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西域行紀(上)_京城尋寶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京城尋寶記 > 第279章 西域行紀(上)

第279章 西域行紀(上)(1 / 1)

北京的六月,暑氣像一層黏膩的紗,裹在人身上。前門外大柵欄那條胡同裡,“聚寶齋”的金字招牌被曬得有些發蔫,門口那盆石榴倒是開得紅火,豔豔的花骨朵兒直往門框上探。我叫吳克,三十多歲,正是能跑能顛的年紀,此刻卻歪在店裡那張老榆木躺椅上,腳丫子搭在茶幾邊,聽著牆上掛的老座鐘“哢噠哢噠”走,眼皮子直打架。

老張坐在櫃台後頭,手裡捧著本翻得卷了邊的《中國陶瓷史》,鼻梁上的老花鏡滑到了鼻尖。他四十多歲,原是北京供銷社的職工,還當過幾年兵,腰板挺得直,就是看書時總愛皺著眉頭,跟那些老窯瓷片上的冰裂紋似的。“小吳,”他突然開口,聲音帶著點京片子的甕聲,“你說這鈞窯的蚯蚓走泥紋,到底是咋形成的?我瞅著書上說的,跟上次咱們收的那隻碗上的紋路不太一樣啊。”

我打了個哈欠,沒動彈:“張哥,你這學問是越來越精進了,都研究到這地步了?那玩意兒得上手摸,光看書能看出個啥?等明兒不忙了,把那碗拿出來,咱哥幾個再琢磨琢磨。”老張這人,正義感強,以前對古玩就是個愛好,這幾年跟著我和老鄰居,算是徹底入了門,勁頭兒比誰都足。

老鄰居蹲在裡屋的地毯上,正對著一堆剛收來的雜件兒忙活。他比老張大幾歲,具體多大我倆也沒細問,就一直叫他老鄰居。這人是個古玩行家,眼神毒,心細如發,算盤打得精,可骨子裡卻實在,遇上手頭緊的主兒,總能高抬貴手。這會兒他正拿著個放大鏡,對著一個銅香爐瞅,嘴裡念念有詞:“嗯,這宣德爐的包漿還行,就是底款有點懸,得仔細瞧瞧。”他說話慢悠悠的,帶著點老北京的從容,手裡的活兒卻不停,翻過來掉過去地看,跟給人看病似的。

我們仨在這聚寶齋待了十多年。從一開始在潘家園擺地攤,到租下這門麵,再到如今在北京、外地都置了房產,早就不用為錢發愁了。按說該享清福了,可偏偏都離不了這尋寶的樂子。就像老鄰居常說的:“錢這東西,夠花就行,可這淘換寶貝的癮,跟抽煙喝酒似的,戒不了。”我和老張都信這個理兒,不然也不會放著舒坦日子不過,天天在這店裡跟一堆老玩意兒較勁。

這天下午,店裡沒什麼客人,日頭偏西的時候,老鄰居才從裡屋出來,手裡端著那銅香爐,往桌上一放:“夠嗆,這爐子裡的鏽色不對,是做上去的,差點打了眼。”老張湊過去看了看,點點頭:“我說呢,看著就有點賊光。”

我坐起來,給自己倒了杯涼茶,咕嘟咕嘟灌下去半杯,才覺得暑氣散了點。“我說哥倆,”我抹了把嘴,“老在城裡憋著也沒意思,要不咱出去走走?”

老張抬眼看我:“上哪兒去?潘家園都逛膩了。”

“不是潘家園,”我笑了笑,“咱去遠點的地兒,烏魯木齊咋樣?”

老鄰居正用軟布擦手,聞言頓了頓:“烏魯木齊?那兒可有陣子沒去了。咋想起去那兒了?”

“前兒個跟一新疆來的哥們兒聊天,”我說道,“他說那邊最近出了些老物件,瓷器、字畫都有,還有些老服裝、兵器,說是從鄉下收來的。我琢磨著,咱也有段日子沒跑遠路了,去那邊瞧瞧,就當避暑,順帶找找有沒有漏可撿。”

其實我心裡還有個沒說透的念頭。我這人好琢磨個事兒,前兩年看雜書,瞅見過幾句提紀曉嵐的,說他當年被發配到新疆,好像不光是因為給親家通風報信那麼簡單,裡頭似乎有點隱情,可書上也沒細說。新疆那地兒,跟紀曉嵐總能扯上點關係,說不定去了能聽到點啥老故事。當然,這事兒我沒急著說,先把他倆的興致勾起來再說。

老張一聽去烏魯木齊,眼睛就亮了,當兵的人,對遠地方總有種向往:“行啊!去就去!我正好想看看那邊的戈壁灘是啥樣。”

老鄰居則更實際,開始盤算起來:“去也行,得先打聽好路子,住哪兒,找誰收貨。那邊的市場跟咱這兒不一樣,得小心著點,彆讓人坑了。還有,這季節去,帶啥衣服……”他絮絮叨叨地說著,手指卻在桌上輕輕敲著,那是他動心的表現。

我知道,這事兒就算成了。我們仨就是這樣,隻要有一個人起了頭,另外兩個準能跟上,幾十年的交情,默契都在骨子裡。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準備行裝。老鄰居最仔細,列了個單子,從放大鏡、強光手電到各種尺寸的棉手套,再到治水土不服的藥,一樣樣收拾。老張則翻出了他當年當兵時的帆布包,擦得乾乾淨淨,說這包結實,裝東西靠譜。我呢,除了收拾行李,還偷偷塞了幾本關於新疆風土人情和紀曉嵐的雜記進去。

臨走那天,天剛蒙蒙亮。我們仨鎖了店門,背著包,坐上了去火車站的出租車。北京的清晨還有點涼,可我們心裡都熱乎乎的。車窗外,胡同裡的老槐樹葉子綠得發亮,知了還沒開始叫,一切都靜悄悄的,隻有我們仨的興奮勁兒,在車廂裡直往上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到了烏魯木齊,先吃碗正宗的拉條子!”老張搓著手說。

“嗯,再弄兩串烤包子,”老鄰居接話,“那邊的羊肉,跟咱這兒的不一樣,香。”

我看著他倆,笑了:“急啥,到了有的是吃的。先說好,到了地方,咱可不急著下手買東西,先逛兩天,摸摸底,看看有沒有啥特彆的玩意兒。”

“那是自然,”老鄰居點點頭,“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尋寶這事兒,得慢慢來,跟釣魚似的,得有耐心。”

火車“哐當哐當”地開了起來,載著我們一路向西。車窗外的景色漸漸變了,高樓大廈換成了田野村莊,再後來,就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戈壁和沙丘。我們仨坐在軟臥車廂裡,有時候聊天,有時候各看各的書,老張看他的陶瓷,老鄰居研究他的玉器圖譜,我則翻著那本關於紀曉嵐的舊書,心裡琢磨著,這趟西行,到底能遇上點啥。

到烏魯木齊的時候,正是傍晚。夕陽把整個城市染成了金紅色,空氣裡帶著點乾燥的熱氣,還有一股說不上來的香味,像是烤羊肉、孜然和瓜果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出了火車站,一股濃鬱的異域風情撲麵而來,街上的人,有戴著小花帽的維吾爾族大叔,有穿著漂亮艾德萊斯綢裙子的姑娘,路邊的攤位上擺滿了五顏六色的葡萄乾、哈密瓜,還有亮晶晶的銅器和地毯。

我們找了家離大巴紮不遠的旅館住下,簡單收拾了一下,就迫不及待地出門了。老張果然惦記著吃的,拉著我們直奔一家看著熱鬨的飯館。

“老板,來三碗二六工丸子湯,再來幾個油塔子!”老張操著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喊道。

我和老鄰居也沒意見,入鄉隨俗嘛。沒一會兒,一大碗熱氣騰騰的丸子湯端了上來,湯裡有鮮嫩的牛肉丸子、爽滑的粉條和白菜,上麵撒著蔥花和香菜,旁邊放著一碟油塔子,層層疊疊,油亮油亮的,看著就有食欲。

我們仨也顧不上說話,拿起勺子就開吃。那丸子湯鮮得掉眉毛,牛肉燉得爛乎,油塔子鬆軟油香,配上一口熱湯,渾身的疲憊都驅散了。

“嗯,這味兒正!”老張吃得滿頭大汗,連連點頭。

老鄰居也吃得仔細,慢慢品著湯味:“不錯,這湯的火候到家了,肉也新鮮。”

我扒拉著碗裡的粉條,看著窗外漸漸亮起的街燈,心裡想著,這才剛開始呢,烏魯木齊的夜,聚寶齋之外的世界,還有那些藏在角落裡的老物件,以及或許能聽到的關於紀曉嵐的舊事,都等著我們呢。這趟尋寶之旅,就像剛端上來的這碗丸子湯,熱氣騰騰,滋味兒,還在後頭呢。

喜歡京城尋寶記請大家收藏:()京城尋寶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有9999萬億,跟我比有錢? 從遮天魔獄玄胎經橫推諸天 大槐樹到新來生 暖風知南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成了女帝的養成遊戲 我改嫁植物人大佬後,渣夫跪地悔瘋了 超級農業巨頭 蒼穹盜賊 財情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