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演武場回到乾清宮,崇禎朱銘)揮退了大部分侍從,隻留下王承恩在一旁伺候。方才京營那令人絕望的景象還曆曆在目,他坐在禦案後,看著眼前攤開的大明疆域圖,心中卻是一片冰涼。
“指望那些道貌岸然的東林黨文官?指望那些早已爛透了的衛所兵?”他自嘲地笑了笑。曆史已經證明,這條路走不通。大明的根子,早就被蛀空了。賦稅沉重得足以壓垮任何一個王朝,可笑的是,真正承擔這一切的,卻是最底層的百姓和兵戶,那些富可敵國的商賈、坐擁萬頃良田的士紳,卻能以各種名目逃避稅賦。
“這大明朝,不是亡於流寇,不是亡於韃虜,是亡於自己人手裡啊……”
他深深吸了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現在不是怨天尤人的時候。既然正規的官僚體係和軍事係統已經指望不上,那就必須另辟蹊徑。他需要一把快刀,一把能夠斬斷腐肉、直擊要害的快刀。
他的目光,投向了兩個即將到來的人身上。
一個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方正化。這個人,崇禎有些印象。他是宮中老人,資曆深厚,更難得的是,崇禎十五年派他去保定督軍時,他居然乾得不錯,能和驕兵悍將們打成一片,不擺太監的架子,在軍中頗有威望。是個懂得審時度勢、為人圓滑卻也有幾分實乾能力的人物。
另一個,則是錦衣衛南鎮撫司的一個小小指揮僉事,李若鏈。崇禎元年武進士出身,官職低微,但在錦衣衛中的風評卻極好,說他為人正直勤懇,體恤下屬,甚至關心百姓疾苦。更讓崇禎朱銘)在意的是,他記得史料中,甲申之變,北京城破時,錦衣衛有記載戰死的官員,似乎隻有這個李若鏈!這足以證明他的忠誠和勇氣。
“太監,錦衣衛……”崇禎喃喃自語。在前世,這兩個群體往往被描繪成奸佞和酷吏的代名詞。但在此刻的大明,相對於那些滿口仁義道德卻隻顧私利的文官,或許,這些被視為“皇帝家奴”的人,反而更可靠一些。
他需要重建東廠,強化錦衣衛,將這柄屬於皇帝的刀,重新打磨鋒利。而方正化和李若鏈,或許就是他要找的執刀人。
“啟稟陛下,司禮監秉筆太監方正化、錦衣衛南鎮撫司指揮僉事李若鏈,已在殿外候旨。”王承恩輕聲稟報。
“宣。”崇禎整理了一下思緒,端正坐好。
片刻後,兩人一前一後走進殿來。方正化年約五十,麵容白淨,保養得宜,一身緋色太監袍服,顯得沉穩乾練。他步履從容,目光微垂,透著一股子精明。緊隨其後的李若鏈則年輕許多,大約三十出頭,穿著錦衣衛的飛魚服,身姿挺拔,麵容剛毅,眼神清澈,帶著幾分武人的直率,也有一絲麵對天子的拘謹。兩人品級懸殊,但此刻並肩而立,倒也各有氣度。
“奴婢臣)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兩人恭敬行禮。
“平身,賜座。”崇禎抬了抬手,示意王承恩搬來兩個繡墩,這在召見太監和低階武官時並不常見,顯示出格外的恩遇。
兩人謝恩落座,都有些摸不準皇帝的用意。
崇禎沒有直接切入正題,而是指了指禦案旁一副剛剛擺好的圍棋棋盤,微笑道:“朕今日召二位愛卿來,是想請教一盤棋局。這盤棋,關乎我大明的生死存亡啊。”
方正化聞言,眼皮微微一抬,隨即躬身道:“陛下棋局深遠,奴婢愚鈍,不敢妄言。但知君憂臣勞,君辱臣死。陛下但有吩咐,奴婢萬死不辭。”他話說得滴水不漏,既表了忠心,又沒輕易接招。
崇禎不置可否,目光轉向李若鏈:“李愛卿,你以為如何?”
李若鏈顯然沒有方正化那般圓滑,他沉默片刻,似乎在組織語言,最終還是忍不住抬起頭,直視著崇禎,語氣懇切而帶著一絲激動:“陛下!恕臣直言!如今烽煙四起,國事糜爛,百姓流離失所,早已不是清談下棋之時!若陛下問臣這棋局如何,臣隻能說,再不痛下決心,刮骨療毒,隻怕……隻怕這棋盤都要被賊寇和韃虜掀了!”
這番話,可謂是大不敬,卻也充滿了血性和真誠。王承恩在一旁聽得心驚肉跳,暗暗為李若鏈捏了把汗。
崇禎的眼中卻閃過一絲讚賞。“哦?李愛卿有何高見?但說無妨,朕恕你無罪。”
得到了皇帝的允諾,李若鏈仿佛打開了話匣子,他站起身,激動地說道:“陛下可知,為何如今各地衛所形同虛設,士兵一觸即潰?非是兵不勇,非是將不忠,實乃活不下去啊!國朝賦稅,本就沉重,可層層盤剝之下,十之七八皆落於貧苦小民、軍戶匠戶之身!而那些坐擁萬貫家財的士紳、壟斷一方的富商,卻往往勾結官吏,以‘優免’、‘飛灑’等手段,逃避稅賦,一毛不拔!”
“陛下可知,河南、山東、山西等地,多少百姓易子而食?多少軍戶拋棄田地,淪為流寇?根子就在這稅賦不公!長此以往,民心儘失,國基動搖,縱有百萬雄兵,亦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臣以為,不整頓吏治,不嚴懲貪墨,不向那些腦滿腸肥的士紳富商開刀,我大明……危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若鏈越說越激動,臉色漲紅,聲音也有些哽咽,情真意切,字字泣血。
崇禎靜靜地聽著,內心深處仿佛被什麼東西觸動了。這番話,比他看過的任何史書分析都要來得直接、深刻。他緩緩點頭,沉聲道:“李愛卿所言,切中時弊,字字誅心。朕……知道了。”
他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看向方正化和李若鏈:“朝中諸公,高談闊論者多,踏實任事者少。朕欲重整朝綱,澄清玉宇,需得忠誠可靠、敢打敢拚之人。方伴伴,”他對方正化道,“你在司禮監多年,深諳宮中關節,為人沉穩,朕信得過你。”
他又轉向李若鏈:“李指揮,你身在錦衣衛,既知民間疾苦,又懷報國之心,更有一身膽氣,朕也很欣賞。”
話鋒一轉,崇禎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東廠、錦衣衛,乃天子耳目,國之爪牙,如今卻多有懈怠,甚至與貪官汙吏同流合汙,實在讓朕痛心!朕意,重振東廠,強化錦衣衛!以清吏治,以肅朝綱,以固京師!二位愛卿,可願為朕披荊斬棘,助朕一臂之力?”
這番話,無異於驚雷!重振東廠!強化錦衣衛!這意味著什麼,方正化和李若鏈都心知肚明。這不僅是無上的信任,更是滔天的權柄,但也必然會麵對巨大的風險和無數的敵人。
一時間,乾清宮內陷入了寂靜,隻有兩人的呼吸聲清晰可聞。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