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彥秋展開素帛,卻見其上密密麻麻記載著滄縣山川形勝與林木分布。
隨著指間推移,他濃眉越皺越緊:“下官查過地方誌,這滄縣雖是藥材寶地,奈何當地官吏近十年來隻顧著營造假山奇石討好上司,竟把正經的林木養護給荒廢了...”
李文傑輕輕挑起油燈的燈芯,昏黃的燭光在朱漆雕欄的窗欞上投下斑駁光影。
他身著玄色官袍,腰間玉帶垂下的流蘇輕輕擺動,袖間露出的素綾帕子繡著暗紋。
“原來,這滄縣的爛攤子皆因劉坤那廝鬨騰的。”
“那廝署理滄縣知縣時,一意孤行推行所謂‘山林生計圖強’之策。這劉坤,堪稱世間一大笑柄。”
“往昔推行諸般項目,全然不問市井行情,隻顧追逐虛名。今朝種桃林,明朝栽梨樹,後日又跟風種葡萄。待到瓜果成熟之時,百姓卻隻能望著滿倉的果子徒歎奈何。”
“市集上無人問津,商賈皆避之不及。如此折騰數回,苦果皆由百姓吞下。那劉坤倒好,得了政績升遷,獨留百姓徒剩滿倉賣不出去的果子。”
“百姓最是實在不過,幾番折騰下來,官府再如何鼓動,已然無人響應。此次永樂醫肆相中滄縣的靈秀山水,提出要在此地開辟藥田。這是永樂醫肆在桐城建藥坊的首要條件。楊清風那老匹夫,非要眼見藥苗下土,方肯簽下契約。”
“如今的棘手之處在於,百姓的心氣已被消磨殆儘。滄縣的壯勞力多半已遠赴京畿謀生。若要開辟藥田,卻無百姓依仗,豈非癡人說夢?”
擺在林彥秋麵前的,確是一道難題。若赴任滄縣,自是得挑起這副重擔。若不去,這機遇便拱手讓人。然若真能扭轉乾坤,日後仕途必是順風順水。
“大人,若縣衙相信在下,墨卿願往滄縣一試!”
林彥秋略一沉吟,便已起身抱拳,語氣堅定。
“好!年輕人果然有衝勁!”
李文傑先讚一句,旋即話鋒一轉,“隻是有個難處,府庫撥付的專項銀兩尚不能足額到位。如今能撥給你的,隻有二百萬兩紋銀。你到滄縣後,暫任同知一職,專司農桑林牧諸事。”
林彥秋聽聞此言,隻覺眼前一黑,險些栽倒在地。
滿打滿算,這銀子恐怕不過是敷衍了事。李文傑這老賊,分明是打算見風使舵,稍有不妥便斷了糧草。
此時此刻,林彥秋退無可退,隻能硬著頭皮接下這燙手山芋。
李文傑推開窗欞,夜色如潑墨般浸染了整個府衙。
遠處炊煙已散,唯有官道兩旁的槐樹傳來沙沙輕響。
林彥秋的身影在月光下顯得愈發清瘦,玄色官袍隨風輕擺,胸前的雲雁紋繡在月色中若隱若現。
他躬身作彆時,袖口滑露出一截素綾帕子,那是母親傳下的信物。
“這天,這地,皆是黑沉沉的啊!”
林彥秋踏上青石階時,忽然想起祖父當年述職時的歎息。
李文傑挖的坑,雖覆著錦繡緞麵,底下卻是燒得通紅的鐵蒺藜。他隱隱覺察到,背後那雙操持著府台印匣的手,實則連通著更高的廟堂。
拾級而下時,腰間懸著的玉佩撞在欄杆上,清脆的聲響驚飛了簷角的宿雀。
李文傑站在二層遊廊憑欄而望,月光將他斑白的鬢發染成銀色,手中把玩的端硯在夜色中泛著幽幽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