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的日落總是來得迅猛而壯麗,將廣袤的原野染成一片赤金。但對於那些從中方基地麵試歸來的年輕人來說,這夕陽卻難以照亮他們各自複雜的心緒。
第一批被淘汰的學員,如那位麵試時隻會說“yeoeaf...nogood!”的加爾卡,垂頭喪氣地回到自己所在的村莊。家人圍上來,急切地詢問結果。
“怎麼樣了?中國人選中你了嗎?”加爾卡的妻子期待地問。
加爾卡煩躁地揮揮手,一屁股坐在矮凳上:“選什麼選!他們嫌我英語不好!說聽不懂我說話!”
“英語不好怎麼了?”他的老父親吧嗒著旱煙,不滿地嘟囔,“來我們這裡不說我們的土語,說什麼英文,你不懂,難道那些中國人就都懂?”
“就是!”加爾卡像是找到了宣泄口,“問的都是些書呆子的東西!我種了二十年地,難道不知道什麼樣的土能長好莊稼?我看他們就是故意刁難!看不起我們!”
類似的對話在好幾個家庭上演。被淘汰的年輕人聚在小酒館裡,喝著便宜的當地啤酒,抱怨聲此起彼伏。
“那個叫阿瑪尼的女人,不就是多讀了幾年書,會掉書袋嗎?真要下地乾活,她未必有我強!”
“還有那個塔裡庫,傻乎乎的,就知道埋頭乾,中國人就喜歡這種老實好騙的!”
“我看那些中國人也沒多厲害,就是規矩多,架子大!還不如美國人之前開的工廠好。”
他們的不滿,混合著落選的自尊心受損和對未知標準的無法理解,在熟人圈子裡發酵,逐漸演變成一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集體情緒,認為中方項目“要求苛刻”、“不近人情”。
當方稷他們被迫放寬標準,招收第二批學員時,情況發生了變化。
一些條件如果是在第一輪篩選一定會被刷下去的、條件相對一般的人,意外地收到了錄用通知。比如一個叫貝克的年輕人,他麵試時表現平平,英語磕絆,農業知識也隻知道些皮毛。
接到通知時,貝克自己都愣住了,反複確認了好幾遍。回到家,他把這個消息告訴家人時,氣氛卻有些微妙。
“你被選上了?真的?”貝克的父親,一個臉上刻滿風霜皺紋的老農,放下手裡的活計,眼神裡帶著驚喜,但也有一絲疑惑,“上次村東頭的強尼不是也去了嗎?他比你壯實,也會說幾句英語,怎麼他沒選上,你選上了?”
貝克有些尷尬地撓撓頭:“我…我也不知道。可能…可能這次他們缺人吧?”
貝克的母親則更實際,臉上笑開了花:“管他為什麼!選上了就是好事!我兒子比強尼要好,一看就是忠誠老實的小夥子!以後就有錢蓋新房子了!貝克,拿到工資下個月就把塔莎娶回來早點給我生孫子!”
喜悅是真實的,但心底那一點點“僥幸”和“不確定性”,也讓貝克和他的家人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這份“好運”背後是否穩固。
對比之下的強烈不公與流言蜚語....
而當第一批被淘汰的人,看到那些原本和自己差不多、甚至不如自己的人,居然通過了第二輪的篩選,進入了項目工作時,那種不平衡感瞬間達到了頂峰。
“憑什麼?!”最早被淘汰的加爾卡聽到消息後,氣得差點把酒杯摔了,“那個貝克!他懂什麼?他連犁地都犁不直!他都能選上?中國人這搞的是什麼名堂?!”
“我看這裡麵有鬼!”另一個落選者信誓旦旦地壓低聲音,“肯定是誰給中國人送了禮!或者走了什麼關係!我就說嘛,怎麼可能突然標準就變了!”
“不公平!太不公平了!”抱怨聲在酒館和街頭巷尾蔓延,“早知道他們最後什麼人都要,我們當初那麼認真準備乾什麼?”
“中國人說話不算數!標準變來變去!耍著我們玩呢!”
這種強烈的不公感,迅速轉化為對中方項目的負麵評價和猜疑。一些關於“中國人歧視”、“選拔有黑幕”、“項目不靠譜”的流言開始在小範圍內傳播。
這些情緒和流言,或多或少也傳到了基地管理層的耳朵裡。李振邦對此隻能無奈地搖搖頭。
他對中方管理人員說:“看到沒有?這就是現實的複雜性。堅持標準,有人說你苛刻、不近人情;放寬標準,又有人說你混亂、有黑幕。怎麼做都有人不滿意。”
方稷和趙老也倍感壓力。他們一方麵要確保項目的基本技術水準不能無限下滑,另一方麵又要麵對人手短缺和地方關係的平衡難題。
“人才的培養和篩選,本來就是個長期過程,欲速則不達。”趙老歎息道,“但現在我們最缺的就是時間。”
也商議了對現有招收的人員,加強在職培訓和監督管理,實行嚴格的末位淘汰。
幾天後的一個清晨,天剛蒙蒙亮,中方基地緊閉的大門外就傳來一陣越來越響的喧嘩聲。
哨兵警惕地通過了望塔望去,隻見二十多個當地青年正聚集在門口,情緒激動地揮舞著手臂,用阿姆哈拉語高聲叫嚷著。為首的,正是那個在第一輪麵試中因為語言問題被淘汰的加爾卡。
“開門!讓中國人出來!”
“憑什麼不要我們?我們要個說法!”
“不公平!你們的標準是狗屁!”
“貝克那種廢物都要,為什麼不要我們?是不是收了黑錢?!”
他們的叫罵聲吸引了附近村落一些早起村民的注意,紛紛圍攏過來看熱鬨,對著基地指指點點。場麵開始變得混亂,人群有越聚越多的趨勢。
李振邦、方稷、趙老以及安保負責人迅速趕到大門內的指揮點。透過門縫,他們看到了外麵群情激憤的景象。
“怎麼回事?!”李振邦臉色鐵青,問安保隊長。
“報告!是之前被淘汰的那批應聘者,大概二十多人,在門口抗議,說我們選拔不公,要求給說法!情緒很激動!”
方稷看著那些年輕而憤怒的臉,眉頭緊鎖:“果然還是鬨起來了…”
趙老歎了口氣:“堵不如疏,這樣鬨下去影響太壞,還會被彆有用心的人利用。”
李振邦當機立斷:“通知政府軍安保分隊,請他們立刻增派人手到大門外維持秩序,防止發生衝擊事件。同時,立刻聯係所羅門先生,向他通報情況,請他協調當地警方或村長老過來處理。”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