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儀血洗之後,洛陽雖表麵安寧,實則波濤暗湧。
董卓雖死,其遺毒未絕。
朝堂上,王允以瀾政六典輔佐天子,設飛虎、瀾台兩權並立,外撫民心,內肅軍紀,然群臣各有思量,舊黨餘孽、世家門閥、宦官殘勢,皆暗生異動。
呂布披甲入朝,受封“征西大將軍”,得統洛陽兵權。
王允授其“六道節符”,可調兵、理政、赦罪、建製、封賞、征伐。
文武群臣雖表恭敬,實則私下議論紛紛。
“呂布殺主之名未洗,如今卻握兵權、治國政……此亂象也。”
“王允獨攬大權,假天子以令諸侯。”
“瀾政興起,恐壓我門閥勢脈。”
暗中已有三家世族密謀:“呂布若掌政一月,洛陽將無我等立錐之地。”
於是,暗流驟起。
七日內,洛陽接連發生四樁異事:
——軍糧失窖、城防地圖被盜、青樓妓者失蹤、火藥庫驚現私坑。
起初眾人未察其意,直至“洛水糧倉”夜火衝天,百姓嘩然,飛虎營四成糧草付之一炬。
“好一招‘火中試政’。”呂布冷笑,拍案而起。
“這是要讓我失民心,陷軍心!”
他當夜召高順、許汜、陳宮入夜議政,設“肅奸三策”:明查、暗訪、反陷。
陳宮獻策:“不如設‘反釣局’,反用火犯引蛇出洞。”
呂布點頭,當即布置“假兵糧倉”於坊東,調虎離山,放出假訊:“新糧轉入”。
兩日後,果有賊影潛入,遭飛虎鐵衛圍捕,當場擒下七人,一人竟為世家馮氏之子。
經拷問揭出六處藏樁,牽連豪門八家!
當夜洛陽大震。
第三日清晨,呂布親率飛虎軍圍封馮、盧、史三族府邸,焚其私牢、抄其暗庫,拘得死士三百餘人。
是日正午,呂布披甲立於東門刑台,將馮氏長子、盧氏管家、史家供奉三人當眾斬首。
血濺青石,百姓圍觀。
“呂將軍不惜親斷舊勢,此非董卓也!”
“殺得好!這才是為民伸冤!”
洛陽之亂,表麵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