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眾人歡欣鼓舞時,鄭懷山突然蹲在田埂邊,指著幾株特彆的麥苗:"小方,你來看這個!"
那是幾株在狂風中幾乎紋絲不動的植株,比其他"丹江1號"還要矮上一截。方稷和鐵柱一起將泥土輕輕撥開,小心地取那株變異麥苗的根係。鐵柱扶住土,方稷輕輕將一株從土中取出,頓時瞪大了眼睛,根係發達得驚人,像一把濃密的胡須,足足是普通小麥的兩倍長!
"方老師,這根可真壯實......"鐵柱的聲音壓不住的興奮。
方稷沒說話,隻是小心翼翼地用鑷子撥弄著那些密集的根須。發達的根係在陽光下泛著濕潤的光澤,主根粗壯如鉛筆,側根則像漁網的經緯線般交錯纏繞。他輕輕提起一截根尖,黏連的土壤簌簌落下,露出末端膨大的結節。
"這是..."方稷的聲音有些發抖,"自然變異株!"
鄭懷山立即拿來紅綢帶,小心地係在這些特殊植株上:"要重點保護!我這就去準備隔離袋!"
鄭國棟已經飛奔回來,手裡拿著特製的無紡布隔離袋。這個精瘦的中年人動作異常輕柔,像對待新生兒般將麥苗放入袋中:"要連原土一起移植,不能傷到根尖分生組織。"他抬頭看向方稷,眼睛亮得驚人,"太好了方稷!這樣深的根,又能抗倒伏!這簡直是天降的禮物!"
鄭懷山拄著竹杖蹲下身,看那些捆上紅繩的小麥越看越喜歡!"老頭子我還是頭回見到這樣的麥根。"他突然壓低聲音,"小方,這事得保密。去年加拿大農業部的格裡·瑞茲率團訪華,出高價要買我們的冬星,咱們沒有賣之後,就有些奇怪的人總在試驗田周邊晃,幸虧咱們得巡邏很緊密,但還是小心一點。"
方稷立即會意,轉頭對鐵柱說:"去把試驗田的警戒線拉起來,除了我們幾個,誰也不準靠近這片區域。和安保團隊打招呼,要好咱們這邊的實驗成果。"
十分鐘後,這片發現變異株的區域已經被竹竿和麻繩圍了起來。鐵柱正在給每株變異苗編號,他的鋼筆在標簽上快速移動:"d1到d7,共七株,全部具有超發達根係特征。"
方稷拿好無紡布隔離袋,"國棟,走,我用一下實驗室的顯微鏡。你配合我一下,咱們儘快出報告給部裡。"
"好!"鄭國棟指向不遠處的白色小樓,"實驗室雖然簡陋,但光學顯微鏡和離心機都是去年新配的,咱們過去。"
實驗室裡,七份根尖樣本正在切片機上被製成薄片。鄭國棟調整著顯微鏡焦距,認真記錄著觀察結果。
顯微鏡視野中,根冠細胞的排列呈現出罕見的螺旋結構,就像被精心編織的麻繩。更驚人的是,內皮層細胞壁上沉積著厚厚的木質素,在偏振光下泛著光澤。
"這是天然的防脫水結構..."方稷的聲音有些發緊,"如果這個性狀能夠穩定遺傳..."
"抗旱性至少提升20。而且看這個根係構型,對貧瘠土壤的適應力也會大幅增強。"鄭國棟也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意外驚喜。
正當眾人沉浸在發現中時,鐵柱突然舉著個玻璃皿衝進來:"方老師!俺在洗根時發現個怪東西!"
皿底沉著幾粒微小的球形結節,直徑不到1毫米,表麵布滿褶皺。鄭國棟隻看了一眼就跳了起來:"根瘤菌!小麥居然結根瘤了!"
實驗室瞬間沸騰。鄭懷山一把搶過玻璃皿,對著燈光仔細觀察:"真的是固氮菌共生體!這...這理論上不可能啊!快!快做固氮酶活性檢測!要是真能固氮..."
方稷已經行動起來,他取出隨身攜帶的便攜式檢測儀:"鐵柱,去田裡再取些根瘤樣本。國棟,準備無菌操作台。"
兩小時後,檢測結果讓所有人屏住了呼吸,雖然比不上豆科植物,但已經是禾本科植物的突破性數據。
"這意味著,"方稷在實驗記錄本上寫下這行字時,鋼筆尖差點戳破紙頁,"這些變異株可能具備自主固氮能力,能減少30以上的氮肥施用。"
當晚,鄭家小院裡飄著海鮮的香氣。鐵柱親自下廚,用食堂剛撈的龍蝦和石斑魚做了桌盛宴。
鐵柱係著圍裙在灶台前忙活,鍋鏟翻飛間,蒜末爆香的辛辣混合著海鮮的鮮甜在院子裡彌漫開來。鄭懷山坐在藤椅上,眯著眼看鐵柱寬厚的背影,恍惚間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
"這顛勺的架勢..."老人咂摸著嘴,"跟你爹當年一模一樣。"
鄭懷山夾了塊雪白的蝦肉,剛入口就眯起了眼睛:"嗬!連這勾芡的薄厚都..."他突然放下筷子,望向院角的醬缸,"就是差口你爹的醬菜啊!那又酸又甜又辣的醃黃瓜,脆生生香的沒邊了..."
鐵柱抹了把汗,也加了一塊子肉邊吃邊說:"您想吃啥醬菜?明兒個俺全給您醃上!"
"真的嗎?"鄭懷山渾濁的眼睛突然亮起來,手指在膝蓋上比劃著,"要黃瓜,再醃些薑...雪裡紅你就是會醃,這邊也沒有雪裡紅。"他突然壓低聲音,"真不是我倚老賣老讓你忙活,真是太想那一口了,鐵柱啥也不說了,我啊彆的沒有,就是津貼沒處可花,你們年輕人用錢地方多,我這兩個月的津貼都給你,你給我多醃點醬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哪能要您錢呢!"鐵柱擺手推脫。
鄭懷山笑得直拍大腿:"好!鄭老蔫謝謝你!"突然又歎口氣,"那年我肺病最重時,就著你爹的醬黃瓜,硬是能扒下兩碗米飯..."心裡想著還是要給鐵柱錢,他不要就給方稷,等他回去讓方稷再給他,不過今天真是高興!
小麥的好消息和醬菜不久之後就能吃到,這讓鄭懷山心情大好!
"來,為"丹江1號"乾杯!"老人舉起椰殼盛的果酒,滿臉紅光,"老頭子我搞了一輩子育種,還沒見過這麼抗造的麥子!"
鐵柱啃著龍蝦腿,含糊不清地問:"鄭叔,這台風機平時都用來乾啥啊?"
"測試水稻抗倒伏,"鄭懷山給方稷夾了塊魚腹肉,"不過從今往後,肯定也要為咱們的小麥服務咯!"
吃完飯,也有其他人過來串門,眾人哄笑間,方稷注意到鄭國棟悄悄離席。
他跟出去,看見鄭國棟正在月光下記錄數據。
"方稷,你來了?"鄭國棟頭也不抬地說,"我想把我父親這套台風模擬裝置改進下,加上濕度控製和雨量模擬..."
方稷和鄭國棟正對著台風模擬裝置比劃。
潮濕的海風從窗戶縫隙鑽進來,帶著鹹腥的氣息。
"國棟,光是抗倒伏還不夠。"方稷的手指在圖紙上敲了敲,"還記得咱們國家遇到的那場大麵積鏽病嗎?那場病害毀了30的收成。"
鄭國棟猛地抬頭,眼鏡片上反射著台燈的光:"當然記得,你當時還立下軍令狀,讓院裡批你一定要使用抗病小麥,有的地方聽了,有的地方壓根一點都沒種你的抗病麥,後麵還好及時補種了抗病麥,說實話你當年真的很勇!"說著說著,鄭國棟想到,"難道你想?...把抗鏽病的遠緣雜交和矮稈性狀結合?"
"正是!"方稷點點頭。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