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定陶議策 周瑜來訪_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 > 第372章 定陶議策 周瑜來訪

第372章 定陶議策 周瑜來訪(1 / 1)

建安六年八月初,定陶風稍起,台府中堂卻愈發沉穩如山。

周瑜率東吳使團,緩緩步入定陶府中。他未帶兵仗、不張旌旗,著青紋戰袍、佩長佩短劍,僅隨行數人,皆為文案之吏、謀策之臣。此行非為結盟,更非為請降,而是以“江東對等之政”而來,試與瀾台議策分治。

呂布早已在堂中等候。今日的台府,不見兵將列立,僅設簡案幾席,一爐清香緩緩而燃。呂布身著玄青中袍,佩監令之印,案前靜坐,目光如炬,望向來者。

周瑜進堂,長揖一禮,朗聲道:“東吳周瑜,奉主公之命,特為意府使,拜見呂將軍。”

“江東設府,不避名諱。”呂布微點頭,示意就座,“此來所為何議,不妨直言。”

周瑜不客套,開門見山:“主公以瀾台內典觀之,知將軍有治世之誌,政綱初定,律令精詳。江東不拒其道,然亦有自用之法,是以設‘意府’,刊《江左令冊》,求以‘策’而治。願與瀾台並行,不相吞並,謀共治之道。”

呂布低頭略思,指尖輕叩案幾,忽而抬頭一笑:“你我皆知,今日共治之說,是權宜之論。江東不願臣屬,我亦不求諸侯來降。既如此,便談‘並治’二字。”

周瑜聞言不驚,反而神色更加從容:“並治則共理中原之局,分策江河之權。瀾台有典,江東有策,若以文會文、以政對政,非但可避戰,更可共削曹氏之勢。”

呂布眼神微凝,目光仿佛穿越厚壁遠望許都:“曹操……你們江東,終究不欲他得大一統。”

“主公亦知曹公之能。”周瑜道,“若許都一統,江左非危即削。是以我主意在不戰而合,不合則伺機而動。然合者,非以‘臣禮’,而是以‘令策並存’。”

呂布聽罷,忽而起身,負手而行,緩緩道:“瀾台之令,一出不回。江東之策,曲折可變。你我若共治,須先定:何為邊?何為權?何為策外不得逾越之限?”

“此三問,”周瑜亦起,語聲沉穩,“周某可答。”

“第一,瀾江為界,西南可共商,但不入東府轄下。”

“第二,瀾台不乾預江東內部政務,江東亦不介入瀾地軍政布局。”

“第三,凡共議之策,須以文字立冊,一策一令,雙署共裁,不得私改。”

呂布微微挑眉,回頭望他,笑道:“你以為這三條,能讓我釋兵,不管許中?”

周瑜反問:“將軍若不許江東一席,江東便無參謀之名,豈不逼人執兵犯局?”

呂布一頓,緩緩落座:“這便是你們的態度?不是求合,而是以對抗為後援?”

周瑜搖頭:“非也。是共尊大義之道。將軍若能允意府之策,則江東願以文相輔、以策入局,共書天下之章。若不得,則江東自守東南,雖不言戰,亦不言從。”

呂布注視他良久,終於開口:“江東願立意府,共議策令,於我瀾台而言,不失為一次風向的試探。但我須再問一句——你孫仲謀可真有決心?”

周瑜嘴角一抿,答得斬釘截鐵:“主公非曹公之徒,不為私,不為威,隻求存江東之道,安萬民之誌。”

呂布長歎一聲,似有一分悵然:“當世諸侯之中,唯你江東尚可議策,餘者皆在逐地而戰……既如此,我允你意府參政。但若他日策失其本、言背其信,瀾台之令,必不容再議。”

“善。”周瑜大袖一展,拱手而拜,“周瑜受命,代主公謝將軍之允。”

當夜,瀾台書司為此設下“策令並存”案,雙方約定先行以《江左令冊》部分條章,與瀾典之綱對讀,定策十事,設三月議期,再定是否共立“策議院”以供互調文書。

同一時刻,魯肅密令黃祖潛遣書吏至宛地馮翊,試探韓遂是否願意為第三議席之地。若三方成鼎,則可共馭曹魏。

次日,呂布獨坐於典案之下,目光落在周瑜送來的《江左令冊》草卷之上。

卷首一句,書曰:

“策由公議,令止私權。”

呂布看罷,不語良久,終拈筆,在案牘之下添三字——

“姑且觀。”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契約總裁隻為情 重生78,從接手軍工廠開始 我將於第七日永生 擁有學習麵板的神豪 言情女主成賣腐工具人後黑化了 萬人迷開馬甲後,對象遍布修仙界 解卿憂 國兵小將葉安諾 末世隨機擺攤,各大基地搶瘋了 末世倒計時!錦鯉娘親帶空間養崽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