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了然,趙貞吉此舉,解了燃眉之急,卻也徹底撕裂了清流表麵的和諧,更在嚴黨心頭插了一刀。
這“良策”背後,是地方藩庫被掏空,是無數官員被迫“自願”緩領俸祿,是寅吃卯糧的窟窿越挖越深。
但此刻,無人會在意這些。
因為簾後那位,已然龍心大悅。
“叮!叮!叮!叮!”
銅磬的敲擊聲驟然變得密集而歡快,清脆的聲響在死寂的精舍內回蕩,毫不掩飾地傳遞著簾後帝王此刻的暢快與滿意。
紗簾被一隻枯瘦卻穩定的手緩緩掀開。
嘉靖帝朱厚熜,身著素白道袍,緩步走了出來。
他臉上帶著一種若有若無的笑意,目光掃過階下神色各異的臣子,最後落在依舊跪伏在地的趙貞吉身上,眼神中充滿了毫不掩飾的讚賞。
“好!好!好!”嘉靖連道三聲好,聲音清朗,帶著久違的輕鬆,“朕就說嘛!天塌不下來!有諸位股肱之臣在,何愁難關不過?”
他踱步至禦案前,信手拿起那柄溫潤的玉杵,往後輕輕敲擊了一下銅磬,發出最後一聲悠長的清鳴,仿佛為這場“圓滿”的議事畫上句點。
“趙卿,”嘉靖看向趙貞吉,語氣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肯定,“臨危受命,調度有方,心係社稷,實乃乾國之才!此策甚合朕意!解了朕心頭之憂啊!”
趙貞吉深深叩首,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那是激動與壓抑的興奮:“臣惶恐!此乃臣分內之事,全賴陛下洪福齊天,聖德感召,方能使各省官員同心戮力!臣,不敢居功!”
嘉靖滿意地點點頭,目光掃向其他人,那笑意更深,帶著一種掌控一切的從容:“諸位愛卿,皆是我大明棟梁!今日能議出此等良策,同心同德,朕心甚慰!徐卿統籌有度,高卿憂國憂民,嚴侍郎……嗯,亦是從旁關切。靖海伯慷慨解囊,更是急公好義!皆是有功之臣!”
“皇上聖明!”
“陛下洪福!”
“臣等惶恐!”
階下眾人,無論心中作何感想,此刻都整齊劃一地躬身行禮,山呼之聲在精舍內回蕩。
嚴世蕃強壓下心頭的嫉恨,擠出僵硬的笑容,跟著躬身。
徐階迅速收斂了臉上的失態,重新掛上那副溫潤恭謹的麵具,隻是眼底深處依舊冰冷。
高拱咬著牙,悶聲附和。
陳恪麵色平靜,依禮而行。
嘉靖享受著這“君臣和睦”、“共克時艱”的氛圍,臉上笑意盎然。
他不在乎趙貞吉是如何“調度”的,不在乎那些官員的俸祿是否真的“自願”緩發,不在乎地方藩庫是否被掏空。
他在乎的,是這場迫在眉睫的危機,終於有人用“巧妙”的辦法解決了,而且,沒有動他宮用的一分一毫!
拆東牆,補西牆?隻要能糊住眼前這個窟窿,讓他的子民不至於立刻揭竿而起,讓他的江山暫時穩住,讓他的清修不受打擾,那就是好辦法!
至於東牆拆了之後會不會塌?那是以後的事了。
喜歡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請大家收藏:()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