哥馬利在地圖上,手舞足蹈地,將他的計劃描繪成一場直搗柏林的、長達500英裡的狂飆突進時,艾森豪威爾終於忍不住了,他不客氣地打斷了他:

“蒙蒂,你在耍寶!你根本辦不到!”

兩人之間的緊張氣氛,在艾森豪威爾接下來一句嚴厲的斥責中,達到了頂峰:

“穩住,蒙蒂!你不能那樣跟我說話,我是你的上司!”

最終,艾森豪威爾的決定,並非一個純粹的軍事決策,而是一個充滿了政治智慧的、複雜的妥協,和一次高明的內部管理手段。

蒙哥馬利,是英國家喻戶曉的戰爭英雄,是整個大英帝國的驕傲。在政治上,徹底否決他的計劃,會嚴重損害本已脆弱的英美同盟關係。因此,批準一個規模縮小了的、目標也更有限的“蒙氏計劃”,既能安撫這位桀驁不馴的下屬,讓他保持積極性,又能為打破前線的僵局,提供一種可能性。

這是一個高風險的賭博,但也是艾森豪威爾作為一名聯盟統帥,為了維係聯盟團結、管理複雜的指揮關係,所必須采取的必要之舉。

於是,一個代號為“市場花園”的、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空降作戰行動,就此誕生了。

艾森豪威爾,同意了蒙哥馬利的方案。但目標,從遙遠的柏林,縮減為了在荷蘭境內的萊茵河下遊,奪取一個關鍵的橋頭堡。他向蒙哥馬利承諾,會給予他“有限的補給優先權”,為其每天額外提供1000噸的寶貴物資。

一場旨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的、史無前例的豪賭,就此拉開了序幕。

1944年9月17日,一個陽光明媚、萬裡無雲的星期日。

清晨,在英格蘭南部的各個機場,引擎的轟鳴聲,震徹雲霄。一支史無前例的、龐大的空中艦隊,拔地而起。超過2000架c47運輸機和“霍莎”滑翔機,如同遮天蔽日的蝗蟲群,載著來自美國第101、第82空降師,和英國第1空降師的、超過名傘兵和滑翔機步兵,浩浩蕩蕩地,飛向了荷蘭。

盟軍空軍,對沿途所有已知的德軍高射炮陣地,進行了地毯式的猛烈轟炸。這使得這支龐大的機群,在飛往目標區域的途中,損失極其輕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與諾曼底登陸時,那場混亂的、在黑夜中進行的空降相比,這一次的著陸,堪稱完美。在朗朗的白日之下,絕大多數的部隊,都在預定的著陸區1000米範圍之內,成功著陸。五顏六色的降落傘,在荷蘭的田野上空,如同鮮花般綻放。整個場麵,蔚為壯觀。士兵們的信心,也空前高漲。

然而,一場極具戲劇性的、黑色幽默般的巧合,正在發生。

當英國的傘兵和滑翔機,如同秋天的落葉一般,紛紛飄落時,德軍b集團軍群的總司令,以防禦戰專家而著稱的瓦爾tep·莫德爾元帥,正在其位於阿納姆市郊外、歐斯特貝克鎮的塔菲爾堡酒店裡,悠閒地享用著他的午餐。

空降的地點,幾乎就在他的指揮部的頭頂上。

當第一批英國傘兵的身影,出現在酒店窗外時,莫德爾元帥的第一反應是:臥槽!盟軍派來了一支特種突擊隊,目標是活捉我本人!

他立刻拋下了手中的餐盤,抓起自己的元帥權杖,以一種與他身份極不相稱的、驚慌失措的姿態,倉皇地逃離了酒店,驅車直奔駐紮在附近的、黨衛軍第2裝甲軍軍長威廉·比特裡希將軍的指揮部。

這看似偶然的巧合,卻成為了盟軍整個宏大計劃中,最為致命的一處厄運。

盟軍的策劃者們,完全是基於“德軍在荷蘭的指揮係統,已經崩潰”這一錯誤的假設,來製定計劃的。結果,他們不偏不倚地,將自己的傘兵,降在了德國最善於化混亂為有效防禦的、最頂級的防禦大師的餐桌旁邊。

莫德爾素有“希特勒的救火隊員”之稱,以其臨危不亂、隨機應變的超強能力而聞名。在空降開始後的短短幾分鐘之內,德軍非但沒有陷入群龍無首的癱瘓狀態,反而由其最能乾的防禦大師,親自接管了戰地指揮。


最新小说: 下神壇 不奉陪 重生七零,女配從末世殺回來了 創造太陽係 炮灰女配不語,隻一味搶奪仙緣! 劍神在星際 塔拉 千方百計與千方百計 幻影宇宙之冥幻大陸 劍神韓友平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