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稷點點頭,目送他們離開。鐵柱關上門,長舒一口氣:"這幫孩子,也不是知道是不是真的開竅了。"
"但願他們是真的懂了。"方稷重新坐回桌前,拿起未批完的數據,"是得讓他們明白,黃土地上的學問,從來不是試卷上的分數能衡量的。"
鐵柱咧嘴一笑:"那您這算不算是"第二次招聘"?"
方稷頭也不抬,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算是給他們指條路吧,人生不是一次失敗就被判停的,但路得自己走踏實了才行。"
鐵柱拿著厚厚一摞考核表衝進辦公室,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方老師,山東這批學生,全達標了!"
方稷正在整理推廣計劃,聞言抬起頭:"全達標?"
"對!"鐵柱把表格攤在桌上,手指點著上麵的紅勾,"您看,全都講的特彆好!"
方稷一張張翻看考核表,每份背麵都貼著老鄉們的評價:"說話透亮"
"那就都錄取。"方稷合上表格,"正好咱們多擴展幾個縣配。"
鐵柱撓頭:"可咱原計劃隻招二十人,這都超了......"
鋼筆尖在名單上劃出長長的墨線,方稷的聲音斬釘截鐵:"什麼時候嫌過人才多?山東能推廣開,河南河北就不缺這樣的苗子,告訴孫興華,今年推廣範圍擴大三成!隻要是好苗子,咱們就都要收到團隊中來。"
半個月後,山東第一批技術員出征時,方稷在送行會上發現個熟悉的身影,當初河南落選的眼鏡男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怎麼樣?方老師。"鐵柱得意挺了挺胸脯,"這小子在村裡住了二十天,幫老張家收了三畝花生,和老鄉同吃同住,學的快的呢,心裡頭有股子拚勁。"
方稷也很是欣慰,所有的路都是大家自己選擇走出來的,那晚的夜談,他聽進去了,做了,成功了,這讓方稷心裡十分欣慰。
送走山東這批培訓的技術員,鐵柱看了看離甘肅開始招聘還有幾天,問是直接去甘肅嗎?方稷想了想還是準備先去看看,最早下鄉的這批孩子乾的怎麼樣。
方稷蹲在台階上,往帆布包裡塞著記錄本和測墒儀,鐵柱在一旁清點乾糧,幾個冷饅頭、一包鹹菜、兩壺涼茶。
"方老師,咱真不通知縣裡?"孫興華抱著一摞地圖匆匆走來,"萬一被認出來......"
"就是要看最真實的情況。"方稷扣上一頂破舊的草帽,帽簷的裂縫裡還夾著去年的麥穗,"技術員們剛下去,咱們得知道他們教得對不對,老鄉們學得實不實在。"
鐵柱拍了拍腰間的水壺:"那咱裝成啥?收麥子的販子?"
"不用裝。"方稷笑了笑,"就說咱們是省裡派來"學習先進經驗"的。"
六點半,三人擠上了開往周口的長途客車。車廂裡彌漫著旱煙和汗酸味,車頂的行李架上堆滿了麻袋和扁擔。
"師傅,西華縣現在麥子咋樣?"方稷順勢和身旁的老漢搭話。
"喲,你們也是去學那個"旱一旱再澆"的法子?"老漢嗓門洪亮,"俺們村前兒剛來了倆年輕技術員,教的可細了!"
鐵柱和方稷對視一眼,這正是他們第一批派下去的技術員負責的村子。
"那法子好學不?"鐵柱湊過去問。
老漢點點頭,還從兜裡掏出一張畫著澆水示意圖:"那小周閨女說的也明白,還給畫了圖,可好學!"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