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時分,京師宵禁,萬籟俱寂。但在城西一處不起眼的窄巷深處,殺機正悄然彌漫。根據崇禎皇帝的密旨,東廠與錦衣衛北鎮撫司聯手出擊,目標直指這處被懷疑是“回回”逆黨秘密據點的所在。
黑暗中,數十名精銳的東廠番役和錦衣衛校尉如同鬼魅般,兵分多路,從巷口巷尾悄無聲息地潛入。他們動作迅捷,配合默契,幾乎在同一時間撞開了幾處院落的大門。
“東廠、錦衣衛聯合辦案!反抗者死!”
寂靜的夜晚被驟然打破!院內立刻響起驚呼、叫罵和兵器碰撞之聲!顯然,裡麵的人早有防備,甚至藏有武器。一場短暫而激烈的血戰在狹窄的巷道和院落中爆發。刀光劍影,慘叫連連。廠衛番役們下手狠辣,招招致命,那些試圖反抗的“回回”很快便被砍倒在地,或被製服擒獲。
而在巷子外圍更遠處的街口,數隊京營士兵早已按照英國公張世澤的調度提前埋伏,張開了嚴密的包圍圈,徹底斷絕了任何可能的逃生之路。驚懼之下的“回回”逆黨們發現自己已成甕中之鱉,抵抗迅速瓦解,最終或死或降,無一漏網。整個行動乾淨利落,在天亮之前便已徹底結束,隻留下巷道中尚未乾涸的血跡和被迅速清理的屍體。
天色微明,東暖閣內。
一夜未眠的崇禎皇帝,正聽取著心腹重臣的彙報。錦衣衛指揮使李若鏈一身戎裝,甲胄上甚至還沾染著些許暗褐色的血跡,顯然是親臨了昨夜的行動。東廠提督王承恩則帶來了連夜突審的供詞。
“啟稟陛下,”李若鏈先行稟報,“昨夜行動順利,共搗毀逆巢三處,格殺負隅頑抗者四十七人,生擒頭目及骨乾二十三人。”
王承恩緊接著上前,呈上幾份口供:“陛下,這些賊囚倒是硬氣不起來,稍加‘詢問’便儘數招了。正如陛下所料,他們確與城外流賊有所勾結,指使他們的是流賊偽軍師李岩!約定待流賊大軍攻城之日,他們便在夜間動手,襲殺城門守軍,打開彰義門,作為內應,迎接流賊入城!”
“李岩……”崇禎聽到這個名字,眼中閃過一絲寒意和深深的忌憚。又是這個李岩!此人雖是一介書生,但其智謀之深、布置之密,竟能將觸角伸入京師腹心,煽動內應,實乃心腹大患!他心中對李自成軍的威脅評估,又提高了幾分。
“還有彆的嗎?”崇禎沉聲問道。
王承恩猶豫了一下,看了一眼李若鏈,才繼續道:“陛下……據其中幾名頭目招供,他們與朝中某些官員暗中往來,似乎……並非一日兩日了。甚至……甚至早在前戶部侍郎王鼇永被抄家充軍之前,便已有所勾結,接受過來自朝中的‘資助’和‘指示’……”
“什麼?!”崇禎猛地一拍禦案,霍然起身!“朝中官員?!在王鼇永之前就已勾結?!好!好一群吃裡扒外的白眼狼!朕待他們不薄,他們竟敢暗通流賊,意圖賣國!該殺!統統該殺!”他的胸膛劇烈起伏,怒火中燒。
“王承恩!李若鏈!方正化!”他厲聲下令,“給朕查!三廠一衛,動用你們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手段!給朕把這些隱藏在朝堂之上的內奸,一個個都挖出來!朕要知道他們是誰!朕要將他們碎屍萬段!”
“奴才臣)遵旨!”三人齊聲領命,皆感受到了皇帝那滔天的殺意。
崇禎又轉向李若鏈:“錦衣衛的事辦得如何了?”
李若鏈回稟了南北鎮撫司對調計劃的初步進展,但也提及阻力不小。
崇禎冷哼一聲:“此事必須儘快!另外,立刻派快馬去催促曹化淳!讓他即刻返回京城!西廠必須儘快運作起來!京畿重地,不能再有任何閃失!”他擔心直隸地區也會有類似的內應或不安因素。
就在崇禎因為內奸之事而雷霆震怒之時,另一邊,對新任首輔魏藻德的“恩典”也在悄然進行。
王承恩親自帶著數名小太監,抬著幾個沉甸甸的描金大箱,來到了魏府。這些箱子裡,裝滿了從近期抄家所得中精挑細選出來的金銀珠寶、古玩字畫,價值不菲。
“咱家奉陛下口諭,特來賞賜魏大人。”王承恩笑眯眯地對誠惶誠恐出來迎接的魏藻德說道,“陛下說了,魏大人近日為國操勞,力排眾議,協助陛下推行廠衛整頓之事,勞苦功高。這些,是陛下的一點心意。”
他靠近魏藻德,低聲道:“陛下還讓咱家轉告大人一句話:隻要魏大人一心一意為陛下效力,陛下擔保,無論將來朝局如何變幻,魏大人您闔家上下的安全與富貴,定然無虞。”
魏藻德聽著這赤裸裸的“賞賜”與“保證”,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這是皇帝在收攏人心,也是在給他吃定心丸。他連忙拜謝皇恩,心中那最後一絲讀書人的矜持與猶豫,也徹底被對現實的恐懼和對未來富貴的期盼所取代。
與朝堂上下的風聲鶴唳、人心惶惶不同,京師的底層百姓,對於皇帝近期的種種舉措,卻流傳著截然不同的看法。
雖然京師戒嚴,昨夜城西小巷的喊殺聲和血腥味還是隱約傳了出來。當得知是廠衛剿滅了平日裡橫行霸道、欺壓良善的一夥“回回惡霸”時,周邊的百姓無不拍手稱快。“殺得好!早就看那幫人不順眼了!”“還是皇上英明,替咱們除了害!”
再加上此前皇帝下旨永免“三餉”、怒抄國丈周奎府邸、嚴懲貪官汙吏等一係列“大快人心”的舉動,尤其是連皇親國戚都“大義滅親”,更是讓普通百姓覺得這位皇帝是真正心係百姓、勵精圖治的明君!
一時間,民間對崇禎皇帝的讚譽之聲竟蓋過了之前的種種非議。街頭巷尾,茶館酒肆,到處都在傳頌著“皇恩浩蕩”、“陛下聖明”的話語。甚至有不少百姓,自發地聚集在承天門附近雖然離宮門尚遠),朝著紫禁城的方向,虔誠地跪拜,口中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股來自民間的、樸素而熱烈的支持,是崇禎未曾預料到的,或許……也將成為他在這條布滿荊棘的鐵血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的、為數不多的支撐與動力。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