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廳內,胡奎滿臉喜色地稟告:“督監,樣槍的改進最近頗有進展,還請您親自前往匠作營檢驗。”
劉錡大喜,高聲喊道:“明月,你先吃飯,我去匠作營了!”
“哎~吃完再去呀!”望著劉錡與胡奎匆匆離去的背影,明月端著食盤一臉無奈地跺了跺腳。
匠作營中,一隻堅固的金屬三腳槍架上,靜靜擺放著一杆約1.5米長的火槍。圓形槍管烏黑發亮,內外壁打磨得光滑平整,一看外形便知工藝比之前精湛了許多。
槍管下方焊接著一塊長方形鋼板,護木上特意開槽,槍管襯板嚴絲合縫地嵌入其中,並用厚銅片分段箍住,再以鉚釘牢牢固定。
護木與槍管在中部靠後位置可一分為二,由兩片鋼板連接,側麵同樣用鉚釘固定,便於開合。護木後半部分上方是金屬製件,兩側設有滑槽,套著一個可前後滑動的金屬圓筒,筒身側麵焊有小圓棍作為拉手,推拉十分便捷。
護木下方安裝著機括,內置機簧,向後扳動機括,一根鉛筆粗細的香繩便會向前伸入槍管,鬆開手指後自動複位。為防止意外觸碰扳機,還特意設計了一個圓環,固定在護木上用來護住扳機。
槍管尾部的護木處開有缺口,並用鐵片細心包裹。金屬圓筒前推可嚴實地罩住槍管尾部,向後拉開便能拆卸槍管。
槍托前方是一個鐵板製成的盒狀部件,將機括與香繩包裹其中,鐵盒上鑲嵌著小鐵環,與槍管管頭的鐵環精準對齊。
整支火槍造型優美,比例協調,與現代步槍已極為相似。
槍旁還放著一個木盒,裡麵整齊排列著五個略細於槍管的金屬圓筒,筒尾焊接方形銅片,中間留有小孔,側麵還設有短小鐵杆。筒裡內置有規格一致的牛皮紙包,裡麵裝著火藥和彈丸。
胡奎走上前,拉開金屬套筒,取出一個子銃,掰開槍管將其裝入,旋轉半圈,把小鐵杆卡在護木凹槽中,隨後“嘩啦”一聲推上套筒。他抬起槍托,眯起眼睛,瞄準五十步外的紙靶,接著拿來鐵架支撐槍托,在扳機上係好長麻繩,緩緩退到木板後蹲下,看向劉錡。
劉錡點頭示意,胡奎猛地拉動麻繩,扳機帶動繩香穿過子銃尾孔,燙穿牛皮紙伸入子銃。片刻後,隻聽“嘭”的一聲巨響,槍身劇烈顫動,火焰裹挾著白煙從槍口噴湧而出。
“打中了!打中了!”遠處報靶的匠人興奮地大喊著,拿著靶子跑了過來。劉錡接過靶子查看,隻見靶紙上有個規整的圓孔,邊緣還帶著焦痕,後麵的木板更是被穿出大洞,而彈頭卻不知去向。
劉錡趕忙派人尋找,不久後,在靶位後方約二十步處找到了那顆已經變形的球形彈丸。劉錡不由得點了點頭,難怪胡奎信心滿滿,看起來這火槍的射程和威力的確還不錯。
劉錡又拿起一管子銃,拆開牛皮紙,倒出彈丸和火藥。隻見彈丸是一顆渾圓鋥亮的小鋼球,火藥顆粒也研磨得更加細膩。子銃由青銅打造,青銅熔點低、硬度高、可塑性強,且耐磨耐腐蝕、色澤美觀。
他取出剛才擊發過的子銃查看,並無明顯變形,再看槍筒也十分乾淨,火藥殘渣基本都留在子銃內。
此次試槍十分成功。劉錡親自持槍,將剩下的三個子銃接連擊發,三槍均命中目標,可見精準度良好。
劉錡問道:“打造這樣一支槍,需要多久?”胡奎答道:“一名木匠、兩名鐵匠、一名銅匠,四位熟練匠人協作,大約需要三天時間。”
劉錡皺起眉頭:“耗時太久了!”
胡奎解釋道:“主要是鐵匠打造槍管難度極大,需選取精純熟鐵反複燒煉鍛打百餘次,每次鍛打重量都會減輕,直至重量不再變化,才算煉成精鋼。之後還要卷筒、校準、打磨,極為耗時。”
劉錡追問:“沒有更快的辦法嗎?”
胡奎說:“匠人們商議過,若直接用青銅製作槍管,效率能大幅提升。我們也考慮過,既然子銃能承受火藥爆炸,母銃應該也沒問題。”
劉錡思索片刻,覺得有理:“那就試試。另外,彈丸不必用精鋼,將鉛熔化後用模具製成統一規格,再與粗河砂放入滾筒打磨光滑即可。製作火藥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遠離火源。按我所說的比例混合後,先用水調成糊狀,大概每百斤混合藥粉加八斤水,先以此比例試驗。然後在木板上攤薄晾曬,曬乾後粉碎,然後用細篩篩成小顆粒即可,這樣火藥威力會更大,不必過於精磨細粉。子銃的長度決定裝藥量,確定彈丸規格後,通過不同藥量測試射程和威力,最終確定最佳裝藥量和子銃規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胡奎一一認真記下。
劉錡突然想到現代的流水線作業,又對胡奎說:“可將匠人分組,專人負責特定零部件製作。比如,一組匠人專門打造槍管,一組製作子銃,一組生產彈丸,一組研製機括等零部件,最後集中到一處,再由專人負責組裝。”
胡奎連連點頭,稱讚道:“如此一來,生產效率定會大幅提高。”
劉錡神色嚴肅地叮囑:“此事關乎重大,必須嚴格保密,一旦泄露,嚴懲不貸!我會調派一都軍兵專門守護匠作營,日夜巡邏。你這邊要將所有匠人登記造冊,無關人員一律不得入內,匠人若非必要也不得隨意離開。確需外出的,必須說明理由,經過搜身檢查且由兩名軍士全程陪同方可。”
胡奎深知此事的重要性,連忙鄭重應下。
劉錡再次囑咐到:“儘快確定火槍最終樣式,按方才所說的方法批量生產。”
“諾!”胡奎領命而去。
劉錡回到議事廳,即刻安排一都軍兵前往匠作營加強安保巡邏。這些軍兵們得知自己從普通正兵升任護庫兵,待遇提高,個個興高采烈。
此時,飯菜還擺在桌上,明月早已趴在桌邊沉沉睡去。劉錡這才想起自己還未用餐,肚子餓得咕咕直叫,於是拿起一個饅頭,就著茶水吃了起來。
不一會兒,明月聽到動靜醒了過來,急忙要去熱飯,劉錡趕忙拉住她的手說不必麻煩。明月頓時羞紅了臉,急忙抽回手,說道:“方才李先生來說,那個羌人部落被金毛犬帶回來了,足有幾千人呢!李先生已安排他們在武山草場安營紮寨。”
劉錡聽聞大喜,沒想到金毛犬出去數月,真把這事辦成了。
喜歡西鳳烈請大家收藏:()西鳳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