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陰森的詔獄深處,對李善財的審訊仍在繼續。掌刑千戶李有成站在一旁,看著幾個番役用冷水潑醒再次昏厥過去的李善財,眉頭緊鎖。他轉向匆匆趕來的王承恩:“督主,李善財已經招供了與翁夫人謝氏合謀、毒殺翁炳實等事,也牽扯出了幾個收受他好處的低階官員。但是……關於更高層的同黨,尤其是那位吏部天官鄭大人,他隻是含糊其辭,似乎有所顧忌,沒能拿出實證。至於冷宮那位……更是半個字不敢提。是否……用更重的刑?”
王承恩看著卷宗上那幾個已經確認的名字,又想到李善財那層敏感的“皇親國戚”身份,以及可能牽扯到的鄭三俊和李康妃,沉思良久。將鄭三俊和李康妃的名字立刻上報給陛下?風險太大。陛下正在養傷,又剛剛經曆朝堂震蕩和刺殺驚魂,若再將這等足以引爆朝野的宮闈秘辛和黨爭黑幕捅上去,後果難料。但若隱瞞不報,又是欺君之罪。
“不必再用重刑了。”王承恩最終做了決定,“將李善財嚴密看押,繼續審問其與其他官員、商賈的往來,深挖其不法事證。關於鄭三俊和冷宮那位,暫緩上報,務必找到更多、更確鑿的鐵證再說。”他頓了頓,對李有成道,“你挑幾個機靈的,隨咱家進宮麵聖。高文彩那邊,讓他也準備一下。”他決定先向皇帝彙報已有定論的部分,同時,也要將另一個重要的發現呈上。
東暖閣內,崇禎皇帝的氣色比前幾日好了許多,但眉宇間的陰鬱和銳利,卻絲毫未減。王承恩帶著掌刑千戶高文彩等幾名心腹番役,恭敬地跪在禦前。
“奴才參見陛下。”
“平身吧。”崇禎放下手中的書卷,“審問得如何了?”
王承恩立刻將李善財、謝氏合謀毒殺翁炳實、並嫁禍鼠疫的案情簡要稟報了一遍隱去了鄭三俊和李康妃的部分)。
崇禎聽完,臉上並無太多意外,隻是冷哼了一聲:“哼,跳梁小醜,死有餘辜!李善財……李康妃那個不長進的弟弟!查抄其家產,嚴審其同黨,務必將其罪行昭告天下!”他對這種宮闈醜聞早已麻木,甚至覺得這正好可以用來進一步打擊某些勢力的氣焰。
他隨即話鋒一轉:“除了這些,可還有彆的發現?”
王承恩與高文彩對視一眼,由高文彩上前一步,從懷中取出一份整理好的密報:“回陛下,奴才等在審問李善財及其黨羽時,意外發現,他們與前任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以及……已被處決的前首輔陳演,亦有秘密往來!其內容……似乎涉及到了前幾日那場針對陛下的刺殺……”
這番話,雖然印證了王承恩之前在朝堂上“引導”出的結論,但由審訊“證實”,分量便完全不同。崇禎眼中寒光一閃:“好!好得很!果然是他們!死有餘辜!”他心中最後一絲疑慮也消失了,更堅定了自己清洗朝堂的決心。
他沉吟片刻,似乎在做一個重大的決定。良久,他才緩緩開口,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既然朝中這些所謂的‘棟梁’、‘清流’,如此不堪信任,甚至包藏禍心,那朕……也無需再對他們抱有任何幻想了。”
“傳朕旨意!”他的聲音陡然提高,“召回前內閣大學士馮銓,恢複其大學士銜,入閣輔政!”
“再傳旨!召回前兵部尚書王紹微,命其即刻返京,另有重用!”
馮銓!王紹微!
聽到這兩個名字,王承恩和高文彩等人心中都是一震!這兩人,都是在天啟年間或崇禎初年,因與閹黨牽連或被東林黨排擠而罷官、賦閒的人物!在士林中,他們早已被打上了“逆案”、“閹黨”的標簽!如今皇帝竟要將他們重新起用,甚至讓馮銓直接入閣拜相!這無異於是向天下宣告,他要徹底扶持所謂的“閹黨”勢力,來與東林黨分庭抗禮,甚至取而代之了!
崇禎看著王承恩等人震驚的表情,冷聲道:“怎麼?你們有異議?”
“奴才不敢!”王承恩連忙叩首。
“哼!朕就是要用他們!就是要用這些被東林黨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人!朕倒要看看,那些自命清高的東林君子,還有何話說!”
幾乎就在同時,宮中關於防疫的事務,也起了一絲波瀾。新任西廠提督曹化淳,大概是聽到了太醫院舊人的一些抱怨,對吳又可這位“江湖遊醫”的治疫方法頗有些不信任,特意找到崇禎,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疑慮。
“陛下,這吳又可所用之法,與太醫院曆來傳承迥異,其所言‘癘氣’之說,亦非聖賢經典所載。京師防疫事關重大,僅憑此一人之言……”
崇禎不耐煩地打斷他:“曹提督!朕不管他的方法是古是今,是經典所載還是民間偏方!朕隻問你,他治好鼠疫病人沒有?京營的疫情是否得到控製?”
“回……回陛下,據報,確實有……所好轉。”曹化淳不敢隱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便是了!”崇禎語氣嚴厲,“現在是非常之時!救命要緊!朕不管他是吳又可還是袁班那位江北名醫),隻要能治好鼠疫,便是大功臣!西廠的首要任務,就是全力配合他們!保護好他們及其團隊的安全!若有任何人敢從中作梗,或是質疑非議,不論是誰,一律給朕拿下!聽明白了嗎?!”
“奴才……遵旨!”曹化淳感受到皇帝不容置疑的態度,連忙領命。
崇禎皇帝決定起複馮銓、王紹微的消息,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巨石,迅速在京師官場,尤其是東林黨人內部,引發了巨大的震動和恐慌!
傍晚時分,吏部尚書鄭三俊的府邸,再次秘密聚集了十餘名東林黨的核心成員。氣氛比之上次更加凝重和憤怒。
“豈有此理!簡直是豈有此理!”一名官員激動地拍著桌子,“陛下竟然要起用馮銓、王紹微這等閹黨餘孽!讓他們入閣拜相?這是要將我等趕儘殺絕嗎?!”
“陛下此舉,無異於自毀長城!置祖宗法度於何地?置天下士心於何地?!”
“朝堂之上,本就因廠衛橫行而烏煙瘴氣,若再讓這些奸佞小人登堂入室,這大明……這大明怕是真的要亡了!”
鄭三俊臉色陰沉,聽著眾人的抱怨和怒吼,心中也是又驚又怒。他知道,皇帝此舉,不僅是要徹底打壓東林黨,更是對他這個吏部天官的直接挑戰和羞辱!馮銓一旦入閣,王紹微一旦回京,他這個吏部尚書的權力,必然會被大大削弱,甚至可能自身難保!
“諸位稍安勿躁!”鄭三俊強壓下心中的恐慌,沉聲道,“事已至此,光是憤怒無用!陛下心意已決,京師之內,我等已難有作為。為今之計,隻有……”
他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立刻修書!派心腹之人,火速送往南京!告知留都諸位同道,以及江南士林領袖、各大商賈!請他們務必聯起手來,以‘清君側、誅閹黨’為名,合力上疏,反對陛下召回逆黨!必要之時……”他的聲音壓低,“或可請南都……有所行動!”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無不色變!聯合南京和江南士紳商賈反對皇帝?甚至請南都“有所行動”?這幾乎等同於南北對抗,形同分裂!
“鄭大人!三思啊!此舉……無異於謀逆啊!”有人顫聲道。
“謀逆?”鄭三俊冷笑一聲,“如今陛下倒行逆施,寵信廠衛,起用閹黨,與自掘墳墓何異?!我等若再不奮起抗爭,難道要坐視這大明江山,斷送在閹黨奸佞之手嗎?!為了天下蒼生,為了聖人大道,我等……不得不為!”
一些年輕氣盛的士子被他的話語所感染,紛紛表示:“鄭大人所言極是!我等讀書人,食朝廷俸祿,豈能坐視奸佞當道?!若陛下執迷不悟,我等願效仿前賢,死諫於宮門之外!”
鄭三俊看著群情激憤的眾人,心中稍定。他立刻開始布置,安排人手,秘密起草聯絡信件,準備發動江南的力量,與崇禎皇帝和即將複起的“閹黨”勢力,做最後的博弈!
一場更大的政治風暴,已在南北之間,悄然醞釀。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