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稷望著窗外黑黝黝的田野,遠處幾點燈火在夜色中閃爍。他放下酒杯,聲音有些發顫:"老崔,這次我們除了試驗田,還要選幾塊土質沒有那麼好的地方種植。"
"啊?"老崔夾著酸菜的筷子停在半空。
"幫我們找幾塊產量低的土地。"方稷一字一頓地說。
屋裡瞬間安靜下來,連扒飯的聲音都停了。張嬸兒手裡的鍋鏟"咣當"掉在灶台上。
"方專家,"老崔慢慢放下筷子,"您彆自己給自己上強度啊!"
方稷從公文包裡取出一遝資料,在油燈下攤開:"加拿大人在國際上散布謠言,說我們的種子隻能在特定條件下高產。我們要用事實說話。"
鐵柱突然站起來,把胸脯拍得咚咚響:"我們老師研究的新品種"丹江一號",比以前的麥種都要皮實!"
炕桌上的煤油燈"劈啪"爆了個燈花。老崔盯著圖紙看了半晌,突然仰脖子灌下一盅酒,把酒盅重重一蹾:"中!明兒個就帶您去看地!"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一行人踩著露水來到老堿溝。晨霧中,大片白花花的鹽堿地像打了霜,幾株枯黃的蒿草在風中瑟瑟發抖。
方稷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撚了撚:"鐵柱測一下土質,光憑手感上的感覺,我覺得這裡,比我想象的還要好。"
"鐵柱,把測土儀拿來。"
馮知微已經蹲在旁邊,戴著白手套的手利落地挖了個小坑:"老師,表層5厘米有輕微板結,但下層結構鬆散。"她舉起一捧土,讓陽光透過指縫,"含鹽量應該不會超過0.6。"
鐵柱扛著儀器踉踉蹌蹌跑過來,他手忙腳亂地組裝著探頭。
老崔和幾個村民圍成一圈,眼睛瞪得溜圓。張嬸兒家的小孫子壯著膽子摸了摸方稷的袖口:"爺爺,專家吃土呢!"
方稷笑了笑,接過鐵柱遞來的探頭,金屬尖端"嗤"地插入地麵。電子屏上的數字開始跳動:ph值8.9,含鹽量0.58,有機質含量1.2。
"比去年河南試驗田的數據還好。"馮知微飛快記錄著,鋼筆在紙上沙沙作響,"方老師改良的耐鹽堿菌劑正好適用這個區間。"
方稷起身想要測量另一塊地:"走,去看看那邊!"
晨霧中,一行人深一腳淺一腳地向東走去。鐵柱扛著儀器跟在後麵。
"這...這還好?"跟著來看熱鬨的村民直咂舌。
馮知微已經支起儀器開始測土樣:"老師改良的耐鹽堿菌劑,就是專治這種土壤。"
老崔撓著後腦勺:"方專家,這地要真能種出麥子,俺們全村給您立長生牌位!"
轉眼到了播種的日子,老堿溝的清晨比過年還熱鬨。天還沒大亮,土路上就擠滿了趕來看稀奇的鄉親們。
有拄著拐杖的白胡子老漢,有背著娃娃的小媳婦,連鎮上供銷社的售貨員都特地請了假過來。幾個半大孩子爬上了地頭的老榆樹,樹枝被壓得直晃悠。
縣農機站連夜調來的五台紅色播種機在晨光中鋥亮發光,像一排待命的士兵。
十幾個年輕後生圍著機器轉悠,這個摸摸方向盤,那個敲敲鐵皮艙,爭得麵紅耳赤:"俺開過聯合收割機!拉倒吧,你那技術還不如讓個大姑娘上去開呢!"
"都彆搶!"老崔穿著洗得發白的老式軍裝,銅鑼嗓子一吼,人群立刻安靜下來。他三步並作兩步跳上田埂,草帽簷下的眼睛笑得眯成縫:"今天這頭彩啊,得讓鐵柱老師來!"
鐵柱今天特意換了身新工裝,就是領口勒得他直縮脖子。聽到老崔點名,他"嘿"地一聲躥出來,差點被田埂絆個跟頭,惹得人群一陣哄笑。
"看好了啊!"鐵柱紅著臉爬上駕駛座,故意學著方稷推眼鏡的動作,可惜他鼻梁上光溜溜的。隨著"哢嗒"一聲,柴油發動機轟然作響,排氣管噴出一股青煙。
播種機緩緩開動的那一刻,人群突然安靜下來。黑金相間的麥種從鐵皮漏鬥裡簌簌落下,在晨光中劃出一道道金色的細線。地頭的老把式們不自覺地往前湊,渾濁的老眼死死盯著那一道道新翻的土浪。
"乖乖,這機器一天能種二十畝吧?"張老漢的旱煙袋都忘了抽。
他孫子蹲在地邊,小手輕輕撫過剛播下的種溝:"爺,這種子咋是花的?"
方稷蹲下來,掌心托著幾粒麥種給孩子們看:"看這包衣,是咱們所裡新研發的抗鹽堿處理劑。"陽光透過他的指縫,給麥種鍍上一層柔光。
突然,遠處傳來"突突"的摩托車聲。公社書記帶著一幫乾部急匆匆趕來,後座上還綁著個紅綢子包裹的物件。
"方教授!縣裡剛送來的錦旗!"書記氣喘籲籲地解開包裹,大紅緞麵上"科技興農"四個金字閃閃發亮。
老崔不知從哪摸出掛鞭炮,"劈裡啪啦"炸得滿地紅紙屑。在硝煙和歡笑聲中,五台播種機齊聲轟鳴,像一支鋼鐵隊伍,在這片沉寂多年的鹽堿地上踏出春天的足跡。
馮知微正手把手教村裡的姑娘們記錄播種數據,鐵柱的大嗓門在拖拉機轟鳴中依然清晰可聞:"注意行距!大爺大媽,先彆下去踩!"
在熱鬨的氛圍裡播完種子,由於這次種地借來了機器,全村人都有福氣了,這次耕田有了機器的幫忙很快就都種完了。眾人為了表示感謝,給方稷團隊無限投喂,馮知微都說來了這邊好像什麼都好吃,人都胖了3斤了。
轉眼十月上旬,老堿溝的清晨覆了一層薄霜。
方稷天不亮就起了床,踩著濕漉漉的草甸往試驗田走。晨霧未散,田壟間依稀能看到幾抹新綠。他蹲下身,指尖輕輕撥開覆在幼苗上的霜粒,嫩綠的麥苗頂著露珠,兩片細長的真葉微微舒展,在寒風中輕輕搖曳。
“老師!”鐵柱的聲音從遠處傳來,他深一腳淺一腳地跑過來,手裡攥著記錄本,“東邊試驗區的出苗率統計完了,53.5!”
方稷點點頭,目光掃過整片田壟。麥苗稀稀拉拉地分布著,有些地塊出苗整齊,有些則略顯稀疏。但無論如何,這些嫩芽確實在鹽堿地上紮了根。
馮知微從另一頭走過來,手裡捏著幾株幼苗樣本:“老師,對比組的數據出來了,施用耐鹽堿菌劑的區域,出苗率比常規處理高出12。”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