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都歸順之後,呂布並未即刻返府,而是命張任留守鎮西,自任“鎮西大將”,整合西川三郡兵力,肅清山賊、安撫邊郡、重設郡治。
七月十三,廣都設鎮西議事台。呂布召張任、龐統、法正、劉琦、張鬆議策西川。
龐統言:“青羌桀驁不馴,越嶲賊寨成群,漢嘉亂卒難製。若無鐵律鐵軍,難以安定。”
法正亦點頭:“三郡山險兵悍,政令不通。非武不能肅,非謀不能平。”
呂布轉目張任:“你守西川多年,識人識地,此番你為鎮西之主,當如何處之?”
張任起身拱手,語氣如鐵:“願領兵萬人,三月內肅清越嶲百寨,收複青羌三城,漢嘉歸統。先定山賊,再安民亂。”
呂布笑道:“若三月不能?”
張任答:“請以項上之首謝之!”
呂布擊案大笑:“好!鎮西一職,授汝!你用武平亂,我自為你後盾。”
七月十五,張任率親軍兩千,先入越嶲。
越嶲山寨盤踞,自立寨王者不下五十,官道年久失修,賊人劫殺過往商旅,荊門關險要已被占據多年。
張任先整軍紀,嚴禁擾民,命部將分三路掃蕩。東路由冷苞統軍,奇襲荊門;西路由王韜率軍深入青林穀,切斷賊人糧道;中路由張任親領主力,兵鋒直指大寨赤火嶺。
首戰荊門,冷苞夜率五百精卒,循山道而入,破寨斬敵四百,收複關口。
三日後,王韜兵臨青林穀,圍寨不攻,反挖壕斷水,賊人軍心動搖。
張任乘夜登高台,傳聲寨中:“昔日汝等不降於劉,今可否歸於鎮西?”
寨中一夜火起,兩名寨主持械出降。
十日平越嶲。
張任再整兵,清繳餘匪三十九寨,設三處兵屯,重開官道,設巡檢五處,招募民夫修繕驛路,並於赤火嶺設鎮西前營。
七月二十,張任轉戰青羌。
青羌多部落聯盟,無統一酋長,兼山險水急,利於遊擊。張任不急進,遣舊日熟識羌族譯者持書入寨,曉以厲害。
一部不降,張任命五百騎兵日夜擾境,不戰,隻斷糧道與水脈;
一部願降,張任親入,設宴議盟,賜甲贈器,留百人助訓騎術;
三部觀望,張任設詐戰假敗,引其出林,設伏四麵破之。
此後,他逐寨拜訪,九日七盟,與族長共飲馬奶酒,以箭頭為誓,不背盟、不負義。
一月之內,青羌六部悉數歸附。
張任以降者設為“義軍騎都”,設驛站六處,留將四人,授兵千計,編入鎮西偏軍。
八月初,張任親入漢嘉。
此地亂兵猖獗,多是劉璋舊軍逃卒聚眾為寇,占田為王,尤以盤龍山、廣水鎮為最。
張任先下招安文書,限期三日自降者不罪,過期者按軍法伐之。
盤龍山寨主不服,夜襲張任中軍,被埋伏斷其退路,生擒當場。
張任斬首示眾,列於三鎮。
廣水鎮寨主帶眾三千請降,張任收編千人,其餘儘遣歸農,首設“鎮西都兵府”,軍農分管,各設軍規。
又遣舊卒三百往鄉間設“屯戍製”,以兵為本、民為輔,保耕保糧,防賊防亂。
至八月初八,三郡悉平。
呂布聞報,命於成都立“鎮西府”,張任為府主,統轄越嶲、漢嘉、青羌三地,封“益州鎮西大將軍”。
張任上疏:“願於三郡間設烽燧、置關隘、開屯田、通五道,使西境不再為患。”
呂布準之,撥糧三萬石,兵器千件,騎馬三百,作為鎮西開局之資。
八月初十,張任立誓於三郡之界山:“此三地若再亂,張任當剖心以祭!”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