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遙遠的橋_二戰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83章 遙遠的橋(2 / 2)

盟軍整個計劃的一個最關鍵的前提——敵人指揮失靈——在行動開始的第一時間,便已不複存在。

厄運,接踵而至。

盟軍的整個計劃,還建立在另外兩個致命的情報失誤之上。

首先,他們完全忽視了荷蘭抵抗組織和盟軍自己的航空偵察,所提供的、關於阿納姆地區,存在德軍裝甲部隊的確切情報。事實上,剛剛從法國諾曼底戰場上撤下來、正在此地休整的,正是比特裡希將軍指揮的黨衛軍第2裝甲軍,下轄黨衛軍第9“霍亨斯陶芬”師和第10“福登斯堡”師的殘部。

儘管這些部隊,在諾曼底遭受了重創,人員和裝備都不完整。但他們依然擁有坦克、突擊炮、重炮,和一大批經驗豐富、殺氣騰騰的黨衛軍老兵——而這些,恰恰是隻裝備了輕武器的空降部隊,最無法對抗的噩夢。

第二個,也是更具毀滅性的失誤,在空降開始後,不到兩個小時,就發生了。

德軍的士兵,在一架被擊落的美軍滑翔機的殘骸中,發現了一個完好無損的公文包。當他們打開公文包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裡麵裝著的,是“市場花園”行動的、完整的、詳細的作戰計劃!上麵用不同顏色的箭頭,清清楚楚地標明了,盟軍每一個空降師的攻擊目標、著陸區域,和地麵部隊的詳細行動路線。

這場盟軍精心策劃的、出其不意的奇襲,瞬間,就變成了一場對德軍指揮官來說,完全透明的、“開卷考試”式的防禦戰。

在地麵上,“市場”行動初期的戰果,喜憂參半。整個計劃的脆弱性,從一開始,就暴露無遺。

美國第101空降師師長馬克斯韋爾·泰勒將軍):他們的任務,是奪取最南端的埃因霍溫市,和周圍的一係列橋梁。他們成功地奪取了大部分的目標,但在最關鍵的、位於鬆鎮的大橋,德軍的工兵,就在美軍傘兵的眼前,成功地將其炸毀。這立刻為後續地麵部隊的前進,製造了一個嚴重的瓶頸。

美國第82空降師師長詹姆斯·加文將軍):他們神速地拿下了格雷夫鎮的馬斯河大橋,和具有戰略價值的赫魯斯貝克高地。然而,加文將軍,犯下了一個關鍵的判斷失誤:他沒有立刻集中兵力,去攻擊最重要的目標——奈梅亨公路大橋,而是優先鞏固了自己剛剛占領的著陸區。這個謹慎的決定,給了德軍寶貴的幾個小時,來加強奈梅亨大橋的防禦。

英國第1空降師師長羅伊·厄克特將軍):他們的任務,是奪取最遠端的、也是最重要的阿納姆大橋。而他們的計劃,從一開始,就存在著致命的缺陷。為了保護運輸機,免遭德軍高射炮火的攻擊,策劃者們,將他們的著陸區,設在了距離阿納姆大橋7到9公裡約5到6英裡)的、遙遠的西部郊外。

這個決定,完全犧牲了空降作戰最重要的元素——突然性。它迫使英國的傘兵們,必須徒步長途跋涉,穿越地形不明的、可能布滿敵人的區域,去攻擊一個早已經有所警覺的目標。

更糟糕的是,他們攜帶的英製22型無線電通訊設備,性能極差,幾乎在落地之後,立刻就全部失靈了。這導致,英軍的各個營之間,以及各營與師部之間,完全失去了聯絡,變成了一盤散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與此同時,作為“花園”部分的地麵部隊——由布賴恩·霍羅克斯中將指揮的、精銳的英國第30軍,開始了他們的征程。這支由謝爾曼坦克和摩托化步兵組成的強大力量,沿著一條狹窄的、僅有兩條車道的公路,向北全速推進。這條路,後來被士兵們,用血和淚,命名為“地獄公路”。

按照計劃,他們應該在48小時之內,行進103公裡,抵達阿納姆,與英國傘兵會合。然而,在鬆鎮那座被炸毀的橋梁麵前,他們被迫停下了腳步,焦急地等待著工兵部隊,架設起一座新的貝雷橋。

在行動的第一天,寶貴的幾個小時,就這樣被白白地浪費掉了。這條狹窄的公路,已經開始顯露出它作為“死亡陷阱”的猙獰麵目。

戰鬥的核心,很快就聚焦在了兩座關鍵的橋梁上:奈梅亨大橋和阿納姆大橋。

在阿納姆,英國第1空降師中,隻有約翰·弗羅斯特中校指揮的第2傘兵營,約745人,在通訊中斷、各自為戰的情況下,奇跡般地,成功抵達了阿納姆大橋的北端。他們迅速占領了橋頭周圍的幾棟堅固的房屋,頑強地據守陣地,與德軍的坦克和裝甲車,進行著一場實力懸殊的戰鬥。

而在阿納姆的西部市郊,英國第1空降師的主力部隊,則陷入了滅頂之災。他們被德軍迅速組織的防線,分割、包圍,打得支離破碎。師長厄克特將軍本人,為了解戰況親赴前線,結果與德軍遭遇,被迫和幾名參謀,狼狽地躲進了一戶荷蘭平民家的閣樓裡。在長達30多個小時的時間裡,這位師長,與他的部隊完全失去了聯係,使得整個師在最關鍵的時刻,群龍無首。

當阿納姆的英軍,正被德軍逐步消滅時,戰鬥的焦點,轉移到了南邊的奈梅亨。

到9月20日,英國第30軍的坦克,已經抵達了奈梅亨大橋的南端,但被德軍的頑強抵抗,死死地擋住了。正麵強攻,根本無法奏效。

美國第82空降師的師長加文將軍,下達了一個近乎瘋狂的命令:他命令朱利安·庫克少校指揮的第504傘兵團,乘坐26艘英製的、簡陋的帆布突擊艇,在沒有任何掩護的情況下,強行渡過寬達400米的、水流湍急的瓦爾河。

這次渡河行動,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慘烈的屠殺。

許多美軍士兵,連見都沒見過這種簡陋的、像澡盆一樣的帆布船。在毫無遮蔽的寬闊河麵上,他們隻能用自己的步槍槍托,笨拙地劃水。他們成為了對岸德軍機槍和迫擊炮的、最完美的活靶子。河水,很快就被鮮血染紅,子彈像冰雹一樣,密集地打在水麵上。這場慘烈的強渡,因其巨大的傷亡,而被幸存者們,稱為“小奧馬哈海灘”。

然而,奇跡發生了。

幸存下來的傘兵們,如同複仇的魔鬼一樣,衝上了北岸,撲向了德軍的陣地,並成功地奪取了奈梅亨大橋的北端。

這是整個“市場花園”行動中,最具爭議、也最令人扼腕的時刻。

當美軍傘兵占領北岸的同時,英國第30軍愛爾蘭衛隊裝甲團的謝爾曼坦克,也從南端發起了衝鋒。到9月20日晚上7點,整座奈梅亨大橋,完好無損地,落入了盟軍的手中。

通往阿納姆的道路,已經完全敞開!距離,隻有短短的11英裡約18公裡)!在阿納姆大橋下苦苦支撐的弗羅斯特中校和他的部下,似乎終於看到了獲救的希望。

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英國人的坦克,停了下來。

這次致命的停頓,並非源於怯懦,而是源於兩種截然不同的軍事思想,和戰場認知的巨大衝突。

對於空降兵而言,他們的信條,就是速度、大膽和冒險。他們裝備輕便,深知自己的生存,完全依賴於地麵部隊的迅速馳援。在他們看來,連夜向阿納姆發起一次11英裡的閃電衝鋒,是唯一合乎邏輯的選擇。

但對於英國第30軍的裝甲兵指揮官來說,情況完全不同。他們的作戰條令,強調的是協同作戰、步兵支援和側翼安全。前方通往阿納姆的公路,是一條高出周圍沼澤地的狹窄堤道,兩側是鬆軟的圩田,這是德軍反坦克炮最理想的“獵殺場”。在夜間,沒有步兵的伴隨,貿然衝入一個已知有黨衛軍精銳裝甲部隊活動的區域,在他們看來,無異於自殺式襲擊。

地麵部隊的指揮官們,看到的是戰術上的巨大風險。他們聽不到,也無法體會到,11英裡之外,那些阿納姆守軍垂死的呐喊,和那種生死存亡的緊迫感。

正是這種在關鍵時刻的、致命的認知脫節,最終,宣判了英國第1空降師的死刑。瓦爾河渡口的無畏勇氣,被隨之而來的、謹慎的猶豫,所徹底吞噬。

因惡劣天氣,而被推遲了兩天的波蘭第1獨立傘兵旅,終於在9月21日得以出發。他們的指揮官,斯坦尼斯拉夫·索薩博夫斯基將軍,從一開始,就對這個計劃,持極度悲觀的態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的部隊,降落在了萊茵河的南岸,正對著英軍被圍的歐斯特貝克口袋。然而,他們著陸的區域,早已被德軍的炮火所覆蓋。傘兵們在降落的過程中,就遭到了猛烈的攻擊,傷亡慘重。他們用小船,渡過萊茵河去增援英軍的嘗試,也一次又一次地,在德軍的炮火和湍急的河水麵前,宣告失敗。

歐斯特貝克口袋,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幸存的英軍,在持續不斷的炮火下苦苦掙紮,食物、飲水和彈藥,都已耗儘。

而在阿納姆大橋,戰鬥於9月21日,徹底結束。弗羅斯特中校的最後一批守軍,在彈儘糧絕後,被德軍的坦克和火焰噴射器所淹沒。弗羅斯特本人,腿部負傷,被德軍俘虜。或許是出於對勇者的敬意,德軍為他提供了及時的醫療救護。

9月25日晚,盟軍指揮部,終於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代號為“柏林行動”的撤離計劃,在一場傾盆大雨和炮火的掩護下展開。加拿大和英國的工兵們,駕駛著小船,冒著德軍的炮火,往返於萊茵河兩岸,接運幸存者。

到26日清晨,撤離行動結束。在最初投入萊茵河北岸作戰的、一萬餘名英國第1空降師及配屬部隊的官兵中,隻有約2400人,成功地撤回了南岸。其餘超過8000人,或陣亡,或負傷,或被俘。

一場旨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的豪賭,以一場徹頭徹尾的、慘烈的失敗,而告終。

“市場花園”行動的失敗,是係統性的,是多個因素疊加的惡果。著名曆史學家安東尼·比弗,直言不諱地評價道:“市場花園行動,從一開始,就是個糟糕的計劃,從頂層設計開始,就是如此。”

計劃的缺陷、情報的失敗、耗儘的運氣,和戰術的失誤,共同導致了這場悲劇。可恥的是,戰後,一些英軍的指揮官,特彆是空降軍的副司令勃朗寧將軍,還試圖將失敗的責任,推到英勇作戰的波蘭部隊身上,這成為了二戰史上一個長期存在、且令人不齒的爭議。

而對於荷蘭的人民來說,這場旨在解放他們的行動,卻帶來了更深重的災難。行動失敗後,荷蘭的北部地區,仍在納粹的殘酷統治之下。為了報複荷蘭鐵路工人的大罷工,德國占領當局,對荷蘭西部省份,實行了嚴酷的糧食禁運。這直接導致了1944至1945年的“饑餓的冬天”。據估計,約有名荷蘭平民,在這場人為製造的大饑荒中,活活餓死。

戰爭結束後,被摧毀的阿納姆大橋,得以重建。1977年,為了紀念那位曾在此浴血奮戰的指揮官,它被正式命名為“約翰·弗羅斯特橋”。在歐斯特貝克和赫魯斯貝克,整齊的陣亡將士公墓,靜靜地矗立著,無言地訴說著這場戰役的慘重代價。

“市場花園”行動的失敗,不僅徹底粉碎了盟軍速勝的希望,更對後續的戰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盟軍為了支持這次行動,將寶貴的燃料和運輸資源,都優先分配給了蒙哥馬利的北翼。這直接導致了另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肅清斯海爾德河口、開放安特衛普港——被嚴重推遲。

直到11月底,安特衛普港,才終於投入使用。當“市場花園行動”失敗後,盟軍不僅損失了大量精銳的空降部隊,其後勤困境,也絲毫未得到緩解。這就意味著,他們失去了進行快速、機動突破的能力,被迫在沒有充足補給的情況下,轉而對德國邊境那道堅固的“齊格菲防線”,發動了一場緩慢、血腥、且代價高昂的正麵消耗戰。

因此,可以說,“市場大花園行動”的戰略失敗,直接鋪墊了接下來幾個月,在許特根森林和亞琛的、那一場場同樣慘烈的戰鬥。

這場為了奪取一座橋的豪賭,最終,用無數的生命證明了,那座橋,確實“遙不可及”。它在曆史上,留下了一個關於傲慢、勇氣和犧牲的、悲壯的教訓。

喜歡二戰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二戰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詭世界:一切恐懼來源於火力不足 狂雷曲 天機陰陽變 倒黴穿越者:誤入小說世界 糟糕!攻略的病嬌男主怎麼成真了 足球:十九歲喜提大器晚成係統! 我在萬人迷劇本中給對家係統打工 足球:帝王征途 班花談不上,那我就和校花談戀愛 我都屠儘諸神了,囂張一點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