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上掀起滔天巨浪、用雷霆手段震懾百官之後,崇禎皇帝終於抽出時間,去做一件他早就想做的事情——親自巡視京營。
在英國公張世澤和副將董琦的陪同下,崇禎來到了京郊的校場。眼前的景象,與他數周前第一次看到的那片死氣沉沉、形同叫花子營的場麵,已是截然不同。雖然依舊談不上軍容鼎盛,但士兵們至少衣甲相對齊整,隊列也像模像樣,正在教官的嗬斥下,進行著基本的操練。他們的臉上雖然還帶著麻木和對未來的憂慮,但至少不再是那種空洞的絕望,眼中似乎重新燃起了一點生氣——那是餉銀發放到手、肚皮不再饑餓後帶來的最基本的改變。
看著在張世澤嚴厲治下初具規模的營伍,崇禎緊繃的心情,總算稍稍平複了一些。“英國公治軍,確有章法。”他心中暗道,“比起那個隻知推諉塞責的吳襄,張世澤顯然更值得信任和重用。”這讓他對自己易帥京營的決定,感到一絲欣慰。
然而,簡單的巡視過後,張世澤的彙報卻又給崇禎潑了一盆冷水。
“陛下,京營整頓雖初見成效,但……招募兵員卻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張世澤麵帶憂色地稟報道,“如今京營各部,連同新募之兵在內,實有兵力僅五千八百零六人,距離滿編之數,相差甚遠。”
“五千八百餘人?”崇禎眉頭緊鎖,“朕撥付的銀兩,足以招募數萬之眾!是有人中飽私囊,還是軍械未能及時發下?”他本能地懷疑起了貪腐的老問題。
張世澤連忙搖頭:“陛下明鑒!此次銀兩由東廠、錦衣衛與臣共同監管發放,絕無克扣!軍械也已從兵仗局、軍器局優先調撥。隻是……隻是如今京城內外,人心惶惶。流寇逼近,戰事不利的消息早已傳開,百姓或南下逃難,或閉門不出,青壯男子更是想方設法躲避兵役,應募者寥寥無幾。”
原來症結在此。崇禎默然。軍餉、軍械可以靠抄家、靠強權解決,但這人心……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扭轉的。
“陛下,”張世澤見皇帝沉默,猶豫了一下,還是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臣有一策,或可解燃眉之急。如今京城左近,聚集了大量從山西、河南逃難而來的流民,其中不乏青壯。這些人走投無路,饑寒交迫。若能……若能招募他們入伍,許以糧餉,或可短時間內充實兵員。”
旁邊的董琦也立刻補充道:“陛下,英國公所言極是!這些流民,多是家園被毀,親人被殺,對闖賊、獻賊恨之入骨!隻要能給他們一口飯吃,一件衣穿,他們必然肯為朝廷賣命!”
招募流民?崇禎心中權衡著利弊。流民成分複雜,紀律性差,管理困難,曆來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但如今是非常之時,兵員匱乏是最大的短板,或許……真的可以行非常之事?
“好!”崇禎很快做出了決斷,“就依英國公之策!立刻著手辦理!”他略一思索,又補充道,“但需分類處置。選那些十二至十六歲的流民子弟,單獨編成一營,號為‘幼軍營’,好生操練,加以教化,日後或可堪大用。其餘成年流民,以及……從京師各處牢獄中,挑選那些罪行不重、尚有一絲血勇的囚犯,編成另一營,號為‘甲子營’!”取甲子為始,或有涅盤重生之意。)
他看向董琦:“董琦,這‘甲子營’,便由你來提督!給你兵權,給你糧餉,但有一條,必須給朕嚴加管束!若有作奸犯科、臨陣脫逃者,殺無赦!”
“臣遵旨!”董琦精神一振,立刻領命。隨即他又有些為難地道:“陛下,此營兵員皆是亡命之徒,恐尋常軍官難以彈壓。臣懇請陛下,能否從大內侍衛或禦馬監中,借調幾位武藝高強、手段狠辣的猛將,協助臣維持軍紀?”
“準奏!此事你直接去尋方正化,讓他給你派人!”崇禎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剛剛解決了京營兵員的燃眉之急,崇禎正準備返回宮中,一名東廠的番役卻匆匆趕來,呈上了一份緊急密報。
崇禎展開密報,飛快地瀏覽著,臉色驟然變得無比陰沉!密報上所言,是東廠安插在京城某些特殊群體中的眼線,發現城內部分“回回”明代對穆斯林的稱呼)近期活動異常,似乎與城外有所勾連,言語間甚至提及,若闖賊兵臨城下,他們可作為內應,打開某處城門!
“回回……開門……”崇禎腦中轟然一響!他想起了前世曆史中關於北京城破的一種說法——正是守衛彰義門的太監曹化淳手下的回回兵丁,暗中打開城門,才導致李自成大軍順利入城!雖然史書上將罪責大多歸於曹化淳監管不力甚至主動投降,但崇禎一直對此存疑,認為曹化淳很可能是被冤枉、被當作了替罪羊,真正的內應,極有可能就是那些回回兵丁!
“原來如此!曆史的軌跡,竟是這般吻合!”一股寒意從他背後升起。若不是自己提前重開了廠衛,加強了京城監控,這潛在的巨大威脅,恐怕要到城破之日才能暴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返回宮中,緊急召見了東廠提督王承恩、剛剛領受內行廠提督之職的方正化,以及錦衣衛指揮使李若鏈。
“關於城內回回異動、圖謀作亂之事,你們三廠一衛,可有進一步的情報?”崇禎開門見山地問道。
王承恩、方正化、李若鏈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凝重。王承恩率先回稟:“啟稟陛下,東廠、內行廠以及錦衣衛的眼線,近日確實都察覺到了城內部分回回教眾的異常聚集和秘密聯絡,言語間多有對朝廷不滿、傾向闖賊之意。隻是……他們行事極為隱秘,尚未抓住確鑿的通敵憑證。”
“還要什麼憑證?!”崇禎猛地一拍桌子,眼中殺機畢露,“寧可錯殺,不可放過!朕絕不允許北京城,因為內賊而失守!”
他站起身,語氣冰冷地發布了命令:“王承恩、方正化、李若鏈聽旨!”
“遵旨!”三人立刻跪下。
“今夜子時!三廠一衛聯合行動!調集你們手中最精銳、最可靠的人手,將京城內所有參與此次密謀的回回頭目及其核心黨羽,給朕一網打儘!務必快、準、狠!行動要絕對保密,不得走漏半點風聲!”
“除了留下幾個頭目活口,用於嚴刑審訊、追查上線之外,其餘核心亂黨……不必留活口!”
“記住!此事關係京師安危,關係大明國運!隻許成功,不許失敗!若有差池,朕唯你們是問!”
“奴才臣)遵旨!萬死不辭!”王承恩三人感受到了皇帝那不容置疑的決心和其中蘊含的滔天殺意,齊聲領命,眼中都閃爍著嗜血的光芒。
又一場針對“內患”的血腥清洗,即將在寂靜的深夜,於京師的某個角落,悄然拉開帷幕。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