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狼煙驟起(一)_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13章 狼煙驟起(一)(2 / 2)

他按部就班地往來於火藥局、兵部衙門和裕王府之間。

火藥局的改製已步入正軌,高效的生產流程和嚴格的質量管控體係已然建立,工匠們士氣高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恪的關注點開始轉向更大規模擴產的可行性研究,同時秘密籌備著新式火器的研發,和火器製造並入火藥局的一體式計劃。

兵部的事務則繁雜依舊。

各地衛所糜爛的奏報、軍餉拖欠的告急文書、將領升遷調動的爭議,如同雪片般堆滿案頭。

陳恪以其特有的高效和務實作風處理著,該駁回的駁回,該協調的協調,該壓下的壓下。

而北麵韃靼及蒙古各部蠢蠢欲動的消息,幾乎年年都有,今年似乎也並無特彆。

對於這些消息,兵部上下,乃至內閣,並未給予過多重視。

畢竟,在明朝與蒙古長達兩百年的對峙中,這種“蠢蠢欲動”幾乎是每年的必備節目。

但是陳恪尤其重視來自北疆的軍報。

因為陳恪非常了解其背後的深層邏輯。

遊牧經濟極其脆弱,一場“白災”——指特大雪災,就足以讓大批牲畜死亡,使整個部落陷入生存危機。

為了生存,南下劫掠富庶的農耕地區,便成為其最直接的選擇。

此外,原本的曆史上明朝斷絕“馬市”邊境貿易,斷絕了蒙古貴族獲取奢侈品和生活必需品的穩定渠道,也加劇了其通過武力掠奪的衝動。

這種基於生存壓力的周期性寇邊,如同草原上的季風,年複一年,似乎成了大明北疆無法擺脫的宿命。

如果細挖更深層的原因,則可能是蒙古部落內部權力更迭時,新上台的首領往往需要通過對外戰爭來樹立威望,鞏固統治。

俺答汗作為此時蒙古最具實力的首領,其野心和行動力都不容小覷。

曆史上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戌之變”,俺答汗大軍兵臨北京城下的恥辱,在這個時空雖因他的預警和常遠山的協助得以避免重演,但蒙古的威脅從未真正解除。

俺答汗雄踞河套,實力雄厚,其野心絕非小打小鬨的劫掠所能滿足。

這些看似“常態”的異動,在他眼中,更像是風暴來臨前的漣漪。

因此,陳恪要求北線邊鎮和兵部職方司提高警惕,加強偵測,不可因循懈怠。

————

裕王朱載坖經曆了景王薨逝的風波後,地位愈發穩固,心態也平和了許多。

陳恪在裕王府的講讀,則注重引導裕王關注實務。

他結合東南抗倭、北邊防務、乃至最近的江西倭患與俞大猷事件,深入淺出地剖析國策得失、吏治弊端、用人之道,潛移默化地塑造著這位未來儲君的政治視野和施政理念。

裕王也常就一些敏感政事私下征詢其意見,因景王已逝,陳恪的顧忌也少了許多,經常是知無不言的態度。

至於嘉靖帝最看重的青詞撰寫,陳恪如今已能從容“甩鍋”。

新科狀元、他的狂熱“門生”陳謹,在青詞一道上展現了驚人的天賦和熱情。

陳恪隻需在閒暇時,將自己結合後世知識“包裝”好的“天道感悟”、“祥瑞征兆”等核心思路稍加點撥,陳謹便能引經據典,鋪陳辭藻,炮製出辭藻華麗、玄之又玄、深得嘉靖帝歡心的“上佳”青詞。

這大大解放了陳恪的精力,讓他能將更多心神投入到真正關乎國運的實務之中。

日子,就在這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藏機鋒的節奏中一天天滑過。

京城的輿論場關於“誰救了俞大猷”的爭論漸漸淡去,被新的談資取代。

嚴嵩在府中“靜養”,徐階主持內閣日常,趙貞吉忙於賑災後續和戶部錢糧調度,高拱在兵部與陳恪配合日漸默契,張居正則如潛龍在淵,默默觀察,積蓄力量。

直到一份標注著“十萬火急”、來自宣大總督的八百裡加急塘報,如同驚雷般打破了這短暫的平靜,重重砸在了兵部尚書高拱和右侍郎陳恪的案頭——俺答汗親率數萬鐵騎,突破邊牆,兵鋒直指宣府大同!

其來勢之洶,規模之大,遠超往年例行襲擾。

北疆,狼煙驟起!

喜歡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請大家收藏:()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八零玄學少女,高校兵哥翻牆求婚 八零好孕美人,搬空家產改嫁絕嗣大佬 我老公總是英年早逝留下遺產 讓你破案,你直播虐殺罪犯? 朕隻是一個演員 凡童降妖錄 絕對反傷我不說,有種你就打死我 修勾修仙:我的男友是二哈 穿越過去和現在 十洲禦道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