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南郊的原野早已被薄霧籠罩,萬道烽火塔的餘燼在淡藍的灰靄中微微閃爍,如同尚未熄滅的戰意。此刻,瀾台大都督呂布身披銀鎧,手扶畫戟,與軍師諸葛亮並肩立於龍榭之上。十營將校擺就陣列,百工院匠人和驛卒民夫各司其職,補給車隊與騎士整齊列隊,彙集成一幅恢弘的畫卷。四野肅靜,隻聽得戰鼓低鳴與風聲呼嘯。
“今日演練,不設分段,不做示範,”呂布朗聲喝道,聲音在林木與山丘之間回蕩,“吾等要以實戰之陣打破常規,以淩厲鐵騎檢閱軍士,以快如風的夜行兼顧補給線。破陣、守陣、火攻、夜行、共議、表彰,一氣嗬成,環環相扣,方顯瀾台威名!”諸將肅立齊聲應諾,戰旗翻揚,塵土被疾風掃起。
晨曦中,白虎與蒼龍兩營率先發出嘶鳴。趙雲策陣而出,千名輕騎縱橫於原野,銀槍似月破空,一道道槍影帶起暮色的塵沙。他疾嘯一聲,衝破前方木柵,左突右斬,霎時陣腳大亂。而張遼則率領重騎從側翼包抄,戰戟揮舞,鐵蹄踏碎枯枝,巨盾震地,猶如山嶽滾至,長戟與騎風一齊撕裂天空之聲。
未待塵埃落定,李典統領騰蛇連弩與周良統禦玄武盾陣接續上場。連弩如同蛟龍出海,一排排古木之上同時爆發勁敵,箭雨如瀑,聲如鐵線撕裂空氣;而盾牆後,玄武步卒沉穩如岩,舉盾如山,步步推進,將弩雨掩護得絲毫無損。
當午後烈陽火烤大地時,甘寧朱雀水師與百工院火攻小隊共同現身渭河。數十艘火船拖曳著烈焰滑過江麵,火雷炸響,水麵驟起火柱。機弩艇在岸邊機槍般開火,連環重磅射擊,將河道封鎖成沸騰的火海。岸邊的古驛道燃起木柴,火光映得遠山如血。
傍晚之後,三路演練轉入急行軍考核。周良率玄武輕裝隊於月色下疾行,白虎營與蒼龍營分頭疾馳。夜霧之中,馬蹄聲如夢魘般在山道回蕩,輕騎先行的趙雲僅用一刻鐘便疾至許昌近郊;而重騎張遼則僅需三刻鐘跨越十數裡驛道。補給車隊緊隨其後,馱牛與木牛流馬默契配合,將糧草順利輸送至前線燈火之下。
夜深人靜之時,營帳演武殿內三五將校與諸葛亮、呂布對坐共議戰政。諸葛亮拂扇點評演練:鐵騎已速若流星,盾陣穩如磐石,火攻震撼敵膽,驛道補給可支數萬;又對車輛鬆動的橋段、暗道隱患細致布置改進建議,強調“戰須實測、政須共議”。席間義勇兵與驛卒踴躍獻策,百工匠人即時紀錄,氣氛既嚴謹又激昂。
次日曙光初照,龍榭前恢複廣場。呂布親自頒授軍功:趙雲獲輕騎先鋒之號與豐厚賞銀;張遼獲重騎連營都督之印與金弩圖;李典、周良、甘寧、馮鐵、韓承訣等皆得令牌與軍餉加賞;義勇與驛卒並獲恩典,軍糧與布匹慷慨賜予,千秋之譽載入戰功冊。
演練既罷,夜色又沉。營帳外,烽火台上火炬初滅,耿耿星辰映照殘雲,瀾台鐵騎與驛道網絡已織就完備。呂布與諸葛亮並立於營門前,仰望山河,語氣肅穆:“軍營演練與補給網絡並行,此乃北伐之基。明日整肅軍容,三日後,北征洛陽、陳留之路,即可破關而進!”
刀光槍影與政令文韻此刻交融,長安南郊的軍營演練為中原再定注入了全新動能。鐵騎淩空的威勢,已隨著風飄散,回蕩在瀾台大業的旌旗下。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