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深吸一口氣,放下湯匙,臉上迅速堆起恭敬與讚同:“陛下,嚴閣老舉薦老成持重,思慮深遠。鄢懋卿大人素有乾才,精明強乾。當此國庫空虛、邊餉撫恤急需之時,委派得力乾員總理鹽鐵稅務,開源節流,確為老成謀國之上策。臣以為,嚴閣老此議,不失為解燃眉之急的良策。”
他先把高帽子給嚴嵩和鄢懋卿戴上,肯定其“老成謀國”的姿態和“急需用錢”的現實需求,表態支持。
這是政治正確,嘉靖也挑不出錯。
但緊接著,陳恪眉頭微蹙,麵上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遲疑,欲言又止。
這點細微變化自然瞞不過嘉靖帝銳利的眼睛。
“嗯?”嘉靖帝鼻腔裡發出一聲輕哼,目光落在陳恪臉上,帶著一絲洞悉的玩味,“陳卿似乎……還有未儘之言?有話不妨直說,此刻隻有你我君臣,但說無妨。”
陳恪等的就是這句話。他微微躬身,聲音壓低了幾分,帶著一絲“為君分憂、為閣老考慮”的誠懇:
“陛下聖明。臣隻是思及,鹽鐵稅務乾係重大,所涉銀錢動輒百萬,數額驚人。鄢大人此行,責任如山。為保萬全,也為了……也為了嚴閣老舉薦得人之清名不受半分玷汙,臣鬥膽建議,陛下可另遣數名絕對心腹可信之人,隨鄢大人同行。”
他頓了頓,觀察著嘉靖的神色,見其眼神微動,才繼續道:“此人不必乾涉鄢大人行事,甚至無需露麵!
隻負責在暗處隨行記錄、護衛銀兩安全,確保沿途解送無虞。
如此一來,既可免除錢糧途中可能的安全隱患,彰顯朝廷威嚴;二來,若鄢大人行事光明,賬目清晰,則其功績與嚴閣老識人之明,亦能昭昭於天下,無人可置喙。
若有宵小之輩膽敢構陷,有此心腹之人在側,亦能隨時為鄢大人和嚴閣老辯誣,保其清譽。”
陳恪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冠冕堂皇。
表麵上是“護衛安全”、“保障閣老清名”,核心卻是要在鄢懋卿這條惡犬脖子上,套上一個嘉靖帝的“眼睛”和“耳朵”。
他所說的“可信之人”,自然不是指普通的錦衣衛番子或戶部官員——那些人極有可能被嚴黨滲透或收買。
他所指,唯有陸炳手下那些神出鬼沒、隻忠於皇帝一人的緹騎死士!
就像保護他陳恪去密雲的那種!這些人如同鬼魅,記錄下的一切,將直達天聽,成為嘉靖手中最致命的把柄。
陳恪這一招,是陽謀。
他料定嘉靖帝對嚴黨同樣充滿猜忌,尤其是在楊順事件之後。
派心腹監視,正合嘉靖心意!此舉既能掌控鄢懋卿刮地皮的實情,防止嚴黨過度中飽私囊,又能將嚴黨的一舉一動納入掌控。
無論鄢懋卿刮上來多少銀子,嘉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嚴黨想私吞也沒那麼容易。
而一旦鄢懋卿做得太過,激起民變或者留下確鑿的貪墨證據,那麼這把刀隨時可以調轉刀口,砍向嚴黨!
這是陳恪借嘉靖之手,在嚴黨錢袋子裡埋下的一顆致命釘子,更是一招看似維護實則陰狠的閒棋。
精舍內一時寂靜無聲,隻有炭火偶爾的劈啪輕響。
燭光在嘉靖帝深不見底的眸子裡跳躍,臉上看不出喜怒。
他既沒有立刻點頭讚許陳恪的“妙計”,也沒有出言拒絕。
良久,嘉靖帝才緩緩開口,聲音恢複了那份平淡超然,仿佛剛才的對話隻是隨口閒談:
“唔……陳卿慮事周詳,倒也有幾分道理。此事……朕知道了。”他不再看陳恪,重新拿起玉箸,夾起一片薄如蟬翼的玉蘭片,“用膳吧,菜要涼了。”
這便是帝王心術的答案——不置可否,留待後觀。
陳恪心中一凜,知道這個話題到此為止了。
他立刻收束心神,恭敬應道:“是,謝陛下。”隨即也重新拿起湯匙,目光低垂,看著碗中那半顆晶瑩翠綠的白菜心。
隻是這一次,那曾驚豔了他的清甜滋味,似乎也帶上了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
他小口地吃著,動作依舊恭謹,心思卻已飛遠。
偏殿內,燭火搖曳,沉水香依舊嫋嫋。
君臣二人相對無言,默默用著這頓價值千金的“素齋”。
空氣裡彌漫著食物的香氣,更彌漫著無聲的算計與深沉的帝王權謀。
喜歡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請大家收藏:()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