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乾清宮的書房內依舊燈火通明。崇禎朱銘)揉了揉酸澀的眼睛,放下手中的奏折。這幾天,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初學走路的嬰兒,踉踉蹌蹌地試圖掌控這個龐大而腐朽的帝國。
“我如今,就像個近視眼。”他低聲自語,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眼前的一切都模糊不清,那些官員的奏報、各地的塘報,真假難辨。我需要一副‘眼鏡’,一副能讓我看清真相的眼鏡。”而他決心打造的這副眼鏡,便是重新磨礪的東廠與錦衣衛。
啟用方正化、李若鏈,再加上之前被他“趕鴨子上架”的吳襄,這步棋走得不可謂不險。吳襄之子日後會引清兵入關;方正化是太監,李若鏈是錦衣衛,都是文官集團天然的敵人和鄙視對象。但他彆無選擇。
“以毒攻毒吧。”他苦笑一聲。對付這深入骨髓的腐敗和暮氣沉沉的官僚體係,或許隻有用這些更“毒辣”、更直接的力量,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殺出一條血路,扭轉這必亡之局。
思緒飄向北方的地圖,他的眉頭再次緊鎖。最新的塘報顯示,李自成在攻陷太原後,並未立刻東進,反而揮軍北上,目標直指代州一線。那裡,是山西總兵周遇吉最後的防線。
“周遇吉……”崇禎默念著這個名字,心中充滿了期盼與沉重。這位曆史上同樣殉國的忠臣,是他目前在山西唯一的指望。“你一定要撐住,儘量拖延時間,給朕……也給大明,多爭取一些喘息的機會。”
同時,他也暗下決心,必須儘快處理大同、宣府那些不戰而降的將領。“絕不能讓整個北方防線就這樣糜爛下去!”他需要找到能夠頂上去的人,哪怕隻是維持局部的抵抗,也要向天下表明,大明還在戰鬥,皇帝沒有放棄!
然而,內憂外患之際,宮廷內部也並非一片淨土。這幾日他為了處理京營、提拔親信、厘清思路,並未按時舉行早朝,朝臣中已是議論紛紛。王承恩憂心忡忡地彙報,說外麵有些官員在私下嘀咕,有的說他龍體欠安,有的譏諷他膽怯避戰,更有甚者,竟隱晦地影射他沉迷女色,荒廢朝政!
“混賬!”崇禎心中怒火中燒,卻又感到一陣深深的無力。他知道這些都是無稽之談,可他又能如何?把那些嚼舌根的官員都抓來打一頓?他是皇帝,不是街頭混混。麵對這些流言蜚語,他隻能忍耐,用日後的實際行動去反擊。
最讓他感到憋屈和排斥的,還是這每日必行的早朝。在前世朱銘看來,這種數百人聚集在一起,進行著繁瑣禮儀,說著空洞套話的朝會,效率低下,簡直是浪費時間。他更喜歡後世那種小範圍、高效率的決策會議。
可這是大明,有著一套運行了兩百多年的製度。他再不情願,也必須遵守。尤其是內閣票擬、皇帝批紅這套程序,決定了政令的合法性。若無內閣大學士們副署,他下的旨意便隻是“中旨”,那些陽奉陰違的文官們,完全可以將其束之高閣,不予執行。
“終究,還是要和他們打交道啊。”崇禎歎了口氣,認命般地重新拿起奏折,強迫自己看下去,為明日——他穿越以來的第一次正式早朝做準備。
這一夜,他幾乎通宵未眠。
清晨,天色微明,在太監宮女的服侍下,換上繁複的十二章袞服,頭戴翼善冠,崇禎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前往皇極殿,接受百官朝拜。
當他踏入那象征著帝國最高權力的宏偉大殿時,數百名文武官員,按照品級,早已整齊排列,鴉雀無聲。隨著讚禮官一聲高亢的“跪——”,大殿內響起一片衣甲摩擦之聲,所有人齊刷刷地跪伏下去,山呼海嘯般的叩拜聲直衝雲霄: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跪九叩!
看著眼前黑壓壓跪倒一片的臣子,聽著那震耳欲聾的呼喊,崇禎的心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這一刻,他才真正、直觀地感受到了何為九五之尊,何為皇權天授!一股難以言喻的震撼與沉重的曆史責任感,同時壓在了他的心頭。
他強自鎮定,按照禮儀坐上禦座,目光掃過底下的人群。他注意到,不少官員在叩拜的間隙,偷偷交換著眼神,低聲竊語。他心中了然,自己這幾日未曾上朝,今日又麵色沉肅實則是緊張和疲憊),恐怕在這些官員眼中,又成了“刻意為難”、“心有怨懟”的表現了。
朝會的議程按部就班地進行著,無非是些常規的奏報和請示。崇禎強打精神聽著,心中卻在思索著更緊迫的事情。
就在這時,班列中走出一人,須發微白,麵容剛正,正是左都禦史李邦華。他手持笏板,朗聲道:“啟奏陛下!如今流寇肆虐,山西糜爛,京師已成險地!國本為重,臣懇請陛下早做決斷,效仿宋室南渡舊事,護送太子殿下及早南下,另立根基,以防不測,以安天下人心!”
南遷!
這兩個字一出,整個皇極殿瞬間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崇禎心中一凜,曆史,終究還是按照它固有的軌跡來了嗎?南遷之議,這個在崇禎末年爭論不休、最終不了了之的議題,還是被擺在了台麵上。
他看向李邦華,又掃視了一圈底下鴉雀無聲的百官。隻見大部分官員都低著頭,眼觀鼻,鼻觀心,仿佛老僧入定。偶有幾個交頭接耳的,也是語焉不詳,眼神閃爍。
明哲保身!崇禎看明白了。誰都不願承擔“棄宗廟、舍社稷”的罵名,誰都怕成為日後史書上被唾棄的罪人。他們都在觀望,都在等著彆人先開口,更在等著他這個皇帝,來做這個艱難的決定,來背負這份沉重的曆史責任。
一時間,朝堂之上,人心各異,暗流湧動。而關於大明未來命運的抉擇,再次懸在了崇禎皇帝一人的肩上。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